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怎么被消灭的

上下五千年上没有啊

被秦军灭的啊,因为,秦国,是执行远交近攻这个战术,这是一个原因, 还是赵国君主不能重用有能之士,比如李牧,廉波,反而用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奢,这是主要原因;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兵,从此赵国就是弱小了,
在就是,其它各国没有从大局出发,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让秦国一一击破,
当时,秦国第一个打的就是赵国,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削灭了大患才能争服其它的小国,秦国也是怕别的小国和赵国联盟,总之秦国的战略思想比较明智,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罢黜吕不韦,亲自执政,开始谋划吞并六国的战争。其作战的总谋略是由近及远,先取赵国、魏国、韩国,再取燕国、楚国、齐国。公元前236年派王翦、桓率军攻赵,公元前229年灭赵。在秦国攻打赵国时,邻近的韩国惧怕秦军声威,于公元前231年向秦军请降。秦国受降后,把韩地划为川郡,韩国亡。公元前225年,秦国任用李信为将率军20万伐楚,结果被楚军打败。第二年又派王翦率军六十万进攻楚国,终于在公元前222年灭楚。公元前225年,秦王任王贲为将率兵攻魏,三个月后魏国亡。公元前222年,王贲又率军攻燕,将燕国灭掉。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又率军灭齐。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秦国最终灭掉六国,统一了天下。

赵国灭亡: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45年),秦国出兵攻伐韩国的野王。野王投降秦国。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联系被切断。韩桓惠王惧怕秦军兵锋,决定主动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息战祸。上党郡守却不愿降秦。韩桓惠王于是派冯亭接替上党郡守遂行降秦的相关事宜。冯亭上任后,也不愿降秦。他率众献郡于赵国,意欲利用赵国的力量抗击强秦,以保全韩国。赵孝成王喜出望外欣然接受,封冯亭为华阳君仍为上党郡守,派平原君赵胜领5万赵军接收上党。

公元前261年,秦国派军进攻韩国的缑氏、纶,震慑韩桓惠王;派左庶长王龁领兵进攻上党,意欲一举兼并。赵国派廉颇领兵20万救援上党。廉颇驻军长平,以丹朱岭至马鞍壑一线的百里石长城为主防御阵地,分军前出32公里于空仓岭一线据险构筑前沿防御,并派出裨将茄继续前出搜索迎敌。其时,缑氏、纶、上党已被秦军攻陷。冯亭率残部归于廉颇军中。王龁军与廉颇军的首次遭遇战发生在空仓岭以西的玉溪河谷。混战中,秦军前锋斩赵裨将茄。初战不利后,赵军据守空仓岭防线。秦军攻击前进突破防线,占领赵军坚固堡垒。赵军被迫往长平方向退却,于石长城以西的丹河一线构筑长垒防御。秦军再次强攻赵军阵地。赵军战败向东退入故关,坚守百里石长城。石长城建筑于丹朱岭至马鞍壑一线的分水岭上,面向秦军的南坡形势陡峻。石长城底宽4米,隔段筑有堡垒,依山势绵延百里,只在中段有一天然隘口名为故关,为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筑有城门与长城浑然一体。赵军于百里石长城全线布防,以故关为重点防御地段。居高临下抵御秦军。秦军进攻受挫,约赵军出长城决战。赵军拒不出战。在廉颇的统御下,赵军坚壁以战成功的遏制了秦军的攻势。秦军攻战年馀毫无进展。由于后勤补给线漫长,秦军难以为继。秦昭襄王听取了大臣的建议,利用赵国派使者入咸阳和谈的机会,示好于赵,使其他诸侯国不敢支援赵国;同时应用反间计,使赵孝成王临阵换将,撤销了廉颇的统率权,启用了擅长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为长平前线的最高军事统率。

公元前260年夏,赵括接管了长平前线40馀万赵军。与此同时,秦国也秘密的派遣武安君白起抵达长平前线接替王龁指挥秦军。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了廉颇原有的军事部属和防守战略。赵括收缩了兵力,准备主动进击秦军,企图一战而歼灭秦军,收复上党。白起针对赵军的动态,以丹河东岸的长平城为依托,沿丹河东岸的天然髙岗构筑起长达18公里的主阵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东仓河北岸,以抵御赵军主力的进攻。另安排25000人在决战开始后切断从石长城出击的赵军退路;另5000骑兵遮绝留守石长城的赵军与出击的赵军主力之间的联系。赵括在对秦军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指挥主力出击屯扎在故关前的秦军部队。秦军按照白起的将令,接战不久后便诈败,沿着直通长平城的大道逃跑,把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到预设战场。赵括浑然不知秦军的诡计,指挥全军猛攻秦军阵地。秦军顽强抵抗,赵军无法攻破。此时,进击秦军的赵军主力已经远离故关12公里。预伏在小东仓河北岸的25000秦军这时突然出击切断了赵军的退路。5000骑兵也兵临故关前,使留守故关的赵军不敢出击支援。这样,赵军被完全分为两段。赵军出击的主力失去了后勤保障;留守的部队空守着粮草辎重却无法增援决战。秦军抓住有利的态势,派出部队从两翼攻击赵军。赵军分兵作战,不能取胜,被秦军压缩在了一条狭长的地带。面对险恶的战局,赵括命令部队原地筑垒防御,等待援兵。秦军乘势合围赵军于主阵地前。赵军被秦军围于野外的消息报到邯郸。赵孝成王意欲合纵抗秦,遣使求救于临近的楚、魏等诸侯国。但是,由于之前赵国使者入咸阳和谈得秦昭襄王厚遇,诸侯国均看在眼里,所以都不愿救赵。赵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国的部队赶往长平前线救援。秦国方面,得到合围住赵军主力的消息后,秦昭襄王亲自从咸阳赶到临近前线的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命令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前往支援长平前线,阻击赵国的援军。于是,被围的赵军无法得到援助和补给。9月,在被困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伤病饿羸,再无战力,全体投降了秦军。秦军清点俘虏人数,竟有近40万人。是役秦军也伤亡过半,对人数众多的俘虏心有馀悸。白起于是假意许诺说准备把降兵中身体强健的留下带回秦国,而年老体弱伤残幼小的会放归赵国。赵人不疑。结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近40万身体虚弱的赵国俘虏全体遭到秦军坑杀。唯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人被秦军放归了赵国。长平之战以赵军的惨败,秦军的全面胜利结束。赵国主力全失,从此一蹶不振.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卒,子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悼襄王昏庸,废有德行的太子赵嘉,而立素无德行的赵迁为太子。赵悼襄王在位九年卒,赵迁继位,是为幽缪王。
公元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为赵杰出的将军,曾经于公元前233年大败秦军于肥(今河北卢龙),因功而封武安君。秦将素畏李牧,于是使反间计,用重金收买赵幽缪王身边的宠臣郭开,郭开于是造谣说李牧与司马尚想谋反。幽缪王赵迁自幼昏庸,素无德行,听了谣言不加分析,就用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并且杀死李牧。秦军闻李牧已死,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破赵,一仗就杀了赵葱。秦军长驱直人,破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将其流放到河南房陵。赵国大臣共立赵嘉为代王,都于代城(今河北蔚县西南)。代三六年(公元前222年),秦军进军代城。代王嘉降秦,赵国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08
首先在长平之战中,赵括率领四十万赵军被白起被俘坑杀.极大地削弱赵国的实力.正说秦国灭赵国时,閵相如,廉颇,赵奢都已经不在了,唯一的名将就是李牧,但还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公元前260年,秦对力量较强的赵国发动了战争。赵王派名将廉颇驻守长平。廉颇按兵不动,坚守阵地三年。秦军不能取胜,就派人到赵国施行反间计,贿赂赵国的大臣。还造谣说:秦军不怕廉颇,廉颇快要降秦了,秦军只怕赵括。赵括确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读了不少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加上主观和骄傲,不是一个好统帅。为了对付赵括,秦国派名将白起出战。白起正面佯装后退,暗里两翼包抄断后。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不知是计,居然冒险出击,陷入秦军包围。结果赵括被秦军射死,降秦赵军40万人全被活埋。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歼灭战,“纸上谈兵”的典故也源于此事。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其他诸侯国更不能抵挡秦国的进攻了。

在战国后期合纵与连横战争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秦国与赵国关系的发展变幻,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为纵横战争的晴雨表。秦赵之间的关系由修好外交而逐渐演变为生死存亡的战争,而特别是秦赵之间的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最终决定着战国后期的历史进程。对于赵国的灭亡,以往史家多有评论,认为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用人不当,必败无疑;在晚期抗秦战争中听信谗言,自毁长城,错杀李牧,必亡无疑。我们认为除了以上诸多因素外,应该更深入地在赵国的社会内部机制去探究,它的改革的不全面、不彻底性应是赵国灭亡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战国后期秦赵关系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找到它的根源所在。

经济的社会环境。
赵武灵王的改革主要是军事制度的改革,他学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的战术方式,采用了骑兵编制和胡人服饰,也具有文化融合的意义,但他并没有扩展到政治改革特别是经济制度的改革,其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加强,这一点和秦国相比更为明显。秦国自商鞅变法而起的改革,涉及到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等各个方面,形成以“奖励军功”为中心的制度,在推动农业生产关系方面也产生重要作用,因此秦国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加之后来的水利工程建设,遂使关中地区成为富庶之地,成为支持秦国对外战争的物质基础。再看赵国,文献中几乎见不到赵国改革对经济的影响,因此他对战争的支持力度也必然明显不足,以长平之战为例,赵军在战争中被困46日,竟得不到粮草的基本战略物资的供给以至于官兵相食而亡,赵国为了支持战争不得不向齐国借粮,这就说明即使在经过胡服骑射改革成功后的赵国,在经济上仍然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持战争。
赵国的改革在政治上也没有触动封建化的进一步发展,其血缘政治与贵族政治表现得十分明显。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武灵王的改革,开始便遭到贵族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但在武灵王的说服和威逼下,公子成等人选择了服从。公子成(王叔)反对胡服改革,表面上是反对武灵王的“袭远方之服”,实际上是担心“变古之教,逆人之心”,是赵国贵族阶层因循守旧观念的集中反映。为了推行改革,武灵王是以当前面临的外强环逼,以“服为便用,礼为便事”之说说服了他。赵造等王室成员认为,“圣人不易民之教,智者不变俗而动”。(《战国策》卷一九《赵策二》。)赵武灵王则以“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货者”,表明它的改革不会涉及到政治制度的范畴,这又反映了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思想局限性。这样,一方面使胡服骑射在简便形式上的改革得以成行,也表明改革的层次不会深入,从后来的实际看,包括赵武灵王在内的赵国统治集团都没有把这个变革发展下去,血缘政治依然是赵国的政治制度主体,旧贵族势力,包括武灵王本人都十分浓厚,后来赵武灵王在公子章问题上的犹豫不忍,乃至于“欲分国为二”,都是这种新旧观念矛盾表现的结果。沙丘之变作为武灵王的悲剧,也是这种政治基础所导致的一个缩影。
赵武灵王之后,赵国的主政者如奉阳君等人属于守旧集团的代表。沙丘之变时,李兑与公子成结为一党,李兑曾劝相邦肥义传政于公子成,遭到拒绝后又多次联络公子成,最后围主父于沙丘宫。政变后李兑立即掌握了赵国大权。另一些人如韩徐为则与齐国的薛公田文关系密切,尽管二者在赵国外交政策(对待齐、秦)上不同,甚至对立,但在政治上保守是一致的。赵惠文王六年(前293年),齐闵王欲攻宋,秦国反对,齐国因此到赵国“致蒙”行贿李兑,赵即支持齐攻宋。另外,有名的“触龙说赵太后”和“赵奢收税”之事,以及在是否接受冯亭献上党之地与赵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面前,都说明旧贵族势力的思想意识对赵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影响。
在战国时期改革大潮中,赵国的改革实行是较晚的,其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成功,但在经济改革方面缺乏,都与赵国这样一个社会基础是联系在一起的。赵武灵王改革唯一的政治基础便是所谓的“简襄之烈”的改革精神。简襄精神为赵国立国之基,赵武灵王在推行改革中强调自己是依照“简襄之变”的先例,并以此说服了贵族势力,但是,赵国没有实行彻底而全面的社会改革,建立起一套与封建统一国家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决定国家强盛的生产关系上进行彻底改革,这与简襄时期的改革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简单地把简襄的成就理解为扩疆拓土和吸收胡族文化,而没有把握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改革的相关性、一致性,是武灵王改革失之偏颇的原因所在,这也决定了“胡服骑射”不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改革的真正原因。
也有人认为,赵武灵王的改革也有政治上的措置,例如开明的民族和睦政策,在雁门、九原等地曾经释放奴隶等,加速了这一带的封建化进程,但这些措施只是在北方新疆域实行,并没有在赵国上下推开,换句话说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解决了赵国的军事问题,而没有真正实现赵国综合实力的固强。
秦国自商鞅变法(前356-350年)后,除了迁都咸阳外,主要是推行郡县制,开阡陌,废井田,平度量衡。经济制度上的深入非常突出,并进行了“初为赋”和“初行钱”,导致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秦国称王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前325年秦惠文君首次称王,距离最早称王的魏惠王晚近20年),但称帝的时间却是最早的(前288年秦齐相约称帝),这说明商鞅改革的效果是非常大的。在组织制度上,张仪死后,秦国初置左右丞相、将军等,军事势力的发展同样是非常快速的,为对外扩张打下了基础。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大批秦简的出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秦国制度,特别是在法律文书和军制等方面展现的丰富内容,反映了秦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所达到的较高水平,这是其他国家尤其是赵国所欠缺的。
我们并不否认赵国胡服骑射改革对中国战争史、军制史、服饰史、思想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但从战国后期赵国所面临的形势来讲,赵国需要全方位的改革,特别是经济与政治制度的相应配套改革,赵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改革只是单方面的,浅层次的,它既不能为赵国的对外扩张打下长久厚实的经济基础,也没有为赵国的社会发展奠定政治基础,同时也形不成造就治国人才的文化环境。这是在战国后期纵横战争形势下赵国由强变弱并最终走向灭亡的重要历史教益。
第2个回答  2008-11-02
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的机会,又派王翦领兵攻赵。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了一年。在紧要关头,秦国使出杀手锏—离间计。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赵王轻信谣言,派人替代李牧。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据不让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了他,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杀死李牧,无疑为秦军亡赵扫清了道路。此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痛击赵军。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不久,出逃的赵王迁被迫献出赵国的地图降秦。赵国实际上灭亡了。但是公子嘉却带着一伙人逃到代郡(今河北尉县),自立为王。后秦军在公元前222年灭燕国之后将其俘虏。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第3个回答  2008-11-02
秦在发动攻赵之前,即依李斯、尉缭之谋,以间谍挑拨活动,挑起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待燕赵战起,秦国即借口援燕抗赵,开始对赵进攻。秦军从西面、西北面、南面三路攻赵,但把进攻的重点指向赵国南部,以陷赵军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秦始皇十一年冬,燕赵两国正在酣战之际,秦派王翦率军进攻太行山之战略要地阏与,使这个早为秦国垂涎的战略要地一举被秦拔除,从而打开了从西面进攻邯郸的通道。秦杨瑞和军进攻韩阳(阏与之北),也顺利攻克,这样邯郸的西北方向即失去了屏障。秦桓龁军从南阳出发,攻占邺邑所属之安阳。至此,秦军已推进到邯郸之南,仅与赵都邯郸相隔一条漳水和少数城邑。各路秦军虽有30万之众,但由于受到赵20万大军的顽强抗击,在攻占上述地区后,即被阻于现地。后来,经过连续作战,秦始皇将原来由南北3支攻赵部队,编为1个独立作战单位,由桓龁统率。始皇帝十三年(公元前234-年)这个新编部队,再度向赵南部进攻。桓龁避开正面渡河,改由漳河下游渡河迂回赵扈辄军的侧后,攻击邯郸东南的平阳。两军于平阳展开交战,赵军被击破,被斩10万人,赵将扈辄阵亡。赵王启用北部边疆名将李牧为统帅。李牧军曾歼灭匈奴入侵军10万之众,威震边疆,战斗力最强。李牧率军回赵,立即同秦桓龁军交战于宜安肥下地区,给秦军几乎全军覆灭的沉重打击,只有统帅桓龁带领少数护卫突围逃走。

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秦始皇十七年,韩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为彻底灭韩,派内史腾率兵再度对韩进攻,韩无力抵抗,内史腾指挥秦军攻克韩都,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这样,韩成为当时六国最先被灭亡之国。

秦始皇十五年,赵王迁四年(公元前232年),秦又出动南北两路大军对赵进攻。赵军统帅李牧决定先集中兵力,打击北面来犯的秦军,取胜后,再攻击南面的秦军。李牧指挥的赵军机动灵活,风驰电掣,先给进攻番吾的秦军以沉重打击,跟踪追击,驱逐秦军退出赵境,立即回师南进,声势所及,锐不可当,漳河沿岸秦军闻讯,不战而走,上党等地秦军也纷纷撤退,不敢应战,秦军第3次大举进攻失败。赵军虽然在李牧统率指挥下,一再战胜,可是兵力损失后难以补充,单凭现有兵力无法对秦持久作战,必须立即寻求外援。而这时楚、魏业已削弱,燕、赵关系欠佳,只有联齐,争取齐国人力物力的支持,才能与秦相抗衡。秦也察觉赵的这一企图,立即派遣一批策士到齐进行游说活动,极力破坏齐、赵的联合,孤立了赵。秦则不失良机,接着发动又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秦始皇十七年,赵王迁六年(公元前230年),赵发生特大旱灾,秦就于次年再度发动对赵大举进攻。秦军派出南北两路大军并抽调一些少数部族兵参加作战,赵军则在大将军李牧、副将司马尚指挥下,继续对秦军作战。秦军虽经苦战,但胜负未分。秦王和他的谋臣认为秦两次伐赵均被李牧所阻,都深感在军事上无法取胜,遂改用反间计,不惜重金收买赵国内奸赵王宠臣郭开在赵王面前造谣诬蔑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赵王竟不加分析即轻率罢免了李牧、司马尚,改任赵葱、颜聚为赵军统帅,并错误地将名将李牧杀害。

赵王迁由于中了秦之反间计,为秦灭赵铺平了道路。赵葱不是王翦的对手,很快被秦军击败,赵葱被杀,颜聚收拾残兵退回邯郸勒兵固守。内奸郭开被秦收买,甘心为秦效劳,多方劝赵王投降。赵公子嘉则坚决反对,主张战斗到底,率领宗族、宾客参加了首都邯郸的保卫战。但赵王丧失斗志,任由内奸郭开摆布,竟下令开城向秦军投降,使建国250多年的赵国终于灭亡。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第4个回答  2008-11-02
公元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将使用反间计使幽缪王杀李牧、司马尚。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攻赵,突破井陉口,于前228年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赵幽缪王的哥哥公子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前222年代王降秦,赵国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