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标准化施工时必备的''七个一三工具''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七个一、三工具”内容

1
.一块标牌:在洞口处设立施工标示牌,标示内容:地
质纵断面(包括岩性与产状描述、围岩级别及长度、特殊地质
情况),横断面图,主要工序进度横道图(二衬、仰拱、开挖
作业面里程及三者间的距离),开挖作业面的岩性、产状、构
造、围岩级别描述,超前和初期支护参数、衬砌类型和参数,
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参数、实施情况(如果有),瓦斯等有
害气体检测值等基本信息。标牌内容随工序动态日更新。
(可参照附件2)

2.
一面曝光台:在洞口处设曝光台,对违规施工、违章
作业、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等突出问题进行曝光,并通报处
理结果。

3.
一本登记册:在洞口值班室配一本进洞人员登记册,
实行进洞人员登记制度,
(推广采用自动登记)。

4.
一本记录簿:在洞口值班室配一本施工检查记录簿,
施工单位外的各级检查人员要填写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要
求,施工单位逐一对照整改落实,作好记录备查。

5
.一根检查棍:在开挖作业面与前端衬砌台车后20m之间适当位置放置一根刻度(最小刻度为
100mm,直径20~40mm)易识的棍(可用
PVC管、铝管等制作,总使用长度不小于5m),用于各种孔洞深度的检查(诸如超前钻孔、炮孔、锚杆孔)。

6.
一把地质锤:与检查棍同地点放置一把地质锤,用于

地质、初期支护、量测点安设等检查。

7.
一根救生管:在Ⅳ、Ⅴ级围岩的开挖与衬砌工作面之间的施工墙脚安设一根救生钢管,钢管直径不小于159mm,自工作面后20m接至前端衬砌台车并顺延不小于10m。救生管应平顺安设,救生管中设置牵引绳一根。不连续衬砌时,当间隔大于40~50m且为Ⅳ、Ⅴ级地质时亦然。

第五条

还需在要求位置设置如下三项工具,数量自定。

1.
手电筒:在洞口值班室配置不少于6把照度足够、规格型号适宜的冷光电筒,用于检查时照明。

2.
计算机:在洞口值班室配置计算机,存储施工、监理单位隐蔽工程(钻孔爆破、钢筋绑扎、初期支护、仰拱基础、钢架、防水设施等)施工照片、影像和其他相关技术资料,以备查阅。

3.
检查尺:与检查棍同地点放置不短于5m的钢卷尺,用于检查隧道内各施工部位几何尺寸、间距、长度、厚度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