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学历高的人都不如低学历没文化的人有素质?

感觉素质和学历是完全不想干的。

首先,这是学校应试教育的滥觞和素质教育的缺失造成的。一个人 如果把一,二十时年的象牙塔学习时间 都用在考试,涮题,升学上。那么,其他方面的受教育时间就会减少,所以,好多高学历的人 面对人情事故的社会考题,会显得手足无措。以至于好多老年人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一肚子墨水白喝了?”
其次,我们现在家庭教育时间的减少,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国家不像西方和日本,家里添丁后,有一人在家里主要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教育。你看我们现在家里大人都要早出晚归,小孩子一天几乎见不到大人。所以,好多社会的礼仪,社交技巧都无从学起。等到大学毕业再学,就晚了。所以会造成好像没有素质的样子。请记住 :这不怪他们!
最后,宗教生活的缺失也许是重要的一个因子。你看我们古代唐朝宋朝和其他国家,小孩子一点点就去寺庙教堂,这对培养小孩的素质,灵气太重要了。在那种环境下成长的人,做起事来,举头三尺有神明,心中带着敬畏生活,素质肯定是可圈可点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9

    幸存者偏差

    以“读书无用论”为例——

    很多人在说,谁谁谁当初没好好上学如今照样挣大钱,而好多用功读书的人,毕业后反而不如那些没好好学习的人混得好。并且因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所以很多人得出“上学没有用处”“读书无用”的结论。

    这些其实只是个例,因为基数太大,所以看起来有很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官方口径,可以算出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8.7%左右。可以看出学历低的人数远高于学历高的人数,所以即便低学历者成功率远低于高学历者,也照样会导致低学历者出现大批成功人士。

    对于高学历者,普通人既会关注成功的人,也会关注那些没成功的人,并且高学历却落魄的人尤其受关注,容易被当做新闻报道;而对于低学历者,普通人往往只关注成功者,忽视了广大学历低又没成功的人。正是因为忽视了这些“沉默的数据”,才产生「读书无用」这种错误结论

2.这是一个相关性和因果性的问题。理论不说了,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鸡叫天就亮了 --- 这是相关性
但天亮不是因为鸡叫 --- 没有因果性

第2个回答  2019-02-18
素质和学历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先了解这两件事的定义。下面是我搜的资料,供你参考。但是字数有限。感兴趣自己搜一下。

个人素质修养,简称素质修养。而素质修养则分别有其内涵。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 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都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个体生理的、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因此,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人的素质包括重量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活动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而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所以,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修养”一词原意包括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马克思主义赋予“修养”新的含义,就是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这种教育和改造离不开群众的社会实践,离不开在实践中个人的主观努力。“修养”这个词,从广义看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从狭义看,“修养”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是以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为基本内容的。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学历职称

国民教育系列承认的学历在高等教育方面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从学历系列上讲主要包括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班(已停办)、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六个方面,此外,还有1970年至1976年普通高校举办的大学普通班。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含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成人高等学校、民办学历学校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国家予以承认。另外,通过自学考试、由国务院自学考试委员会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经中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在党校、成人高校、军事院校设立的全日制普通班中就读的学生所取得的毕业证书,学历文凭考试学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17
个人觉得是当今的教育制度决定,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与能力和素质匹配,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匹配,学历高但是素质低下,学历不高但是有能力有素质的也大有人在。大学的普遍性,学历自然摆在前面,理论上学历高,自然学到的能力与素质就高。
第4个回答  2019-02-18
人的素质水平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个人学历和知识水平对于素质当然有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个人素质还取决于自身性格,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等等。
因此学历高低与个人素质当然关系,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不是说学历越高,个人素质就越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