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包括都哪些方面

拜托各位看到快点回答我这个问题

(一)形成性评价

可从以下标准进行评定:

1.目标的合理性。(1)是否符合心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促进学生积极适应,维护心理健康。二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2)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规律和特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应有所不同。(3)教学目标的范围适当性。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简而精,切忌目标过大。

2.主题的适宜性。(1)适人。每一年级,每一班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这些不同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适合具体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训练活动。(2)适时。特定的情境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出现,训练课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到因时而宜。(3)适地。人的心理发展不仅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地域的影响。训练课的内容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经济情况、人文环境等采取灵活措施。(4)适势。训练课的选题一定要适合时代的发展,触及学生所熟知,所关心的领域,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

3.主体的参与性。(1)活动参与性。一是个体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要注意学生参与质量的评价应是围绕训练主题,展开“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教师在其中起着监控、点拨、引导的作用。二是学生整体参与的程度。全员参与是心理素质训练活动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2)学生的内心体验。训练课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有多少机会、多少时间进行内心体验,内心体验的真实度或深度如何,均是评价心理素质训练课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法、测验法、分析作品法、访谈法等来实现。

4.过程的全人化。心理素质训练课是否过程全人化,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定:(1)训练是否是在真正了解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规律基础上开展。(2)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具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有针对性地训练策略。(3)学生是否达到知、情、意、行四方面的综合发展。(4)教师是否以学生整体心理发展为出发点,是否始终注重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整体人”。

5.策略的有效性。(1)策略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态度。这里提出“一为主,四解放”的理念。“一为主”是指训练活动要以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为主线。“四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大脑,注意给学生留下自由思考的空间。二是解放学生的嘴巴,鼓励和引导他们展现自我。三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可采用“扇面式”、“圆弧式”等利于师生间与同学间交互作用的座位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获得深刻体验。四是解放学生的手和脚,让学生多做一做。(2)策略有效性的评价。教学策略主要有互动策略、行为改变策略、内化体验策略、教学监控策略等。

(二)终结性评价

可从评价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与行为变化两个方面进行。

1.心理素质发展。主要采用学生心理素质测量系统进行测验和评价。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和实验法等。要多方法结合来收集评价信息。包括:一是采用多种测量来收集评价信息。二是要结合质的研究方法来收集评价信息,如观察法、档案袋法与作品分析法等。三是要从多方面收集评价心理,诸如教师、同学、同伴、家长、社区等。通过起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所测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对比,就可以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变化做出一个比较完整、客观的评价。

2.行为变化。对学生参与心理素质训练课后行为的变化进行评定,如学生对心理素质训练课是否形成了积极的兴趣和态度,师生、生生之间关系是否更加和谐,交流是否更加紧密,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否减少,学生人际关系是否更加融洽等积极行为变化的评定,可通过多途径与多方法进行。

在做出心理素质训练有效或无效判断时,应特别谨慎,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6
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能力,适应能力(新环境,大小场合,各面试,表演,演讲会的适应度等),交际能力(自信,勇气度),应变能力(反应快慢,紧张与否,临场发挥等),表达能力(语言,动作),以上含有感观,听觉,味觉,神经反映等
第2个回答  2013-07-26
自立自强,为人处事,劳动创造,直面挫折,磨砺意志,文明待人,乐观向上。还有很多,可是要等你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慢慢领会。祝你天天快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