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诗???

作业,老师要我自己写一首诗

我们知道,诗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它是一切文学样式的发端,一切纯文学中都有诗的特质。诗较其它文学要严谨、纯粹、精微得多。所以,让学生了解和丰富文学艺术,培养他们纯正的文学趣味,学习、鉴赏诗歌确实是登堂入室的最佳起点。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它的途径和方法较多,这也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着重以明确诗歌欣赏思路为前提,指导诗歌鉴赏方法为基点,来启发学生悟性和灵性,使他们渐入诗的佳境,渐入艺术的殿堂,从而达到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的水平和能力。换句话说,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怎样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可以说,诗歌鉴赏是诗歌写作的必要准备阶段,是决定诗歌创作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诵读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是诗歌鉴赏的开始。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指导朗读的技巧,通过诵读体会诗歌音乐美的特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诗人感情变化这条线索,注意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以抑扬顿挫之声调读出声情并茂之效果。让学生在诵读中,仔细品味诗歌的语句层次、内容和韵味,直至进入诗歌所创造的那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又显飘逸迷茫的意境当中,理解诗人的那种“哀而不伤”的离情别绪。(可以说,诗歌诵读在韵律方面对诗歌写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诗歌鉴赏的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再现作者在诗中创造的生动鲜明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重要特点就是形象鲜明,情感浓烈,情景交融。阅读时只有展开想象,借助联想,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产生共鸣。只有当欣赏者通过艺术形象感悟到的思想性与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性一致时,我们的审美感知才能进而达到审美享受。这一环节是诗歌鉴赏的难点所在。那么这一环节体现在教学上,就是需要教者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与诗人发生感情交流。教师要把原诗的意境和再现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之受到感染、熏陶,以唤起学生思维活动,在他们心中呈现出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图画来。例如在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就要从诗人选择的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鲜明物象中,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及“淤滩上的驳船”,指导学生回溯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事实和种种沉重的负担,进而理解诗人对经过重大创伤的祖国的深沉忧虑和至诚体贴。在我看来,作为语文教师,不一定要有诗人的气质和灵感,但教诗歌必须有丰富的情感,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指导他们捕捉意境中闪光的东西,引领他们进入诗的意境氛围之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促发诗歌写作热情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习讲究致用。学习、鉴赏诗歌只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还不够,还要自行创作,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诗写出来,过渡到诗歌创作的层面上来。

上面的两个环节既是诗歌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诗歌写作的前提准备。此时,教师鼓励写诗是一个关键,教师的鼓励能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因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与成熟阶段,再加上日渐丰富的生活经历,有着广泛的写作题材。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热情高涨的时候,我便及时把创作诗歌的要求提了出来。按照要求,一部分同学写出了一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意象鲜明的诗歌。我便把其中的精品读给全体学生听,并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的墙壁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印刷出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这更加激起了他们写作的热情。这时,学校的语文学习报便成了学生诗歌创作的摇篮。它不仅仅是发表学生作品的园地,同时还是学生诗歌创作的交流所,在学生诗歌创作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主导作用。

在诗歌创作的同时,01级4班一些对文学兴趣浓厚的学生还自发组织了文学社团--天海文学社。这一举动非常难得,它既符合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应有的文学素养,真可谓一举双得。学生成立文学社的这一举动,引起学校教科研主任的极大兴趣。按照领导要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对他们的做法给以肯定,并按照语文大纲精神,向他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鼓励他们创作出一些积极向上的作品以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并以诗的形式对天海文学社的成立表示祝贺:长天放飞乐自由,学海泛舟苦亦求。舞文弄墨数吾辈,不学无术非尔流。此社确立启来者,彼成先帅走前头。独立一团在今日,叫好声中看泪眸对他们成立文学社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注:每句第二个字连起来是一句话:天海文学社成立好。)

鼓励是诗歌创作热情的起点,那么,根据教学计划,适当布置一些诗歌写作方面的作业,则是诗歌创作热情的延伸。在教完宋词部分之后,为加强对词这一特殊诗歌体裁所学的重点知识的理解,便让学生用学过的词牌,选取生活中的材料,按照词格,进行填词方面的练习。学生积极响应,纷纷填词,又创作出一些较好的作品。经过选取,辑录成篇,利用语文学习报出版了一期班级诗词专刊。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baogong2004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写诗的前提非常简单,那就是认真!

什么样的诗是好诗呢?读得舒服,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想像的诗就是好诗!然而作为作者,却不能这么简单地看待问题。作者必须要思考:为什么会读着舒服?为什么能给人以美感?为什么能给人以想像?

如绝句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首先,这首诗读着很舒服。那为什么会舒服呢?它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首先它是有韵脚的,这样,每读完一句,那余音带着我们感受下一句。在下一句里,同样的余音又出现了。韵是诗人心中的最强音。这样,我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诗人心中那哀伤的歌。而在句子中,它字的平仄是起伏的,使我们读过之时,有了抑扬顿挫的感觉。所以,它会读着舒服。

其次,这首诗给人以美感。那为什么会有美感呢?它的写景描述非常的到位。你看这里的景致:月亮落下去了,那夜就更幽暗了,传来了乌鸦啼叫的声音,那夜就更凄凉了,还出现了漫天的白露,更是冷得刺骨!近前,江边的枫树伴着时隐时现的渔火。真是好一幅江南秋夜的风景画啊!写景绝不可全静,因为全静就无法引发想像。王安石描述一副画也要用“人来鸟不惊”这样的动作。那么这首诗里我们发现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的,还有用耳朵听的部分。如乌啼和钟声。我们知道霜是降在地上的,可是诗人却写霜满天,是霜里的寒气弥漫了整个天地。依靠这并非全静的描写,诗人带给了我们全方位的美感。

第三,这首诗给人以想像。我们看到作者对愁眠,是合着忧愁去睡的。但睡着了吗?没有!那寒山寺的钟声,敲打了过来。一下一下,敲打诗人似眠未眠的状态。同时,也使作者觉得这一番凄冷的景致,更加幽静了。于是我们读过诗后,不免要去想像那寒山寺的钟声,也不免要想像一下作者的愁绪。想像之中,配合着这一番景致,终于让我们体验了作者当时的内心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样写这样的诗呢?我们写诗,绝不可以自己觉得舒服便随便写下了,我们一定要让读者觉得舒服!当我们看到一个美妙的景致,又或是心里有了深深的感情时,我们不能只“啊!唉!”这样就结束了,要让它成为诗写出来。可是,我们的感情我们自己知道,读者不知道,他们必须通过诗才可以明白,那么诗就必须把引发这个感情的东西描述出来,让读者明白是什么样的情形下出现的感情。这样,读者就会有带入感,会很快理解作者的感情。所以一首诗绝不可以纯发感想,需要把何时何地都述出来才行!但是,如何述,怎样述,这就涉及技巧问题了。写诗有各种各样的技巧,这却是写诗的基本功。当我们下决心要写诗之时,我们必须首先磨练我们的技巧。这就像我们练武必须先扎马步一样。马步是不能够克敌制胜的,但没有了马步你学的功夫便是三脚猫,上不得大台面。每当我们扎一会儿马步就跃跃欲试新功夫的时候,严格的师父总要一巴掌打来,厉声喝道:“回去扎马步去!”学写诗也应该这样,把那步扎扎实了再去写诗!

那怎样才算扎马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学写格律诗!

格律诗的讲究是非常严格的。学写之后,在方寸之间便能游刃有余。而且格律诗讲究平仄,可以就此锻炼你对字的音乐认识。有人说格律诗已经过时了,不应该再提倡了。不!绝不是这样!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白话诗中只有新月派诗最美,其后的诗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原因就在于那些诗人是从格律诗走过来的,格律诗锻炼了他们的音乐感!不信你看,他们在写做格律诗的时候毫不费力!

那么我们要做诗来,就必须首先练上三百首格律诗,而且切不可因为内容而害律。因为你一定要记住,这是你训练的时期,而不是出成绩的时期!
清风良子

读读红楼梦里的香菱学诗吧,也可以去找各个高校编的写作教材,上面有的
十万军

找对人了,我就是写诗的
不过不知道你是写诗歌还是写古体诗
诗歌:其实不难写,我2分钟搞定一首
古体诗:古体诗要求韵非常严。“韵”,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拼成的,所用的拼音字母前者为声母,后者为韵母,韵母相同的字叫着同韵字(包括部分尾韵相同的复韵母)。通常在诗词歌赋中尾句要求是同韵字的称之为押韵。据史记讲汉字从隋代的《切韵》经《唐韵》发展到《广韵》共有206个韵,后来刘渊在《新刊韵略》里给归纳到106个韵,发展到现代演变成十三辙,十八韵。如今的十三辙十八韵是由平水韵演变而成,即一花(1)、二歌、三些(4)、四姑(5)、五衣(5)、六开(10)、七飞(11)、八高(12)、九收(13)、十天(14)、十一根(15)、十二方(16)、十三东(17)声(18)。
“声”,汉字的读音有高低变化,即声调,声调可使句子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古汉语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声调,上声、去声和入声统为仄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上声与去声为仄声。现代汉语将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大约600多字)给分解了,其中百分之五十二归到阳平和阴平中,另外百分之四十八归为上声和去声中。为此古声韵与现代汉语的声韵就产生了差异,故而就将现代汉语的声韵称之为《新声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0
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要想写诗歌看有关诗歌的创作理论是没有用的,关键是看你的文学功底和你的情感及想象力了。莎士比亚说过,坠入爱河的人、疯子和诗人都很有想像力。为什么把诗人和疯子、坠入爱河的人的人等同起来,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情感和想象力方面都有过人之处,特别之处。所以想通过学理论来写诗不是一个好办法,但既然你提出这样的问题那我就提供些文字让你参考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下面是一篇教学随想,看看。

我们知道,诗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它是一切文学样式的发端,一切纯文学中都有诗的特质。诗较其它文学要严谨、纯粹、精微得多。所以,让学生了解和丰富文学艺术,培养他们纯正的文学趣味,学习、鉴赏诗歌确实是登堂入室的最佳起点。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它的途径和方法较多,这也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着重以明确诗歌欣赏思路为前提,指导诗歌鉴赏方法为基点,来启发学生悟性和灵性,使他们渐入诗的佳境,渐入艺术的殿堂,从而达到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的水平和能力。换句话说,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怎样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可以说,诗歌鉴赏是诗歌写作的必要准备阶段,是决定诗歌创作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诵读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是诗歌鉴赏的开始。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指导朗读的技巧,通过诵读体会诗歌音乐美的特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诗人感情变化这条线索,注意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以抑扬顿挫之声调读出声情并茂之效果。让学生在诵读中,仔细品味诗歌的语句层次、内容和韵味,直至进入诗歌所创造的那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又显飘逸迷茫的意境当中,理解诗人的那种“哀而不伤”的离情别绪。(可以说,诗歌诵读在韵律方面对诗歌写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诗歌鉴赏的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再现作者在诗中创造的生动鲜明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重要特点就是形象鲜明,情感浓烈,情景交融。阅读时只有展开想象,借助联想,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产生共鸣。只有当欣赏者通过艺术形象感悟到的思想性与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性一致时,我们的审美感知才能进而达到审美享受。这一环节是诗歌鉴赏的难点所在。那么这一环节体现在教学上,就是需要教者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与诗人发生感情交流。教师要把原诗的意境和再现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之受到感染、熏陶,以唤起学生思维活动,在他们心中呈现出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图画来。例如在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就要从诗人选择的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鲜明物象中,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及“淤滩上的驳船”,指导学生回溯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事实和种种沉重的负担,进而理解诗人对经过重大创伤的祖国的深沉忧虑和至诚体贴。在我看来,作为语文教师,不一定要有诗人的气质和灵感,但教诗歌必须有丰富的情感,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指导他们捕捉意境中闪光的东西,引领他们进入诗的意境氛围之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促发诗歌写作热情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习讲究致用。学习、鉴赏诗歌只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还不够,还要自行创作,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诗写出来,过渡到诗歌创作的层面上来。

上面的两个环节既是诗歌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诗歌写作的前提准备。此时,教师鼓励写诗是一个关键,教师的鼓励能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因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与成熟阶段,再加上日渐丰富的生活经历,有着广泛的写作题材。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热情高涨的时候,我便及时把创作诗歌的要求提了出来。按照要求,一部分同学写出了一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意象鲜明的诗歌。我便把其中的精品读给全体学生听,并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的墙壁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印刷出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这更加激起了他们写作的热情。这时,学校的语文学习报便成了学生诗歌创作的摇篮。它不仅仅是发表学生作品的园地,同时还是学生诗歌创作的交流所,在学生诗歌创作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主导作用。

在诗歌创作的同时,01级4班一些对文学兴趣浓厚的学生还自发组织了文学社团--天海文学社。这一举动非常难得,它既符合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应有的文学素养,真可谓一举双得。学生成立文学社的这一举动,引起学校教科研主任的极大兴趣。按照领导要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对他们的做法给以肯定,并按照语文大纲精神,向他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鼓励他们创作出一些积极向上的作品以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并以诗的形式对天海文学社的成立表示祝贺:长天放飞乐自由,学海泛舟苦亦求。舞文弄墨数吾辈,不学无术非尔流。此社确立启来者,彼成先帅走前头。独立一团在今日,叫好声中看泪眸对他们成立文学社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注:每句第二个字连起来是一句话:天海文学社成立好。)

鼓励是诗歌创作热情的起点,那么,根据教学计划,适当布置一些诗歌写作方面的作业,则是诗歌创作热情的延伸。在教完宋词部分之后,为加强对词这一特殊诗歌体裁所学的重点知识的理解,便让学生用学过的词牌,选取生活中的材料,按照词格,进行填词方面的练习。学生积极响应,纷纷填词,又创作出一些较好的作品。经过选取,辑录成篇,利用语文学习报出版了一期班级诗词专刊。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以上文字是网上找来的,希望对你有用。
第2个回答  2008-11-10
夜半起身思无涯
明月邀我至田家
煮洒品茶赏月牙
遍散银装赠人佳
皎盏一轮大地华
望尽今古有情她

水月
你偷走日的光华
带走了千年的神话;
湿了白居易的青衫,
灌醉了太白的寂寞。

你引得情人为你皓首,
扰的离人打翻了乡愁;
醉翁约你柳梢头,
你一曲悲欢离合剧了终。

千年月,万丈情。
白头自沧桑。

为月亮弹奏一曲潇湘
只因那缕缕青丝
恰如我的夜想
今夜的风不太寂寞
静静地诉说着月色的沧桑
举头看着那琉璃的银河
渐渐编织成你的模样
思念如水流向何方
指间的烟圈变得如此流畅
我的影子被月亮拉长
第3个回答  2020-03-06
你想写诗是出于怎样的想法?
关于诗的技巧,我不会写诗,但是个人认为真正的言之有物就可以了.这在有些人看来或许过于空谈,什么是言之有物呢?事实上,刚开始写诗的人很容易过于追求言辞.当然,丰富自己的语言能为自己的诗增加色彩,可是过于华丽的只会给人一眼扫过去的印象而不能真的深入其情感中.
写诗的同时,除了满足自己想写的意愿,也想要他人的肯定,很多时候自己写了没有别人的赞叹有时会缺少一点动力,至少在我的认识中是这样看待的.
想想你想写的是什么,是人是物?为了表达你怎样的情感,是快乐或是悲伤?读读别人的作品,看自己有什么新的体会.
这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想些什么读后感出来,有时仅仅是一时的感觉上的变化也可以.像是随手翻来一首诗作,读完会心一笑,或是本来浮躁的心忽然不是那么烦扰了,或是本来阴霾的天空似乎也不是那么令你觉得压抑了.
什么是诗,古诗也不只有一种格式.诗是个发展中的概念,所以个人认为不必拘泥格式作为初学者.
诗意在哪里.你所想之间,情感已至,你所要做的,就是抓住你哪一刻的真实感受真实的反映出来.即使开始或许用词过于简单,但是诗也不是一定要求一挥而就的,随着你丰富自己语言的过程可以找到更为贴切的词语或是修饰.当你再次读起自己的写作时,如果一下就能感受到当时的心境,个人认为这就可以了.这是一种有些美妙的感觉,像是两个不同时间的自己不可思议的遇见了,特别是当你回头再来看当时那个较为生涩的自己时.如果你想写的是这样的诗,不必深究技巧,至少个人认为能写出这种感受时技巧其实早已在其中了.另外,你的诗拿给别人看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如果你是想要他人的赞叹才想写诗的话.有些人或许认为这样的出发点不怎么有个性,但是事实上看到别人看自己作品时还是会开心的.好吧,似乎跑题了.以上,不妨参考下~
第4个回答  2021-05-06
好诗
好诗不是怪物,
让人感到新奇吸引人。
·
好诗无偏激无极端心理,
不以非常状态刺激人留下深印象。
·
好诗得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利,
社会才会接纳它他人才会喜欢他。
·
好诗得有利社会安定有序,
好诗抒发的是常规的思想感情。
·
好诗象青春,
充满生机活力。
·
好诗象优质商品,
人读后可提升自我价值。
·
好诗得顺应人类进化,
诗的文字能促进人类文明。
·
好诗不象白开水清淡无味,
好诗象名酒上口能够回味。
·
好诗不是强拉硬凑求得,
好诗是风云际会形成蓝天白云般的美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