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狼》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如题所述

一、通假字:

止:通“只”。

原文中的句子:止有剩骨。

白话译文:只剩下骨头。

二、一词多义:

1、积薪:

(1)堆积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场主积薪其中。

白话译文: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

(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转视积薪后。

白话译文:转身看柴草堆后面。

2、意:

(1)神情、态度。

原文中的句子:意暇甚。

白话译文:神情悠闲的很。

(2)意图。

原文中的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白话译文: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3、敌:

(1)攻击。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2)敌人。

原文中的句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4、前:

(1)前面。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

(2)向前。

原文中的句子:狼不敢前。

白话译文:狼不敢上前。

三、词类活用:

1、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4、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5、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四、古今异义:

1、去:

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

原文中的句子:一狼径去。

白话译文:一只狼径直走开了。

2、少:

古义:稍微。

今义 : 数量小。

原文中的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白话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3、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原文中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白话译文: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4、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原文中的句子:止增笑耳。

白话译文: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5、股:

古义:后腿。

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原文中的句子: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白话译文: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

6、盖:

古义:原来是。

今义:遮蔽、覆盖。

原文中的句子: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 状语后置。

白话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2、省略句:

(1)“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白话译文: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3)“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白话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4)“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白话译文: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1
一、通假字:

止:通“只”。

原文中的句子:止有剩骨。

白话译文:只剩下骨头。

二、一词多义:

1、积薪:

(1)堆积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场主积薪其中。

白话译文: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

(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转视积薪后。

白话译文:转身看柴草堆后面。

2、意:

(1)神情、态度。

原文中的句子:意暇甚。

白话译文:神情悠闲的很。

(2)意图。

原文中的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白话译文: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3、敌:

(1)攻击。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2)敌人。

原文中的句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4、前:

(1)前面。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

(2)向前。

原文中的句子:狼不敢前。

白话译文:狼不敢上前。

三、词类活用:

1、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4、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5、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四、古今异义:

1、去:

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

原文中的句子:一狼径去。

白话译文:一只狼径直走开了。

2、少:

古义:稍微。

今义 : 数量小。

原文中的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白话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3、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原文中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白话译文: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4、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原文中的句子:止增笑耳。

白话译文: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5、股:

古义:后腿。

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原文中的句子: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白话译文: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

6、盖:

古义:原来是。

今义:遮蔽、覆盖。

原文中的句子: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 状语后置。

白话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2、省略句:

(1)“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白话译文: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3)“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白话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4)“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白话译文: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归纳:
(一)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止露尻尾 ( “止”通“只”,仅仅。)
(二) 古今异义
去 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三)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 ( 前:上前,名词作动词 )
2.一狼洞其中 ( 洞:打洞,名词作动词 )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隧:钻洞,名词作动词 )
4.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名词作状语 )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变诈:欺骗手段,动词作名词 )
6.止增笑耳 (笑:笑料,动词作名词 )
(四)一词多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 ( 代狼 )
②场主积薪其中 ( 代麦场 )
其 ③屠乃奔倚其下 ( 代柴草堆 )
④一狼洞其中 ( 代柴草堆 )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代屠户 )
⑥屠自后断其骨 ( 代狼 )
以 ①以刀劈狼首 ( 用 )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来,表目的 )
③投以骨 ( 拿 )
意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心想,打算 )
②意暇甚 ( 神情 )
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 攻击 )
②盖以诱敌 ( 敌方 )
①复投之 ( 代狼 )
②又数刀毙之 ( 代狼 )
之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④久之,目似瞑 ( 凑足音节,无实义 )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助词,的。 )
前 ①恐前后受其敌 ( 前面 )
②狼不敢前 (上前)
(五)特殊句式:
场主积薪其中 省略句、状语后置 场主(于)其中积薪。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9
一、通假字:
止:通“只”。
原文中的句子:止有剩骨。
白话译文:只剩下骨头。
二、一词多义:
1、积薪:
(1)堆积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场主积薪其中。
白话译文: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
(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转视积薪后。
白话译文:转身看柴草堆后面。
2、意:
(1)神情、态度。
原文中的句子:意暇甚。
白话译文:神情悠闲的很。
(2)意图。
原文中的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白话译文: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3、敌:
(1)攻击。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2)敌人。
原文中的句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4、前:
(1)前面。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
(2)向前。
原文中的句子:狼不敢前。
白话译文:狼不敢上前。
三、词类活用:
1、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4、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5、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四、古今异义:
1、去:
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
原文中的句子:一狼径去。
白话译文:一只狼径直走开了。
2、少:
古义:稍微。
今义 : 数量小。
原文中的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白话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3、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原文中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白话译文: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4、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原文中的句子:止增笑耳。
白话译文: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5、股:
古义:后腿。
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原文中的句子: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白话译文: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
6、盖:
古义:原来是。
今义:遮蔽、覆盖。
原文中的句子: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 状语后置。
白话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2、省略句:
(1)“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白话译文: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3)“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白话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4)“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白话译文: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第4个回答  2020-12-15
一、通假字:
止:通“只”。
原文中的句子:止有剩骨。
白话译文:只剩下骨头。
二、一词多义:
1、积薪:
(1)堆积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场主积薪其中。
白话译文: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
(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转视积薪后。
白话译文:转身看柴草堆后面。
2、意:
(1)神情、态度。
原文中的句子:意暇甚。
白话译文:神情悠闲的很。
(2)意图。
原文中的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白话译文: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3、敌:
(1)攻击。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2)敌人。
原文中的句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4、前:
(1)前面。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
(2)向前。
原文中的句子:狼不敢前。
白话译文:狼不敢上前。
三、词类活用:
1、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4、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5、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四、古今异义:
1、去:
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
原文中的句子:一狼径去。
白话译文:一只狼径直走开了。
2、少:
古义:稍微。
今义 : 数量小。
原文中的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白话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3、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原文中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白话译文: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4、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原文中的句子:止增笑耳。
白话译文: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5、股:
古义:后腿。
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原文中的句子: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白话译文: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
6、盖:
古义:原来是。
今义:遮蔽、覆盖。
原文中的句子: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 状语后置。
白话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2、省略句:
(1)“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白话译文: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3)“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白话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4)“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白话译文: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