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不杀生 戒荤

佛教不杀生 戒荤 最近看本书里面举例六道轮回人死后可能投胎动物 啥动物吃动物肉可能就相当于杀了自己以前亲人 又万物皆有佛性 不论动物植物 “我死后愿化身石桥”又有没可能人又可能投胎植物 是否损害植物也算杀生 吃素为何没有忌讳?
如果有吃素的心态 是否佛门也可吃荤?

戒荤吃素戒律探源
阅读:12882011-11-08 23:18
标签:中国汉传佛教戒律释迦牟尼佛南传佛教杂谈
参考文献:中国佛教徒吃素戒律探源
探究汉传佛教中的荤戒 江西师范大学 汪彩燕
僧人吃素:缘于皇帝的的行政干涉?
“荤戒”是汉传佛教戒律中的重要内容,现在一般人都理解为是对肉食的禁忌,但“荤”字的本义并非指肉类,而是指葱蒜一类的蔬菜。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荤,臭菜也。”,段玉裁注“谓有气之菜……荤,辛物,葱韮之属。“,可知“荤”的本义是指像葱蒜这样一类带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并非指肉类。从字形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荤”字从“艹”部,应与植物有关。
戒荤吃素与佛教信仰确实一点关系也没有。那种认为佛教主张吃素戒荤实际上是对佛教的错误理解。
首先,当年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时,并没有订立必须绝对吃素的戒律。
作出的规定的是佛门弟子只能吃“三净肉”。而佛门弟子不能吃自己屠宰的肉,原因也是出自佛教关于“不杀生”的戒律。也就是这块肉只要不是佛教弟子自已杀的,没有违背“不杀生”的戒律,就可以吃。早期佛教信徒的生存方式决定了对食物没有先择的余地。因为释迦牟尼佛认为,佛教徒绝对不能从事生产而产生利益之争,不利于清净修行。维持自己的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向社会乞讨。既然是乞讨,就无从选择食物的类型,人家给什么就得吃什么。因此没有必须吃素的戒律。
西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梁武帝时期可以说到达了一个顶峰,寺院和僧侣人数前所示及。据道世《法苑珠林》载梁朝时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人。建康(南朝梁国国都)附近就有佛寺四五百所。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中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对当时佛教盛行的追忆。当时寺院建造不光是穷极壮丽,教徒奢侈腐败,而且还出现了成千上万养女的僧团,他们不仅不纳赋税不服徭役,还武装犯法。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和政治压力。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批判、提出改良方案,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郭祖深的“僧尼皆令蔬食”的提议。随后梁武帝推行包括断酒肉在内的一系列控制佛教规模的政策,并颁布专门的《断酒肉文》,后来又大力推广载有酒肉戒的《梵网经》菩萨戒,开始了汉传佛教的素食推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传佛教的肉戒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发展到一定时其才出现的。
第二,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佛教徒还是照样喝酒吃肉的。
佛教自我国汉朝开始以中国本士宗教的一个支派的形式进入中国传播的。当时的记录中,没有发现戒荤吃素的戒律。而有些文献证明,出家人是可以吃肉的。从敦煌出士文献中的寺庙食谱中近来发现有不少以肉为材料的菜肴,当时的寺庙还有自己的酿酒作坊。也就是说,直至我们唐朝时期,出家人还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喝酒吃肉的。
第三,除汉传佛教以外,其他两个佛教派别也不实行戒荤吃素。
佛教自印度向外传播主要是三个方向,形成了三个大的派别,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其中藏传佛教流行于西藏一带,汉传佛教流行于中国除西藏以外的地区,并传至朝鲜、越南和日本,南传佛教流行于东南亚各国。
藏传佛教没有这条戒律,原因是在那种高寒地区,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脂肪补充,是很难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下去的,这是藏族群众以肉类为主要食物的根本原因。否则连一杯酥油奶也不能喝了。
南传佛教没有,道理也很简单,东南来各国的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出家人实行的是早其佛教所传下来的以乞讨维持生存的方式。对乞讨而来的食物,就不能过于苛刻的要求。
因此可以说戒劳吃素和佛教教义以及宗教信仰没有直接的关系。汉传佛教中有这种戒律,其中的原因应该到时传播的环境中去寻找。
汉传佛教后来主张吃素而不吃肉,不是由于信仰的原因而是由于经济的原因。这是因为佛祖反对僧侣从事生产活动,造成的结果有两种:一、全社会为此全力维持,最终导致整个社会负担过重,经济难以发展,生产力枯竭,社会发展停滞或倒退。二、佛教被社会排斥而消亡。印度就是一个例子,佛教被印度教所取代而消亡。还有一个相近的例子就是藏传佛教。由于在从事生产活动的这个问题上,比较坚决地贯彻了佛祖的规定,僧侣的生活完全由社会负担,造成社会经济不堪重负。这个可以从社会历史资料中查对出来,这个地区的人口自唐朝以来是逐渐递减的。上个世纪初时统计的人口数,仅为唐朝时人口数字的零头,同时这个社会形态一直维持着家奴制,一直停滞不前。
大量的出家人不从事生产而由社会供养,任何一个社会经济都难以承担。唐朝中后期朝廷的几次大规模“灭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的社会经济不堪负重。由于朝廷对佛教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人们可以自由出家,社会上的佛教信徒大量增加最终到了社会经济无法承受的程度,朝廷之上经过激烈争论,最终决定“灭佛”。(所谓的“灭佛”,就是拆毁佛寺,强迫出家之人还俗。)历史上唐朝几次对佛教的打击结果,迫使佛教作出了重大的改革。从宋朝起,佛教就与朝廷达成了一个默契,同意朝廷控制出家人的人数,而朝廷同意给出家之人一个合法的身份证明,即“度牒”。
这是一次重要意义的改革,尽管扬弃了佛祖禁止出家人从事生产的戒律,但也避免了类似印度佛教被消亡的那种命运。
出家之人自己生产粮食,因为没有足够的良田,维持口粮已不易,就不能想其他的要求了。养牲畜、酿酒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不可能有更多的剩余粮食用于肉和酒的生产,因此佛教只能立下规矩,严禁出家人吃肉喝酒。
汉传佛教由于出家人自已进行生产活动,有了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适应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缓解了与社会发生的经济矛盾。但是把戒荤吃素作为戒律,却无形之中多出了一个副产品,这种强制性的规定,被后人提高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以至于被后人误认为是一种信仰了。现代之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盲目地跟着吃起素,戒起荤菜来。
中国僧人吃斋,并不是因为佛教教义,这是中国佛教的悲哀,徒增了中国佛教的许多清规戒律,让佛教脱离了众生的俗世生活,规避于深山老林,对佛教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局限,让佛教与信徒之间形成了对立,使佛性不容于世俗,把信佛当作畏途,让人们对佛门只有景仰,而没有向往的愿望。这是中国佛教没有得到更大普及,长期停滞不前的主要历史和现实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4
问的挺多,有些也很有深度。
宰杀任何的生物都是杀生,佛教中多指有情众生。吃任何有物命的身体都很有可能是以前的亲人,因为从无始劫以来众生都是相互为父母子女的。植物类一般是属于无情众生,从唯识论阐述:植物的意识存在问题。对其的食用嗔恨心怨念都极少,对食用其的有情众生并无业障的产生。所以吃肉和吃素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也不排除有的转生植物的甚至可能成为神明一样的存在。这种情况,理论上也是一样不能吃的。但是凡夫是无法识别的,但这也不用担心因为概率太低了。
所以即便有吃素的心态,但是吃荤腥也是不对的。不能同论。吃荤腥的修行者,修的再好最多也只能在鬼神的层次上,这是行为的因决定的。对于僧团中有喝酒吃肉的高僧大德是完全不同的(例如道济大师等),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也有那些承包寺院的商人和打工者喝酒吃肉,那样的行为是最严重的败坏佛教。
第2个回答  2012-12-25
佛经说得很清楚:人在三恶道的时间比做人还要多得多,所以「众生都曾互为父母」的意思,只要想想这样一个事实即可了解:蚂蚁光是品种就有五千多种,而任何一种蚂蚁其全球数量有多少?而其中的任何一只蚁后又能生多少只蚂蚁?其他如:母鱼卵一次可生多少鱼、蟑螂卵一次可以孵化多少只蟑螂等皆可以如是想想(饿鬼道那种化生类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你说「动物吃动物肉可能就相当于杀了自己以前亲人」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死後愿化身石桥」只是一种「愿望的表答」而已,不妨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即可,而「人投胎为植物」在佛教诸经典中更是未曾找出这个理论的可能性,民间故事说有树精、石头精之类的众生,那其实是妖魅寄生的现象(理论上找得出此种可能性),不是树或石头本身有灵性,否则任何都市的任一块石头、土地时间也都够久,如果都有灵,你盖什麼大楼?不把它们都得罪完了?

草木既然无情,所以进一步说,素食并不犯杀生,只是有这样的一些忌讳:草木虽无情,但可以被无形众生寄生,你如果不如法如律取得蔬食,则有可能破坏其居身之所,无形众生容易发瞋心,如此这般问题就容易发生。这类忌讳不仅佛教有纳为戒律,仔细观察,连世界上很多大小宗教都有很类似的、与草木有关的禁忌规定就可以理解其必有若干的真实性。
第3个回答  2012-12-24
师兄,这个问题佛教界有些许争论。但在下认为,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乃是指的万事万物万法万相乃皆依佛性显现,皆为佛性的圆满妙用。而非是指的动物和植物是一样的,都有佛性。可以理解为植物有法性,但不具佛性。不具佛性是不能修行成佛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树精、山神、海神的,多是指的依附或管豁此类的神或灵,非指这些土地有佛性,水有佛性。就好比是北京市长,并非是北京是市长,是人,而是依此外境而起的别称罢了!对一切植物也应该有爱惜心,因为修行人不会无故伤害一人一畜一草一木,但决不是说你真修行,什么也不要吃了,植物有可能也当过我们父母,这是比较乱套的说法。
真入修行路,食荤腥不但造作杀业,纠缠在杀业的因果中,也重要的是,食荤腥令心不清净,障碍我们的修行!
第4个回答  2014-10-07
佛教里并没有绝对的不杀生,只有寺庙里的和尚才有五戒。
佛祖释迦摩尼在创立佛教之前,随当时流行的宗教做过几年苦行憎--禁欲,那时候的人们普遍认为人的苦难是由欲望引起的,欲望越大苦难就越大。他放弃之后,他的随从都鄙视他,他就说做苦行憎解决不了人类的苦难,我要另寻真理。后来在他创造的佛教里并没有禁欲的思想,只是他的弟子在传教的时候加进去的,因为在当时绝大多数宗教都提倡禁欲,没有这个就招不到信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