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时间过长违反了什么规律?

如题所述

一、何谓“小学化”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十分普遍的问题,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蔓延着,并仍有愈演愈烈之势。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在这种错误倾向的作用下,有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纷纷办起了学前班,甚至有幼儿园在学前班使用小学教材,以满足家长“让孩子早识字”的错误要求。在这种错误作法下,幼儿欢乐的天性被剥夺了。以至于有些专家不得不发出呼吁“把童年还给孩子!”因此,必须克服“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在自由的空间里获得最佳的发展。
二、缘何“小学化”
1、应试教育影响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重智育轻德、体、美、劳教育的思想依然很严重,导致从小学期就开始过于注重教学质量。一些小学甚至举行小学一年级入学考试,题目之难,难到考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书写辨认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
2、家长错误心理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不能以幼儿为本,不能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更没有重视教育方法上的统筹兼顾,也没有以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家长存在误区是有深刻原因的。一是家长不了解幼儿教育规律,二是家长急功近利心理严重,三是家长和幼儿园沟通交流不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出生那一天,很多家长们就进行赛跑,学什么都想超前。
有教育专家的调查显示:很多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读、写、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读写算之类的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内开始认字,三岁内开始学外语,不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5岁不到就千方百计送去读一年级。家长的这种心态和行为,致使有些幼儿园以读、写、算为幼儿主要活动内容,拿教珠算、汉字、拼音等小学化的东西来吸引孩子入园。有些为了迎合家长的意愿或者进入小学考试,必须开设幼儿写字、算题等。一些民办幼儿园老师说,他们的幼儿园都让孩子做到100以内的加减法,会写很多字,并且说,这些都是家长要求的。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家长只是想让孩子写几个字、多做几道题。
3、办园理念问题:一些幼儿园迫于招生压力,迎合家长心愿,同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办园理念严重落后,园内体育器材、玩具设施十分缺乏,班额过大,师资不足,场地不足,不便于开展游戏活动。
4、师资问题:一些农村转岗幼师,观念落后,沿袭旧的学前班教法,因循守旧,同时由于班额大,工作任务重,没有精力也不愿意去很少去开动脑筋为孩子们制作新玩具设计新游戏,很少在寓教于乐上下功夫。一些新上岗的幼师,虽想改革创新却经验不够,能力不足。
三、“小学化” 倾向的弊端
首先,“小学化倾向”对幼儿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其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第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进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四、我县幼教“小学化”现状
在随堂观察和教学比武中发现,我县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倾向较为严重。
1、教学方式“小学化”严重:游戏活动、区角活动、户外活动明显不够。大多数幼儿园游乐设施和玩具简陋,自制教玩具也很少,户外活动少,幼儿园桌椅摆放都按小学的方式摆放,一桌一椅,始终要求幼儿规规矩矩坐着甚至将双手背在后面,这就导致幼儿园教学大多以集中教学为主,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忽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读,幼儿跟;教师问,幼儿答;教师做,幼儿看;教师指示,幼儿做。同时以课堂为教学中心,忽视“教育寓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剥夺了幼儿独立、自由、自主的活动权利。比如有位老师教学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用的是教读法,即将每种颜色带读十几遍,发现孩子不能区分辨认,再次带领孩子将每个词语读十几遍,到最后,孩子注意力涣散,终究无法区分红黄蓝绿。
2、教学内容小学化十分严重。很多幼儿园将二十以内加减法、所有汉语拼音包括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甚至拼读、汉字书写甚至很复杂的汉字“书写”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教学内容,严重的甚至要求幼儿每天写家庭作业几大版。随机检查发现个别幼儿园大班作业本上密密麻麻写满汉字,并注上拼音,在本该休息的下午三点,却要求孩子在写汉字,有的孩子十分无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大多孩子的作业本脏兮兮的。
3、教学目标意识不强,游戏教学策略比较缺乏,无效教学十分严重。教学(游戏)活动管理混乱,教学随意性较为普遍,表现为教师不制定教学计划、不准备活动预案就开始组织活动,活动目的、活动重点、活动过程都不明确,活动组织的随意性非常大,不注重教学活动效果。幼师们只学会了一点表面的热闹,却十分缺乏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缺乏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智慧。如语言活动不能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健康活动不能让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活动和锻炼,
艺术活动不能让孩子动手操作等等。如一位老师教孩子做风筝,结果各小组的风筝全是老师代劳。如一位老师教“诚实的孩子”,到最后孩子也没有明白诚实是不说谎话的意思,反而是在心里形成概念:那个打碎花瓶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坏孩子就是诚实的孩子。有位老师费尽心思做了一个大大的漂亮的生日蛋糕,末了,却不知道这个教学活动的教学领域教学目标是什么,纯粹是让孩子唏嘘了一番。
4、忽视家长参与的教育价值,家园联系少,亲子活动少,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少。关门办教育的情况普遍存在。
主要原因:主要源于一些幼儿园理念陈旧、不善于学习、不按要求理解使用教材,有些幼儿园很少参加培训,有些幼师园长参加培训时也很浮躁,没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学习内容。少数幼儿园没有制定周活动计划,没有制定一日活动计划。甚至还有少数幼儿园在使用课程表。据了解,个别乡镇的学校竟然举行一年级入学考试,虽说目的是针对家长想提前让孩子入一年级设置的槛,但是导致了很多幼儿园盲目“小学化”。很大一部分园长和老师并没有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害处,一些园长和老师虽然意识到小学化严重,却也没有意识到其害处的严重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幼儿园教学时间过长,违反了什么是规律?
1、教学方式方法不符合孩子,特别 是 3—6 岁孩子,他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和成人是完全不一
样的,所以必须用适合他们 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能让孩子愿意学,喜欢学;
2、最终让孩子坚持学习钢琴的必然 是音乐本身,所以我们在让孩子学钢琴时,首先必须让孩子
学会理解音乐、懂得音乐, 而不是学会弹几首曲子,因为纯粹的钢琴演奏教授是非常枯燥的肌肉
练习,孩子很难坚 持住;
3、还有可能是老师教学方式方法和沟通的问题,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帮孩子解决问 题,孩子看不
到自己的进步,而且在不断重复同样的问题,也会让孩子对学琴、对自己 失去信心,一样会让孩
子学不下去。 我们会根据导致宝贝不愿意学的不同原因,帮孩子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是很多
家长外面学不下去,选择音卓的原因,而且很多孩子都可以在音卓重新拾回对音乐和钢 10 / 22琴
的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第2个回答  2020-10-05
幼儿园教学时间过长。违反了什么规律的为,教育局所规定的,时间条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