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和唐宣宗时期的节度使以及中央大臣的名字及生平?

诗人,名人都可以,典故也可以,特别是大臣之间的。越详细越好!

  李德裕(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 唐宣宗大中三年十二月初十(850年1月26日)),字文饶,赵州赞皇县(今属河北)人,赵郡李氏,唐朝宰相、诗人,爵卫国公,因此又号李卫公。唐宪宗元和宰相李吉甫之子。中晚唐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导人。
  唐武宗即位,开成五年(840年)再次入相,受到武宗的信任,言听计从。短短数年,外攘回纥[2],内平泽潞[3],威震中外;更严肃整顿吏治,裁汰冗官,制驭宦官,使朝政为之一新。会昌五年(845年),协助唐武宗灭佛运动,一次拆毁伽蓝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会昌元年(841年)兼左仆射,及讨泽潞功成,拜太尉、封卫国公。
  武宗死后,会昌六年(846年),德裕被刚即位的唐宣宗罢相。初出为荆南节度使,俄徙东都留守,寻贬潮州司马。大中二年(848年)再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流放到海南岛。在位时奖掖寒门后进,及南谪,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4]。在海南积极为当地百姓传授儒学,颇受百姓爱戴。四年后(唐宣宗大中三年十二月初十,即850年1月26日)死于海南海口,享年六十三岁。殁后十年,唐懿宗时,“诏追复太子少保、卫国公,赠尚书左仆射”[5]。
  李德裕“性孤峭,明辩有风采,善为文章。……不喜饮酒,后房无声色娱”,自奉俭约[5]。“承武宗恩顾,委以枢衡。决策论兵,举无遗悔,以身扞难,功流社稷”[1]。办事专断,受到一些朝臣的怨恨。排斥牛僧孺、李宗闵等人,但亦曾进言力救牛党人物杨嗣复、李珏[6]。反之,牛党中构陷李德裕欲置之死地者,多小人而鲜君子,如“白敏中、令狐绹,在会昌中德裕不以朋党疑之,置之台阁,顾待甚优。及德裕失势,抵掌戟手,同谋斥逐,而崔铉亦以会昌末罢相怨德裕”。

  仇士良(781年-843年),字匡美。循州兴宁(今广东兴宁北)人。唐文宗时宦官。
  唐武宗时,李德裕为宰相,士良有拥立之功,表面上示以尊宠,实抑其权。会昌三年(843年)五月,迫士良以内侍监致仕。离朝时,士良叮嘱送行的宦官说,须诱使皇帝纵乐,使其无暇读书和接见朝臣,以巩固宦官擅政的局面[。六月,士良卒。次年因被检举家藏武器,下诏削官爵,籍没其家。

  杨嗣复(783年-848年),字继之,又字庆门,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县)人。
  杨于陵次子,与杨虞卿为族兄弟。八岁能文,主考官权德舆录为进士,二十岁登博学宏词科,受到宰相武元衡赏识,“皆权德舆门生,情义相得,进退取舍,多与之同”。累迁中书舍人。由户部侍郎擢尚书右丞,封爵弘农伯。李德裕辅政,被黜为湖南观察使。会昌元年(841年)三月被贬潮州。唐宣宗大中初,召为吏部尚书。卒谥孝穆。

  唐宣宗在位时,有一越女具姿色。唐宣宗初见之,宠爱异常。不久,唐宣宗以毒酒鸩杀之。
  唐末的黄巢之乱和藩镇战争使宣宗朝的实录散失,使后人难以追查当年发生过的事。
  传说宣宗继位之前曾在淅川香严寺当过和尚,所以对佛教极力推崇,据说曾在大中七年(853年)大拜释迦牟尼的舍利,关于这些资料见诸韦昭度《读皇室运寻》、令狐绹《侦陵遗事》、赞宁《宋高僧传》及僧圆悟禅师《碧岩集》。
  唐末西川变民韩秀升在被高仁厚征服后,就曾坦言唐宣宗在位时天下尚有公道,唐宣宗故去之后就是胜者才有公道;高仁厚闻言后为之侧目。可惜唐朝当时已是病入膏肓之躯,再没有人能有力回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7
牛僧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