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下属?

如题所述

在一些公司中,我们常听到一些领导者抱怨说,很难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得力助手。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百般寻找,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员工。这些领导者一般都是很自豪的,他们往往自视清高,脾气又不大好,一些员工到他们的企业做事,整天都会受到批评。同时,这些领导还经常不许员工辩护和申述,如果员工敢说半个不字,就将受到严厉的报复与惩罚,甚至将员工辞退。

在这种领导者眼里,一个员工简直就像一个奴隶。他每月只给员工很低的工资以维持生活,但却要控制员工从早到晚的全部自由与时间,这种领导也决不会允许员工有主意、有意见,也不让员工有进修和发展的机会。在他眼里,员工为了他的利益似乎非把自己的精力、欲望、功名、幸福、家庭等一切全部牺牲不可。

有许多领导之所以无法充分地利用员工们的才能,就是因为这些人对员工的待遇、条件过于苛刻了,对员工太冷酷了,而苛刻的条件、冷酷的态度必然会消灭员工的忠诚之心。

同样一份工作,如果僵硬地、勉强地做,和开动脑筋、拿出创造力、倾注全部精力来做,其业绩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其实,一切事业优劣成败的关键都在这个问题上。

如果一个领导者对下属要求过于严厉刻薄、无情无义,那么他的员工一定是以机械的、无聊的心态在工作;而只有一个对下属和蔼可亲、宽容大度的老板才会得到肯动脑筋的员工。

一个思想开明的领导者时刻都让员工们感觉到,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感兴趣;他要使员工们知道,他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还要使员工们知道:领导者只是员工们的一个伙伴、一个同事,一个与他们精诚团结、真诚合作的人,而不是随便把他们当机器使唤的人。

在一个开明的领导者手下工作的员工,也一定会好好施展他们所有的能力和潜力来帮助领导者,与领导者一起同荣辱、共患难,齐心协力地朝着目标挺进。这种劳资关系,不仅有利于劳资双方,而且还对社会大大有利。

与之相反,那些要求刻薄、态度恶劣的领导者恐怕只能聘请到几个做事马虎、敷衍了事的员工。他绝不可能从员工那里得到一个对他有益的意见,也决不会有员工会对怎样改进他的营业提一点建议,更没有人来关心他事业的成败。甚至相反,当员工们看见他失败或破产时,还会欢天喜地,手舞足蹈。对员工来说,此处倒闭自可到他处工作,但老板必定会从此一蹶不振。

由此可见,企业领导人事业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员工的态度。一般的员工都能够从领导者对待他们的态度中,看出其是否真的关心他们、体谅他们,是不是把他们当做一台可有可无的机器。

一个领导者要想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还要以员工的利益为基础,而员工的利益也要建立在领导者利益的基础之上。两者结合得很紧密,绝对不可分离。一个领导者如果能拥有一个得力的员工,相当于平添了一笔巨大的资本。一个员工如果能帮助领导动脑筋、发展生意,那么无疑也会使自己赚得更多的薪水。

当你给员工优厚的待遇时,员工必然觉得应该尽到自己的职责,做起事来也必定会处处考虑到你的利益,想办法节省原料,抓紧时间,在工作上尽心尽力,努力使你的业务大范围地发展起来。

很多领导者们没有注意到:有时几句诚恳的赞美之辞,竟然对增进员工的兴趣与忠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反之,冷落与埋怨会使员工感到心灰意冷,从此再也没有力量来工作了。不良的态度,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难以计算的。

有不少领导者非常吝惜他们的赞美和奖励,他们的理由竟然是:一个工作充满干劲的人一旦被人夸奖了,通常就会骄傲起来,甚至开始怠惰。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夸奖、赞美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我们只要看一下那些得到领导的优遇和赞美的员工拼命努力工作的情形,就可以证明那种思想是十分荒谬的。

要使员工们尽心尽力,作为企业领导人一定要懂得如何去激励员工。一个领导者如果对员工流露出一点怀疑的情绪和不信任的态度,那么这种情绪和态度散播出去,往往容易使那些对你有帮助的人也开始变得萎靡不振,再也无心为你效力了。

“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经营者必须有凡事包容的胸襟。身为领导者,必须能够不受细节或感情的束缚,要凡事包容。如此,才能揽到各种人才,建立智囊团

一位优秀领导人随时都应敞开胸怀、集思广益,接纳一切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一己的浅见。乍看之下,这似乎把确立的目标弃之不顾,其实正好相反。在沟通之初,谁也不能把握事情会如何变化,最后结果又如何。但安全感与信心使你相信,一切会变得更好,这正是你心中的目标。

总之,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家庭,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凭他们对整个家庭的巨大贡献,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只有态度谦恭的领导,才能够赢得更多的人力,生意才能不断蒸蒸日上。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关系决定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