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度的类型

如题所述

效度分为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构思效度和统计结论效度。

1、内部效度

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

2、外部效度

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到其它的总体中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和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

3、构思效度

研究的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或假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其转换为研究目标的恰当程度和可操作性。

4、统计结论效度

统计结论效度是关于研究的数据分析处理程序的效度检验,或者说,它是检验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

扩展资料:

利用SPSS软件进行效度分析的方法:

第一步:打开spss并输入相关信息。

第二步:点击选项、进入分析功能。

第三步:然后选择降维功能项中的因子分析功能。

第四步:将所有变量都加入因子分析。

第五步:勾选原始分析结果功能和球形度检验功能。

第六步:将方法选择为主成分。

第七步:勾选最大方差法。

第八步:至此出的结果就完成效度分析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效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2

内部效度的概念
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并不会由于其它变量的存在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复杂化,那么这项研究就具有内部效度。它所涉及的问题是:
(1)所研究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2)是否确实是自变量的变化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
研究设计要对可能涉及的各种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消除,使与研究目标无关的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因而,研究变量之间(如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和真实的,意味着一项研究的内部效度高。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历史、研究被试、研究手段方法和程序、统计回归效应四方面因素。
内部效度的条件
研究的内部效度不会自动形成。内部效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研究设计,认真细致地选择变量,切实控制好各种变量,保证研究变量之间的确定关系,消除与研究目标无关的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上述4种方面的因素,都是在研究中应特别注意控制的,最有效的途径是采用随机化程序。对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各种具体情况(例如不同的研究活动),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种类、数量、作用大小会有一定的差别,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预估、识别、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控制或消除,以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 外部效度
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到其它的总体中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和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外部效度可以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类。
总体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适应于研究样本来自的总体的程度与能力,或说对总体的普遍意义。要使研究结果适用于总体,就必须从总体中随机选取样本,使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如果研究所选样本有偏差或数量太小,不足以代表总体,其结果就难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概括。
生态效度是指研究结果可以被概括化和适应于其它研究条件和情景的程度和能力。要使研究结果能够适用于其它研究条件和情景(例如,自变量与因变量、研究程序、研究背景、研究时间和研究者等方面的不同),就必须特别设计研究条件与情景,保证对其它条件、情景有代表性。
一般认为,内部效度是外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内部效度低的研究结果就谈不上对其它情景的普遍意义;可是内部效度高的研究,其结果却不一定能够一般化到其它总体和背景中去。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是要发现教育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提高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十分重要。一项研究的内部效度再高,如果其结果仅适应于特定的范围,特定的测量工具、特定研究程序和特定的研究条件等,那么,从获取一般知识和揭示普遍规律的角度来看,其价值、意义不大。因此,研究的外部效度与内部效度在重要性上毫不逊色。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研究被试方面、变量的定义和测试方面、研究手段和程序方面、实验者方面。
外部效度的条件
上述4方面因素,有时单独存在,有时同时存在若干方面的影响。要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必须注意在研究中消除和控制上述各种影响因素。外部效度的要求是研究能够符合客观情况,适用于更大的总体。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做好取样工作。取样工作不但包括被试的取样,而且也包括有代表性的研究背景(工作场所、学校、家庭、实验室)、研究工具、研究程序和时间等的选择。取样的背景与实际情景越接近,研究结果的可用性、适用性、推广性就越强。一般来说,随机取样,提高模拟现实情景的程度,采用多种相关的研究方法,变化研究条件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是获得外部效度、提高研究结果可应用性的重要条件。 构思效度简介
研究的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或假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其转换为研究目标的恰当程度和可操作性。它涉及建立研究方案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或观察指标的理论设想)及其操作化等方面的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为了使研究具有较高的构思效度,研究的理论构思首先要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形成某种“构思网络”,其次对研究内容做出严格的抽象与操作性定义(如针对研究构思的特点,给予明确的操作定义)。
影响构思效度的因素
影响构思效度的因素主要有3方面:研究构思方面、研究手段和程序方面、实验者的主观期望和被试者对研究的猜测。
构思效度的条件
使研究具有较高的构思效度,应该满足以下4个条件:
(1)理论构思要结构严谨、符合逻辑、层次分明,形成某种“构思网络”。例如,将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而自我认识进一步细分为对生理自我的认识、对心理自我的认识和对社会自我的认识。这样的理论构思,就比较严谨、完整,有层次,并且形成一种“网络”,便于理解和研究。
(2)清晰、准确的界定研究的环境条件和变量。例如,“小学五年级学生发散思维问题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对研究被试的年龄段,生理智力发展,学习、生活、社会环境等需要明确界定范围,用文字和语言两种形式完整、准确地表述研究变量。
(3)对研究变量做出准确、严格的操作定义,并选择对应、客观的观测指标。
(4)避免采用单一方法或单一指标去代表或分析多维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事物和活动,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指标,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相同的理论构思。
教育科学研究常常包含着复杂的、多维度的理论构思,如何提高研究的构思效度是进行研究设计时需要加以特别重视的问题,也是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内容。 统计结论效度是关于研究的数据分析处理程序的效度检验,或者说,它是检验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统计结论效度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变异来源与如何适当地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它不涉及系统性偏差的来源问题,而是研究误差变异情况和如何适当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问题。例如,采用小样本的研究数据时,由于样本成份与测量数据都波动比较大,稳定性差,如果依赖统计显著性水平做出推论是不可靠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运用功效分析(power analysis),看看一定的样本范围、变异程度和α水平上能够检验出多大的效应。这就是统计结论效度所考虑的问题。
影响统计效度的因素
影响统计效度的因素主要有方面:统计功效低、违反统计方法的使用条件、测量信度低。
统计结论效度的条件
研究的统计结论效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数据的质量,数据分析程序的效度是以数据的质量作为基础的,数据质量差的研究是谈不上统计结论效度的;二是统计检验方法,数据分析中所采用的各种统计方法,都有其明确的统计检验条件的要求,一项研究中统计检验条件不明确或者被违反,就会显著降低统计结论效度。

第2个回答  2021-03-29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
内容效度
(content-related validity)
一、什么是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
二、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
1.专家判断法; 2.统计分析法(评分者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再测法); 3.经验推测法 (实验检验)
三、内容效度的特性
内容效度经常与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混淆。表面效度是由外行对测验作表面上的检查确定的,它不反映测验实际测量的东西,只是指测验表面上看来好像是测量所要测的东西;内容效度是由够资格的判断者(专家)详尽地、系统地对测验作评价而建立的。
构想效度
(construct-related validity)
一、什么是构想效度
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二、构想效度的估计方法
1.对测验本身的分析(用内容效度来验证构想效度)
2.测验间的相互比较:相容效度(与已成熟的相同测验间的比较)、区分效度(与近似或应区分测验间的比较)、因素分析法
3.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
4.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
三、效标效度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一什么是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又称实证效度,反映的是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
根据效标资料是否与测验分数同时获得,又可分为同时效度(实际士气高和士气低的人在士气测验中的得分一致性。)和预测效度两类。
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效标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
②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
③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
④效标测量的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二、效标效度的评估方法
1.相关法:效度系数是最常用的效度指标,尤其是效标效度。它是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来表示的,主要反映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的相关。当测验成绩是连续变量,而效标资料是二分变量时,计算效度系数可用点二列相关公式或二列相关公式;当测验分数为连续变量,效标资料为等级评定时,可用贾斯朋多系列相关公式计算。
2.区分法: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算出t值后,便可知道分数的差异是否显著。若差异显著,说明该测验能够有效地区分由效标定义的团体,否则,测验是无效的。重叠百分比可以通过计算每一组内得分超过(或低于)另一组平均数的人数百分比得出;另外,还可以计算两组分布的共同区的百分比。重叠量越大,说明两组分数差异越小,即测验的效度越差。
3.命中率法:是当测验用来做取舍的依据时,用其正确决定的比例作为效度指标的一种方法。命中率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是计算总命中率,另一种是计算正命中率。
4、预期表法:是一种双向表格,预测分数排在表的左边,效标排在表的顶端。从左下至右上对角线上各百分数字越大,而其它的百分数字越小,表示测验的效标效度越高 ;反之,数字越分散,则效度越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