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大城市存在着入园难的问题你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建议?

如题所述

原因为底子薄、欠账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建议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办园等内容。

提及学前教育,人们的脑海中似乎总有些“刻板印象”:底子薄、欠账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入园难”“入园贵”。如何补齐学前教育的短板、为更多家庭排除烦恼,是很多人的现实关切。

既要强化治标,健全监管机制、推进分类管理,也要注重治本,拓展公办资源、提升幼教师资社会和经济地位、探索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一边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办园,一边必须坚决遏制过度逐利行为,促进学前教育回归育人本位。在推进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统筹兼顾,才能在促发展的同时有效避免新问题与新矛盾。

扩展资料:

“入园难”的相关情况:

1、重点调整资源结构和布局结构,努力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进一步优化幼儿园布局,让孩子们就近入园、方便入园。

2、重点研究探索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完善用人机制,提高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对症下药,破解“入园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1、幼儿园增速比不上幼儿增速。

现实问题是幼儿园年年在修、数量年年在增,但相比城区等待入园的适龄儿童的增速,这个速度还远远不够。

2、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力度不够。

大部分农村孩子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在漂亮美丽的幼儿园学习生活时,不少农村幼儿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落户”城市,在城里上了幼儿园。

这一方面造成了城区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和园位短缺,一方面又造成了乡村幼儿园尽管硬件设施条件很完善但生源不足的现状,于无形中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又出现了资源闲置和浪费的新问题。

3、场地问题。

建办幼儿园需要场地,要场地就必须先购买或者租赁土地,而不论是租赁还是购买,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要走。从投资角度来讲,买地和租地的费用都不低,这就导致了不少有意向进入学前教育的社会资本望而生畏,继而选择驻足观望。

建议:教育部门应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鼓励和引导更多民办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提供普惠性服务,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扩展资料:

具体解决措施

1、制定相关办法,促进城镇住宅小区幼儿园配建工作更好得以落实,督促目前在建的小区配建幼儿园按时完工,及早招生运营;

2、利用城市闲置公共资源,补建一批幼儿园;

3、针对公办幼儿园资源短缺问题、加紧规划论证,计划新建、配建部分公办幼儿园;

4、通过引进外地优质民办幼儿园建办分园,落实好国家、省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系列奖补政策,帮扶民办幼儿园规范发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16
主要是好的幼儿园太少,而大城市需要入园的儿童又特别多。因此大城市存在着入园难的问题。解决这一办法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多见一些让百姓放心又比较好的幼儿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16
社会进步太大,贫穷差距太大,没有解决办法,要想解决只有所有人从起点开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