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发展和特点! 急啊~

元曲的发展和特点,谢谢撒~
元曲的发展.特点和顶峰.谢谢撒~

元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

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

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

最高,比如关汉鲫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

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

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

“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

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

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

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

张养浩、徐再思等。

总之,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

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

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元曲的六大特点: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

市民和农人的艺术;

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

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

矛盾与民族矛盾;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

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

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追求

团圆结局;

6、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

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元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鲫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总之,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元曲的六大特点: 

    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

    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

    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

    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追求团圆结局;

    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第2个回答  2008-05-18
小谈元曲的起源与发展

诗、词、曲,原本同宗,而且一开始都是能够伴随音乐歌唱的,后来文字才慢慢独立。词又被称为诗余,曲也是从词发展而来。

元曲在宋末元初之际首先出现在我国北方,随后传至全国。
元曲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元、金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语言、音乐的融合。使得原来的宋词不能很好的适合新的音律和语言。

尤其是在宋末元初之际的一些曲,往往词的特点很明显,比如元好问这首《骤雨打新荷》。

[双调]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琼珠乱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这首曲可以说完全是首词,曲牌本来叫《小圣乐》,但因这首太出名,人们就用其中的名句‘骤雨过,琼珠乱洒,打遍新荷’,另起了个《骤雨打新荷》的名字。原来的名字倒被淡忘了。

元曲包括散曲和元杂剧。

先说散曲,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
小令,正如上面所说,从词发展而来。
词中也有很多写几首作为一组,表达一个内容的情况,曲中也有。
曲中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我不知术语叫什么,就是把两三个曲牌连在一起写。比如《雁儿落兼得胜令》(先是《雁儿落》然后是《得胜令》)、《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先是《骂玉郎》然后是《感皇恩》最后是《采茶歌》)等。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字数,利于表达稍微多一些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套数的前身。
套数的出现,给元曲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开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一件事情,比如《高祖还乡》这样的故事。可看作元杂剧前身。

再说元杂剧。套数虽然能够描述一些故事,但还是不够。难以详细描写一个情节曲折、人物众多的故事,比如像《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这样的故事。这就需要并出现了篇幅更大的元杂剧。
元杂剧随后又演化成了后来的戏剧。与戏曲同时的还有明清的小说,这些小说的题材,包括《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在元杂剧中都已初步成型。

再提一点的,就是从元杂剧的出现,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诗-词-曲’这样的发展主线。甚至从套数开始,就有这样的倾向。
‘诗言志’,诗中是带有强烈本我色彩的,抒发和表达的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词和曲(小令)也一样,虽然诗词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客观的描写,比如‘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许。’在描写船上采莲的女子,但本我还是存在的。我们能感觉到,本我就站在岸边或者不远的船上,在那里看着这一幕。这里的本我没有站在画面正中间,但依然在画中。
到了元杂剧甚至某些套数中,就不一样了,作品中的本我已然很淡,淡到消失不见了。这就和后来的戏剧、小说趋于一致,作品中看不到本我。作者的本我消失了,只剩下作者的自我,默默藏在作品背后。

参考资料:http://www.xici.net/b506302/d36218105.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