唐太宗晚年频繁征伐高句丽,是穷兵黩武还是守护

如题所述

唐太宗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公认的为数不多的明君之一。他缔造了贞观之治,文治天下,武御外敌,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在他的统治下,大唐王朝的社会河清海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谓国泰民安,是历代帝王的典范。然而人无完人,唐太宗也有不少令人诟病的地方,其中他晚年频繁对高句丽用兵,劳民伤财,却不能征服,被很多人认为是其穷兵黩武的表现。李世民的江山完全是靠数十年间扫荡群雄一步一个脚印无数次的征伐得来的,对于战争的危害,他自然比谁都清楚。那么他为何在毫无尺寸之功的情况下频繁征伐高句丽呢?对于这场战争,他真的就像后人说的那样不惜国力,穷兵黩武吗?

1、隋炀帝因为征伐高句丽而亡国,所以人们认为唐太宗重蹈覆辙

有句话叫前车之鉴,后车之师。隋炀帝在位时,曾不惜代价三征高句丽。虽然有两次大规模的战役都获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年年作战,旷日持久,使国力消耗殆尽,百姓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战争。这是导致隋朝短命的一个主要原因。当时唐太宗的朝臣便以此说为由,诤谏太宗,试图打消太宗征伐高句丽的念头。但是太宗却说:“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朕长夜思之而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旧唐书》)那么唐太宗这个理由有没有道理呢?他因为这个理由频繁征伐又是对是错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为何隋炀帝不惜国本,倾全国之力也要征伐高句丽的原因。

隋炀帝在位时曾对高句丽三次御驾亲征,每一次都是规模空前巨大。从大业七年(611年)起,炀帝刚刚巡游江都结束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二年(612年)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第一次东征。军队总人数超过一百三十万。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投入兵力六十余万,但因杨玄感叛乱最终退兵。大业十年(614年)四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此时出战的士兵几乎是前两次的总和。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炀帝见挽回两败之辱,且伤亡惨重,国内再无可调之兵,遂班师还朝,对高句丽的征伐到此告一段落。

隋炀帝因为对高句丽用兵太甚,以至于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时,朝廷几乎没有强兵悍将可以抵抗了。那么隋炀帝为何要把军事重点全部放在高句丽呢?这不得不从隋朝的建立之初说起。

隋朝是在南北朝的混乱与战争之中逐渐统一中国北方的,与隋朝作战的主要对手不是汉人军阀,而是千千万万的异族胡人。这些胡人侵入华夏中原地带长达150年,隋朝建立大一统帝国之初,与这些盘踞在华夏土地上的胡人进行了多年的战争,隋炀帝杨坚先后攻灭北齐和西魏鲜卑族拓跋部势力建立的政权,又向北进攻东突厥。开皇二年(582年),突厥沙钵略尽起本部兵十余万及所属四可汗兵共四十万人大举侵入长城,深入武威、天水、延安等地,掳掠人畜。杨坚深知这些突厥的游牧民族是汉族政权的最大敌人,他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与某些投降隋朝的异族政权结盟,共同对抗突厥。经过多年的战争,杨坚把五胡乱华时期残余的胡人赶往漠北以西的荒原,使他们彻底退出东亚势力范围。从此以后北方有了抵抗游牧民族的屏障。

但是,这个时候由于隋朝的军事力量全部集中在了极北的游牧民族草原地区,辽东的契丹族和高句丽乘势崛起,多次袭扰隋朝边境,并且还收纳被隋朝赶走的突厥兵。隋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而高句丽不断发展壮大,他侵占了中国东北大片区域,又向内吞并了朝鲜半岛。此时的高句丽占领了辽东大部分地区,国力达到全盛。高句丽趁火打劫,联合契丹,土谷浑等周边强国,多次骚扰隋朝边境,不是劫掠就是攻占领土。隋朝还没有从五胡乱华的伤痕中恢复,便又一次面临大敌。

当时在东北地区还存在还有百济、新罗、靺鞨等政权,它们多时臣服于大隋。在隋朝建立之初,高句丽为了消灭其他小国采取对隋朝臣服的政策,但随着隋朝的强大,高句丽逐渐感到恐惧。598年,高句丽王率靺鞨骑兵万余进攻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隋文帝派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后因道路和天气的原因,粮草供应不上,同时高句丽王慑于隋军威,亦遣使谢罪,隋文帝不得已而罢兵。但是,这已经为之后隋炀帝发动对高句丽的大规模战争埋下伏笔了。

隋炀帝曾命牛弘向高句丽使者传达其旨意:“朕以启民诚心奉国,故亲至其所,当往涿郡,尔还日,语高丽王知,宜早来朝,勿自疑惧,存育之礼,当同于启民。如或不朝,必将启民巡行彼土”。隋炀帝知道高句丽婴阳王暗中通突厥,并没有予以制裁,只是给以警告,让其尽为臣之礼节,按时朝觐,则既往不咎,与启民可汗一视同仁。但是,高句丽婴阳王阳奉阴违,表面上服从大隋,背地里却厉兵秣马,擅杀隋朝使臣。到了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忍无可忍,对高丽的战争全面爆发。

所以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行动,绝对不是侵略好战之举,他上有父亲隋文帝的未完成之愿,下有中原汉族人民收复失土报仇雪恨的殷殷渴望。高句丽趁中原人民抵抗异族之机,频繁侵扰中国,对中国在东亚的势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灭,恐怕会有重蹈五胡乱华之覆辙。

2、唐太宗征伐高句丽之举,实乃完成先民之遗愿

虽然隋炀帝因为征伐高句丽致使国力空虚,但也成功抵抗了异族的入侵,虽然损失惨重,但却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以此论之,唐太宗之用兵高句丽,并非穷兵黩武之举,而是守卫国门之策。

首先,大唐建国,统一天下之初,采取的政策与隋初都是极为相似的。大唐王朝仍然找准了他最棘手的敌人,就是北方突厥与周边各国。唐太宗早期开疆拓土,先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高昌、龟兹、结纳吐蕃等国,消除了周边游牧民族的隐患。但是高句丽仍然是大唐王朝的心腹之患。高句丽不等同于一般的游牧民族势力,它在隋末唐初之时已经完成了国家的中央集权,并且不断攻打其周边小国,招降被中原人赶跑的各族异族士兵。在很多人看开,高句丽不过是一个蕞尔小国,根本不可能对大唐造成威胁。其实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高句丽早有称霸东亚之心,从它不断臣服隋朝和唐朝,又不断背叛和召集游牧民族残余势力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况且,隋文帝、隋炀帝这两代皇帝都曾倾国之力想要剿灭高句丽,但是均为获得尺寸之功。这足以说明高句丽的势力不容小觑。唐太宗自然是非常清楚这一点。

唐太宗于645年御驾亲征高句丽,此时高句丽的渊盖苏文杀死高句丽荣留王后,立高宝藏为王并自封为“大莫离支”摄政。依附大唐的盟友新罗在渊盖苏文的进攻下独木难支,频频向大唐求援。645年唐军冲破高句丽的防线准备攻打其首都平壤,大功在即。不料在安市(今辽宁海城)受阻,再也无法前行。646年,唐与回纥击灭薛延陀后,又开始集结陆海部队准备在649年再一次大规模攻高句丽。这次战争一直延续到唐太宗的死亡。唐太宗于649年7月10日病死,临死遗诏不准撤兵,继续攻打。

唐太宗虽然没能在有生之年灭掉高句丽,但是他把他的遗址继承给了他的儿子唐高宗。由于唐太宗的军事打击,高句丽国内也出现了破裂,国力难以支撑,最终唐高宗于668年彻底消灭高句丽。

隋朝几度在高丽惨重失败,前后几十万中国将士殒命疆场。高句丽的国王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叫“京观”)这就激起了唐太宗为死去将士复仇,为国雪耻的愤慨。唐太宗自己就曾说:“朕长夜思之而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隋朝两代皇帝都曾致力于攻打高句丽,收复辽东旧土。于是在唐太宗看来,消灭高句丽已经不单单是大唐王朝的事情了,而是整个民族都要负担起来并且传承下去的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