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氓到赌徒,明朝的权奸魏忠贤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如题所述

按照事物发展规律说,变化有因果,所有事都有相对面,魏忠贤从地痞爬到九千岁,不是一句奸佞就可解释的,面对魏忠贤这个被盖棺定论的人,在他祸国殃民背后,我们又能看什么特别东西呢?

作为有血有肉的人,他是否真如史家描述那样利欲熏心一无是处?他与东林党残酷对决又蕴含什么真相?这一切都在此文中!

明隆庆二年初(公元1568年),河北肃宁一个普通人家中,臭名昭著的魏忠贤降生了,他的生产过程波澜不惊,毫无神迹。

随着时间的流逝,名为魏四(魏忠贤)的少年长大了,家境还不错的他,因为衣食之忧,家庭富足,也就从未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由此仕途和他无缘,一条晋升之路禁绝,在后来的很长时间里,日后的九千岁都是街头无赖,每日横行乡里,混吃等死。

不过在无赖生涯中,当年的魏四也表现出不同与常人的品质。

那就是果敢和机敏,这两种品质,在当年没给他带来什么,却在多年后在宫廷生涯中为他立下汗马功劳,让他名字从魏四改李进忠,又改魏进忠,最后成权倾天下的魏忠贤。

由小见大,虽臭名昭著,但是成功之人必有可取之处,这话绝对有道理!

(我本有能力的无赖一名

关于魏忠贤如何进宫的传说,过程几乎大同小异:经历长时间泼皮生活后,魏忠贤娶马姓女子为妻,也生拉女儿。

但家庭生活对魏四毫无吸引力,反而是赌博这样娱乐活动让他找到人生的初级目标,在那时,魏四每日的梦想都是赢钱,享受生活,并想靠此光宗耀祖,貌似现在也有人有无数这样的梦想。

那就是打麻将发家致富,所以古今无赖皆一样。

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干,魏四没靠赌博发家,反而因此小贷累累,在一次赌博中又输个精光,在无数赌徒的讽刺中果敢血性的魏四做出人生最大的决定,那就是当太监。

当太监过程当然不是如野史那样,掏剪刀自己切的,这是会死人的。

魏四性格在胆大外还有机敏。

机敏的他经过论证后,觉得靠赌博光宗耀祖几乎没可能,反而本朝太监事迹光辉的影响下,决定与其混吃等死不如痛快点,用青春赌明天。

在变卖家产后,花钱找专业人员,解决了自己的阉割问题,在求相熟的太监,将他领进了紫禁城,这花花世界和权利场。

(权利场也是证明自己的地方)

由此可见,他是条汉子,冒险事情做起来也是说一不二,和一般泼皮比,虽然他从生理上变成了太监,但事却做的爷们。

虽然之后的人生,他和爷们并没任何关系,可是爷们气质,依然影响了他。

借着这股爷们气质,入宫后的魏忠贤变现突出,果敢和义气,还有曾经做过真男人的经历,让他在无数太监中鹤立鸡群,而长久在市井生活,赌场氛围中培养出的幽默感及机智钻营,也让他在内斗中,有惊无险走到历史前台。

魏忠贤入宫后首先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宫廷获得生存空间,这在一开始,对不学无术的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文盲一样的他如何做的,他的选择是找人投靠,于是在入宫之后他立刻投到同姓太监魏朝门下,借此取得了魏朝信任,进而在皇宫站稳脚跟。

为此,他不惜改名叫魏进忠,目的是讨好自己的干爹也是靠山太监魏朝。

名字看去毫无文采,但是讨巧啊,主子听见不烦,进忠进忠,忠的是谁,不言自明吗!

但即便如此,魏忠贤面临的情况依然严峻,明朝宫中太监太多,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出头也很不容易滴。

由此可见,什么时候职场都不好混,特别是公务员系统!

知识匮乏让魏进忠很难有好差使,人缘不错也没有,能力不够啊,留给他的机会少得可怜,然而在这样的境地下,魏忠贤依然打出来一片天,凭自己豁达大气的个性,经不断拼搏,终于获得了负责东宫伙食管理的工作。

这工作看是小差事,实际却不同,东宫差事按现在说法,就是潜力股,而随着时间的变化,潜力股可能会成绩优股。

因为东宫是太子宫啊!

(每个太子都是潜力股)

进东宫后不久,魏先生就抛弃了原来大佬干爹魏朝,改投著名太监王安门下,供职甲子库。

当时的王安是太监中的极品,泰昌帝还是太子时,王安就是陪读,泰昌帝登基后,他平步青云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成为内相一时间权倾后宫。

王安与外廷关系也不错,东林派官员在许多问题上都依仗他。

可以说,在王安哪,魏忠贤看到太监成功范例,他也体会深切到,太监最重要的是眼光和情感投资,有样学样,的他开始感情投资自己的未来!

当时的太子朱常洛过的并不好,因为生母问题,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地位飘摇随时会被废除!

可是这魏进忠对太子那不是一般好,办事兢兢业业,在与帝国王储接触中,他称得上忠心耿耿,做足太监本分。

其实没有文化修养的魏进忠,本来是很难获太子的尊重,但他会来事,也会投资啊,他讨好的除了太子还有太子的儿子,也就是未来的天启皇帝朱由校!

这朱由校不是个上进王储,更像小木匠,这对于他是好事。

从那时起,他就不断刻意给小皇子提供玩具,博得小孩的喜爱,老少感情经过多年积淀逐渐变的牢不可破,在朱由校眼中,他是忠诚好玩的老仆,给他生活注入活力,因此更多时候,他愿意与这个太监待一起,这不光因为魏进忠能给他玩具,最重要是朱由校体会到少年时应有的轻松乐趣,这种童年情感,最后成了魏进忠最大的政治资本。

(看准人投资是本事)

后来东宫天子朱常洛继位,顺利成了皇帝,魏忠贤也就势成了原来的皇子,现在的太子朱由校的玩伴!

宫中生活虽稳定,但对于魏进忠来说,权力之路还太遥远,讨皇帝和太子欢心才是重要的事情,可让他地位稳固,也能进一步接近光宗耀祖的目标。

刨除功利心外,有过孩子的魏忠贤也可能对太子产生微妙感情,虽是投其所好,但未必有坏心。

如此亲密关系,让他对这孩子产生情感依赖,甚至把太子当自己孩子看,这从后来君臣生活中就可看出。

1625年他服侍的太子朱由校登基五年之后,一次泛舟西苑,居然翻船落水、魏太监毫不犹豫跳下水,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的现实,也要救小皇帝。

这事险些要了魏忠贤命,也从侧面验证,忠诚是真的,甚至是近乎父子亲情。

由此可见我们单纯把魏忠贤当坏蛋,其实有失偏颇。

(魏忠贤其实是忠臣)

表面上看还算不错的前程并没有让魏忠贤安心,因为他明白,光凭感情忠诚,不能保证富贵长存,他必须寻找更可靠的方式和靠山。

虽然他是不完整的男人,但魏进忠并没灭绝生理需求,内宫是一个到处都有阴谋的地方,高大、爽朗的因此颇得宫女喜欢。

数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无法了解魏先生的内心,但客观上讲,在他太监生涯关键时期,一场爱情来了,她才是魏忠贤发迹的关键!

1621年,泰昌帝归天,朱由校上台,魏进忠郑重改名为魏忠贤,贤字说明他对权力的向往,他意识到自己力量很难完成权力控制,自己需要以更直接的方式获得皇帝信任,恰在此时,客印月出现了。

这客氏是天启的奶妈,在朱由校心中这乳母对她非常重要,不单单是养育之恩那么简单。

典籍记载:皇帝大婚前与客氏尚有苟且事,但不管真相如何,当时宫廷中,客氏风头无二是事实,朱由校即位不到十天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地位之高由此可见!

也因此,这客氏成了魏忠贤的新目标。

而客氏作为一个女人,同样也需要魏忠贤配合,于是二人结成对食(假夫妻)。

(对食的假夫妻)

在这过程中,魏忠贤又表现自己果敢的一面。

早在魏忠贤之前,客氏就有个固定的对食,就就是魏忠贤最初的大佬魏朝,面对竞争,魏忠贤没给面子,也许在魏忠贤心里,什么都可让,爱情不能让,如果他真这么想,他的思想够先进。

三角恋持续段时间后,魏朝觉得吃了大亏,觉得魏忠贤不仗义,一状就告到了皇帝那。

皇帝想想后,也没生气,把他们三人叫到自己面前,先问魏忠贤有没这事,魏忠贤不含糊,承认了。

之后朱由校又问客氏喜欢谁,客氏也坚定不移捍卫自己的爱情,选择站在魏忠贤身旁。

宫廷抢妻剧中,魏忠贤不慌不忙,胜券在握,最后抱得客氏归,由此可看出,魏忠贤够敢作敢当,光明磊落。他也有个人魅力,在泡妞这环节,表现突出,毕竟,皇帝奶妈不是谁想泡谁就泡的。

成功夺取客氏后,魏忠贤宫中身份发生不小变化,皇帝宠信的太监加皇帝奶妈,这样实力谁都忌惮。

魏忠贤在众人阿谀奉承中,品尝到权力的可贵,然而此时他看上去平步青云,可是想真正走到前台,还要先搬掉另一个大佬王安。

(当时的秉笔太监王安)

除掉王安,是走向权力顶峰最后一步,走好便一马平川。

可让魏忠贤忧心的是,王安具有相当的势力,不仅名誉颇佳,在朝野间还有自己的人马,他与东林党互为引援,不好对付啊。

经过周密策划,魏忠贤也有样学样,在宫内发展小集团,收罗太监王体乾、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这些人为自己的党羽。

在他们配合下,不断在内廷中伤王安,在加上客氏给皇帝吹风,渐渐的朱由校开始疏远王安。

皇帝对王安起疑心后,魏忠贤顺势指示上书弹劾王安。

接着和客氏配合,在皇帝面前说王安坏话,朱由校思前想后,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道圣旨下王安被发配南海,魏忠贤还觉干得不彻底,又指使自己狗腿子在路上将王安迫害死,就此夺得内廷控制权。

王安倒掉后,天启时代政治板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东林党失去了在内廷的眼线,也失去与皇帝的交流渠道,王安的倒台意味着旧势力倒掉和新势力崛起,而这势力领袖就是魏忠贤。

王安的遭遇,原本让东林党也想营救,可不知道为何,喊了两声没下文,虎头蛇尾做法或许因为东林党人洁癖,不愿与宦官结交,或许其他原因,最终也让他们吃尽苦头。

干掉绊脚石后,魏忠贤顺势成了司礼监秉笔太监。

司礼监秉笔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代皇帝批奏章,可魏忠贤不识字啊,这真是滑稽。

对不能胜任的职位,魏忠贤毫不犹豫的上任了。

解决问题办法也很独特,由亲信将难懂的奏折译成白话,他在批示,然后在写成文言格式,实在滑天下之大稽。

可是这种事情,朱由校并没觉不妥,反而对魏忠贤和客印月信任到无可复加地步。

回顾魏忠贤的发迹史,虽然坎坷,但对比其他朝代同行来说,却容易很多。

这与和明朝特殊的政治背景相关,文官独大,皇帝就是孤家孤人,需要找帮手的情况下,知根知底还是自己家奴的太监当然比文官更值得信任,这是人之本性!

魏忠贤其人,无数人说他是大奸大恶之徒,其实就所作所为而言,他甚至比后来东林之流还要有操守一些。

至少他有底线,那就是国家不能亡。

至于东林党的败类们?

最后不都跪在紫禁城门前迎接满清的铁骑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