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说“我命在我不在天。”但又说“顺应天数,道法自然。”怎么解释?

道家修行,追求的终极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长生不老,超出三界,与天地同庚;但是又一直强调要顺应天数,不能违背天意,追求道法自然。这两者逆天与顺天,立场截然相反,如何解释?

不矛盾的。如同正数和负数,看似矛盾,只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又如阴与阳,看似相反,却是太极的两个组成部分。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道法自然,是说事物的客观规律。
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在于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并依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此说,我命在我不在天,就是让我们主动去顺应天数,顺应自然规律。
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这就是自然规律,是大自然的规律。如同种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种草,也只能得草。
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个规律,行善积德,必然会有善报,如果去做恶,必然会有恶报。这个行善或做恶,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啊。祸福无门,都是自己招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07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重要教义之一。意思是个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都是由自然之气所化成,故若修道守气,返本归根,就可以与道同在,寿比天长,强调个人的生命,能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抱朴子内篇·黄白》:“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意即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
道教的根本目的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所以道教是一个看重生命的宗教,同时也就是重视养生,重视医术。成仙的理想是道教的教义核心之一,而养生则是成仙的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那些把寿命长短完全看做由上天决定的想法不同,道教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它是道教对生命历程的认识和把握,为了使这个目的得以实现,道教倡导贵生、修生和养生。只要注意好养生之道,注意好起居饮食,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道教养生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无论生命的机能和物质,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生命存在的奥秘等等,都成为道教养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养生已经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养生之法近几年也广为推广。道教历来是十分重视养生之学。在先秦的《庄子》中就有《养生主》一章。道家讲究“道法自然”的理念,从《黄帝阴符经·神仙抱——演道章》开篇既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既要“观天道”,然后就要遵照自然规律办事。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少私寡欲”,“恬淡自乐”是道家养生思想对人们在生活上的首要要求。道家养生提倡性命双修,尤其重视人们的思想灵魂,推进整个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
道教养生最突出的是“重人贵生”的人生观念,也是道教养生的出发点。这是其养生学得以存在发展的基本前提。早期道教从先秦起,中国文化就显现出非神性而重人性的思想特征。这种鲜明的思想倾向造成了先秦文化思想的总体理性环境。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思想环境中,孕育了道家养生学。
在道教养生家看来,要想做到长生不死,肉体成仙,首先应当从爱护,保养自己的躯体和生命着手。为此,道教中人从理论上做了充分的阐述,提出了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在“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指导下,道士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努力利用人类智慧,制造丹药以求长生不死,在制造丹药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形式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然界的一切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变化乃是万物存在的普遍现象。在对客体的观察和认识过程中,道门中人也认识了自己,坚定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精神,以激励自身的养生活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15
命运是自己造成的,自己行善命就好,自己行恶命就坏,这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而“顺应天数,道法自然”是指顺应自然的法则来走,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第3个回答  2018-10-07
个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都是由自然之气所化成,故若修道守气,返本归根,就可以与道同在,寿比天长,强调个人的生命,能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抱朴子内篇·黄白》:“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意即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
道教的根本目的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所以道教是一个看重生命的宗教,同时也就是重视养生,重视医术。成仙的理想是道教的教义核心之一,而养生则是成仙的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那些把寿命长短完全看做由上天决定的想法不同,道教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它是道教对生命历程的认识和把握,为了使这个目的得以实现,道教倡导贵生、修生和养生。只要注意好养生之道,注意好起居饮食,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道教养生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无论生命的机能和物质,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生命存在的奥秘等等,都成为道教养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养生已经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养生之法近几年也广为推广。道教历来是十分重视养生之学。在先秦的《庄子》中就有《养生主》一章。道家讲究“道法自然”的理念,从《黄帝阴符经·神仙抱——演道章》开篇既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既要“观天道”,然后就要遵照自然规律办事。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少私寡欲”,“恬淡自乐”是道家养生思想对人们在生活上的首要要求。道家养生提倡性命双修,尤其重视人们的思想灵魂,推进整个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
道教养生最突出的是“重人贵生”的人生观念,也是道教养生的出发点。这是其养生学得以存在发展的基本前提。早期道教从先秦起,中国文化就显现出非神性而重人性的思想特征。这种鲜明的思想倾向造成了先秦文化思想的总体理性环境。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思想环境中,孕育了道家养生学。
在道教养生家看来,要想做到长生不死,肉体成仙,首先应当从爱护,保养自己的躯体和生命着手。为此,道教中人从理论上做了充分的阐述,提出了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在“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指导下,道士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努力利用人类智慧,制造丹药以求长生不死,在制造丹药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形式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然界的一切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变化乃是万物存在的普遍现象。在对客体的观察和认识过程中,道门中人也认识了自己,坚定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精神,以激励自身的养生活动。
第4个回答  2018-10-16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说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超脱生死,为了与天地同庚。但是修行的过程中要顺应天命,不能做违背宇宙人生规律的事情,所以要“顺应天数,道法自然”。好比我们开车,我们的路线和目的地是我们由自己掌握和决定的,但是开车途中要遵守交通规则,要顺应我们能走的路线,如果开车去海里就是不顺应天数,自寻死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