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教育的创始人是谁

如题所述

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经历了四个过程:
1.主张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思想,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古已有之的。如中国的孔子,早期伊斯兰教,都有提出。
2.18-19世纪末,终身教育思想扩展到成人社会,代表人物是莫尔和欧文。
3.进入20世纪后,成人教育得到更广泛的重视,1919年在英国召开了成人教育会议,提出教育是人的终身过程,直到80岁还是可以接受教育。这个时期我国的代表人物是陶行知。
4.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由1965年开始,由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所提出。1965年在巴黎召开推进成人教育得国际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长保罗•朗格朗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终身教育宣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出版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确认了朗格朗德终身教育思想理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0
孔子吧
第2个回答  2012-12-19
谁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由孔子教育学中的人性假设所想到的
带着干老师设置的课后思考题匆匆打开《论语》原文的检索,按照传统的搜索关键字的方法在整部论语中只能找到一章与论题有关的内容:
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人与人的先天素质本来是相近的,因为(人们受环境影响,养成的)习惯不同,便相距遥远了。在这里,“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很大差别。
当我认真捧读论语去细加审思,却不难发现《论语》中的有关章句,虽并未明言人性如何的话,实际上恰恰蕴含着孔子的人性预设及其对人性的独特体认。比如,当宰我欲改三年之丧而孔子批评他“不仁”时,这正如我们平常指责某某人“没人性”一样,其中正暗含着一个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再如,孔子论“直躬”,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这个“直”实际上就是父子天性的自然流露。天性由中而出,不加伪饰,是为直。孔子很珍视直性,反对不直,认为“人之生也直,枉之生也幸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