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体验的基本特征包括什么,什么和什么

艺术审美体验的基本特征包括什么,什么和什么

(一)直观具象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造型艺术运用物质媒介创造出的具体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这种直接具体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把具体可视或可触的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直观的美感。造型艺术也可以把现实生活中某些难以显现的无形事物,转化为可以直观的具体视觉形象。
(二)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造型艺术是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它却可以捕捉、选择、提炼、固定事物发展过程中最具表现力和富于意蕴的瞬间, "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比如摄影艺术,摄影画面瞬间的表达,往往抓住即将抵达高潮之前的瞬间,给人的想象留下无穷延伸空间。
(三)空间表现的差异性,是指造型艺术各门类内部在空间表现上具有彼此不同特性。如中西绘画运用不同的透视方法在二维平面上营造虚幻的三维立体空间,在西方油画中是用"焦点透视",中国画则运用"散点透视"。
(四)凝聚的形式美,是指造型艺术具有在艺术形象中凝结和聚合形式美的特性。形式美法则对于造型艺术各门类都具普遍性,因而运用形式美法则对物质媒介进行加工,便可以整合出凝聚着形式美的艺术符号。形式美多种多样的法则(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比例、主从、尺度、明暗、虚实、多样统一等)在各门类艺术的具体运用中,又凝聚成美的千姿百态。比如比例的匀称、变化的节奏韵律、明暗对比、多样统一、虚实相生等,都是形式美法则在各种门类艺术中的集中呈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01
艺术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在其中的创造性动力因素。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由多种精神活动和技术活动构成的复杂过程,又有多层次的心理活动交错地介入其中。
艺术创造审美体验,作为美感心理的建构和展开,它始终是发生在个体生命中的过程,令人震撼而又难以言说。不过,通过艺术活动,审美体验可以被具体化和符号化。在艺术创造活动、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关联着审美体验。
第2个回答  2016-01-07
物质的生命存在,同时也是精神的生命存在。人既过着物质的生活,也需要以精神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生命需要、心灵追求。艺术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人类的心灵世界、精神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艺术的审美创造还是审美接受,都是使人的情感得以寄托、精神需要得以落实、生命价值得以呈现的重要途径。而人类也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执着地追求着艺术,并在艺术活动中实现着审美价值的独特创造与享受。
艺术的审美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性价值,通过物态化的形式体现了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其中不仅包括艺术家创造性活动的价值,而且包括艺术对人的审美塑造价值。概括地说,艺术审美价值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情感创造和超越现实两方面。
  (一)艺术具有情感创造性
  艺术存在的具体方式是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的,是艺术家审美经验与思想情感的产物;艺术的审美接受也必须通过接受主体渗透着情感的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中外艺术史都表明,艺术不仅源自生活,更重要的,它同艺术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审美体验、思想情感有着直接联系。可以说,任何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无不包含着一定的情感意向和审美追求。所以,每当我们提起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马上就会想到作者的名字。如《红楼梦》离不开曹雪芹“字字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人生阅历和独特感悟。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那简短的主题节奏——三个短音后面一个长音,既来自音乐家生活中回忆的内涵,又意味着“命运之神”在敲门,是音乐家将自身情感物化在音乐形象中的结果。也因此,尽管艺术创造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活氛围,但主体不同的个人情感经历、价值取向和人格特点,却又决定了艺术表达的不同方式与趣味,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特殊审美风貌。面对一片自然风景,柯罗(Corot)笔下流露出抒情的轻柔与宁静,米勒(Millet)的风景画呈现了劳动的凝重与艰辛,凡高(V.van Gogh)作品则充满了生命活力的赞歌。一句话,古今中外千姿百态的艺术作品,无不凝聚着艺术主体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与审美情感,是人类情感创造的结果。
  (二)艺术具有超越性
  这种超越性一方面体现为艺术对现实的超越,即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审美方式把握和感悟人生,使人的自由生命本性在超越现实的层面上获得充分肯定。人的本性是要求自由的,但在特定现实中,人的生命自由又总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只有在艺术世界中,人才能体验到现实世界里无法体验到的生命自由。在艺术中,人没有直接的物质功利要求,却洋溢着精神的享受——自由的愉悦,人的情感得到释放和满足。可以说,现实生活中越是缺少或难以实现的,人们就越是想在艺术世界里寻得,希冀艺术来予以实现:敦煌壁画描绘了非现实的极乐世界景象,希腊神话述说着英雄的业绩与神明的故事;日常生活里缺少见义勇为的行动,影视剧中却有大智大勇、舍身入死的英雄……艺术使人作为自由生命所具有的内在本性得到肯定。艺术的世界成为寄托人的生命理想的世界、超越人的现实存在的世界。正因为艺术有着这样的特质,所以人在艺术活动中能够充分细腻地体验自身的情感和想象,达到心理和谐的自由境界。
 艺术审美的超越性,还体现在对未来的指向上,即艺术启示了人生发展的积极方向。艺术作品中既有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有对今天生活的揭示,还有对未来的预测。艺术用形象表达着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让人从中体悟到自身生活的价值,从而以其不断的觉悟而开拓着新的生命境界。如果说,艺术世界是自由和谐美好的,那么,当人从艺术返回现实,就会更加深刻地发现现实的缺陷与有限性,就会不满足于现实而要求创造一个更加合乎人的自由生命本性的现实(包括人自身审美心理的塑造)——非现实的或超越现实的艺术审美,转变为人的改变现实的动机和积极行动。于是,我们听到康定斯基(W.Kandinsky)这样说:
   艺术仅仅是时代的产儿,无法孕育未来。这是一种被阉割了的艺术。它是短命的,那个养育它的环境一旦改变,它也就立刻在精神上死亡。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种能够继续发展的艺术,它同样也发源于当代人的感情。然而,它不仅与时代交相辉映,共鸣回响,而且还具有催人醒悟、预示未来的力量。其影响是深远和广泛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