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感人事例

如题所述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了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头——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儿啊。他穿着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儿乱蹬着,哇哇地哭。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这时候,火更大了,屋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烧着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我就使劲往外拉,见她又不动了。凑近一看,见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熔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06
在云山、在黄草岭、在松骨峰,在朝鲜的每座山岭都发生过震撼世界的战斗,都记载着志愿军将士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为著名的一仗。“联合国军”在上甘岭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投掷炸弹190万发。展厅里一截取自上甘岭的布满弹片的树干和一堆掺杂着弹片的碎石向人们讲述着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当年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15军参谋长张蕴钰回忆说:“在战场上,已经没法用数字来显示部队的战斗力。一个人坚守阵地,硬是能把成排成连的敌人打下去;一个人在一次战斗中就可以消灭100多个敌人,这在上甘岭战役中算不得奇迹。”

排长孙占元,在战斗中两腿被炸伤,仍顽强指挥战斗,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射击,毙伤美军80余人,当子弹打完,敌人再次涌上来时,他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在反击中,通信员黄继光所在连冲到半山腰,突遭敌火力点阻拦,危急时刻,黄继光奋勇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

其实,何止在上甘岭,又何止是黄继光、孙占元,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样的激烈的战斗随时都在发生,这样英雄的壮举几乎在每一次战斗中都会涌现。

王海,这位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击落击伤9架敌机的“一级战斗英雄”,站在挂有他和他的战友的巨幅照片的展板前向人们介绍说:“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空军共击落击伤敌机330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绩,连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的范登堡都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空军强国。’”

当有人问:刚刚建立不久的志愿军空军,能打败号称世界头号空中强国的美国,主要靠什么?王海不加思索地回答:“靠人的精神!”
第2个回答  2008-04-20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了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头——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第3个回答  2008-04-05
说起杨育才,可能会有人摇头说“不知道”;但一说起电影《奇袭白虎团》,摇头的人就很少了——剧中走进千家万户的主人公严伟才,生活中的原型就是杨育才。
如果说出生于陕西,成名于50年前,现已去世的杨老英雄离我们有点远的话,那么一提起杨老工作、生活在淄博的小女儿,我们立刻就会有了另一种感觉——英雄就在身边,历史就在眼前。
2003年7月1日,我们采访了杨育才的小女儿,济南军区驻淄某部惟一的女中队长、杨辉上尉。
当天,我们又赶到一箭之遥的济南,访问了杨育才夫人——深居简出的李天姿老人。

“不知道作报告的是爸爸”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当我们道明来意时,杨辉说。
“父亲的事,我知道得很少。”杨辉有点不大好意思。其实这怨不得杨辉,杨育才很少提起自己的当年勇,包括对自己的妻子儿女。据李天姿讲,她也是偶尔读了一本《抗美援朝英雄传》,才知道丈夫的事迹的。
1983年,杨辉转学到济南七中上初一。有一次,她和全校的同学一起在礼堂学唱革命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完歌后,老师顿了顿嗓子说:“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曾经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英雄为我们讲故事,大家说好不好?”对战斗英雄满怀崇敬的同学,听了老师的话,激动地几乎要从凳子上跳起来。
随着一阵掌声,讲台上走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自己的父亲吗?”杨辉说,“我当时一下懵了,是的,是自己的父亲,步伐稳健、精神抖擞的父亲。”“父亲的报告,把同学们带进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也让我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就是那个在抗美援朝中,带领只有12人的侦察小分队,深入敌后端掉‘白虎团’团部的战斗英雄。”杨辉说,“同学们知道了都很羡慕我,说我是‘杨门忠烈之后’。第二天,老师还送我一个漂亮的铅笔盒。”
后来杨辉给母亲说了这件事。没想到母亲听了后赶紧捂住她的嘴:“可别让你父亲知道了,要不他又会批评你了!”还让老大不情愿的杨辉,把铅笔盒还给老师。

“老杨的事,我知道得很少”

杨辉说:“我慢慢懂事后,大姐杨军才告诉我,家里人除了母亲,谁也不知道父亲以前的事儿。”其实李天姿女士知道得也很少。因为杨育才根本就不喜欢说这些事儿。
“老杨的事,我很少问。”在济南军区第三干休所一个清凉幽静的小院里,今年70岁的李天姿略带伤感地对我们说:“结婚后,老杨就跟我说好,‘你不管我的事,我也不管你的事’,双方个人的工作互不干涉。”李女士的话,很快就在我们的采访中验证了。
在杨育才大量的个人照片中,有一张胜利后的合影,是他和战友们同金日成合拍的。
李天姿看到夹在影集中的这张照片,嗓门一下子高了起来:“我咋没见过这张照片?……这照片我还真没见过!”
在李天姿二女儿的帮助下,我们惊喜地看到了杨育才一些照片和遗物:抗美援朝胜利后,身挂军功章的一张原版照片,朝鲜战场上吃饭的铜碗,喝水的茶缸。
这些尚未被媒体披露过的旧物,有的已发黄,斑驳起皱,有的已生锈,泛着蓝光,向世人诠释了50年前,英雄和祖国那段尚未尘封的历史。

奇袭“白虎团”

1953年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金城前线开始了大规模的夏季大反攻。
金城,驻有李承晚军队称为“精锐师团”的首都师,而这个师的第一团,又是敌人精锐部队中的精锐,全部美式装备,号称“白虎团”,部署在最前沿的险要地段上。志愿军指挥部决定,在战役开始发起进攻的同时,派一支侦察小分队深入敌后,用化装奇袭的手段,歼灭据守在金城这个突出地带里的硬钉子“百虎团”团部,从而有效地配合整个部队向南推进。经过上级反复研究挑选,带领侦察班执行“虎口拔牙”的这副重担,最终落在了有勇有谋、被誉为“大力士”、“飞毛腿”和“小诸葛”的杨育才肩上。
1953年7月13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12名侦察员化装成敌军,在装扮成美军顾问的杨育才带领下,沿着事先选定的穿插路线,时而匍匐,时而跃进,如利剑一般直插敌人心脏。
摆在杨育才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获取敌人当晚的口令,以便随时应付敌人的盘查。当公路上又升起一颗照明弹时,杨育才一边思索着,一边习惯地回过头来看看队伍中是否有人掉队。但这一次检查,他却发现队伍后面多了一个人。起初,他还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等反反复复数了4遍后,他发现的确多了一个人。他让一名侦察员缴了这个人的枪,经盘问才知道这是敌军的一名逃兵。当逃兵发现自己跟着的不是自己人,而是志愿军的侦察员时,吓得浑身不住地颤抖起来。
“今晚口令是什么?快说!”一名侦察员装出很凶的样子,用朝鲜语向俘虏问道。
“口令是……古轮姆欧巴……”那俘虏结结巴巴地回答。
“你说假话,就送你见阎王。”
“真的!真的!真的就是古轮姆欧巴……”那俘虏一下子瘫在地上。
自以为兵力布防天衣无缝的“白虎团”团长,此时正在会议室里手拿着一根教鞭,指着墙上的地图给他们的部下们部署作战方案。在杨育才的周密部署和指挥下,侦察员们分成四个战斗小组,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向着毫无准备的敌人猛烈开火。在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中,不可一世的“白虎团”团部被彻底摧毁,象征着邪恶的“白虎团”团旗被扯下,“白虎团”团长在逃跑途中也被侦察员乱枪打死。这场战斗最终取得了歼敌97名,俘敌19名,缴获大小汽车31辆和一大批武器装备的辉煌战绩。

这次战斗,有力地配合了大部队作战,为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14天后,即1953年7月2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李承晚政府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奇袭“白虎团”成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极为精彩的一仗。
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我们没有从李天姿和她的女儿那里得到只语片言。
最爱君子兰

兰花满园,葡萄绕屋,榴枝交错。走进杨育才家,首先感到的是一身清凉。一株手腕粗细的兰花,“长了20多年了,是从蚌埠带回来的,”李天姿说,“老杨生前最爱君子兰。”
“家里的孩子没有一人沾他的光,”李天姿有点惋惜,但更多的是自豪,“老杨经常教育孩子,自己的前途自己奔,将来奔得好说明有能力,奔得不好也怨不着别人,只能说明自己不行!”李天姿因此很满意孩子的表现,对我们说:“别人都说俺家的孩子省心。”
1993年3月,小女儿杨辉由于表现突出被推荐报考军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李天姿想让女儿留在身边,就劝老杨找有关部门通融通融,把女儿分配到驻济南的部队。当时她们姊妹五个,在工作上父亲都没有帮上什么忙,退伍后分配在济南市的老二和老三,单位效益都不好,但杨育才最后还是决定让李天姿给女儿打电话做工作,说服杨辉服从组织分配。
后来,李天姿告诉杨辉:“你父亲有一次在房间里把电话都拨通了,可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杨育才当时是济南军区资格最老的副师职干部,很多事情其实一句话就行。杨辉的哥哥姐姐们有一次从侧面提起过这个,但是谁也不敢多说。“当时老杨说‘不是不想给你们说情,而是我每次想到在战场上倒下的战友,心中就不是滋味。向组织伸手,心中有愧啊!’”李天姿看着忙忙活活的小女儿,笑着对我们说:“她们姐妹几个都这样,已经习惯(她爸爸的作风)了。”
正是因为这样,杨育才的提升,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过来的。“他从一名小战士,逐步升职到排长、副连长……最后才成了副师长,没有走过一次后门,所以对孩子也是严加管教。”“其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老杨不会办事……”说罢,李天姿爽朗地笑了起来。
后记:自1999年5月26日到现在,英雄杨育才已告别人世4年有余。听李天姿老人讲,等等天凉快点了,她要整理整理杨育才留下的东西,在自己家里给老杨办个展览,也算是个祭奠。我们真诚地希望杨老太太早日圆了这个梦。
征得李天姿的同意,采访结束后,我们和杨育才的二女儿、三女儿和小女儿一起,来到济南英雄山下的烈士陵园,向杨育才烈士敬礼献花。此时是下午,松郁郁,山巍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