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灵魂不灭吗

如题所述

佛教相信灵魂的存在吗

不,佛教是不相信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的,如果相信了灵魂的实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而是“神我外道”了!
现实中,除了唯物论者外,在多数人的观念中,往往都会相信人人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近年来,在欧美倡行着一个“灵智学会”,他们的研究对象就是灵魂。基督教、回教、印度教、道教等宗教,多多少少也是属于信仰灵魂一类的,他们以为人在世上作善作恶,死后的灵魂,将会受到上帝或阎王的审判,好者上天堂,坏者则下地狱。
在中国的民间,对于灵魂的迷信,更是根深蒂固,并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以为人死之后的灵魂便是鬼,灵魂与鬼,在中国民间的信仰中,实在是一个纠缠不清、分割不开的大问题。更为可笑的是,由于鬼类有些小神通,所以人们又以为灵魂就是“三魂六魄”组成的集合体了。
其实,鬼道是六道众生之一,正像我们人类也是六道众生之一一样,生为人道,固然有生有死,生为鬼道,同样也有生有死,所不同的是,人是胎生,鬼是化生,何况人死之后不一定就生为鬼,六道之中都可能轮回,这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说明了六道轮回的道理。
至于灵魂,中国民间的传说很多,往往把人的生死之间,用灵魂作为过度的桥梁,认为生是灵魂的投胎,死则是灵魂脱离了肉体,把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看做房子与屋主一样,老房子坏了,就搬进新的房子,房子经常在汰旧换新地搬进搬出,而住房子的人,却是永恒不变地来来去去。这也就是说,人是灵魂套上了肉体的外包装,肉体可以换了又换,而灵魂则是一成不变的,以为灵魂就是我们生死之流中的主体。然而,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对于正信的佛教,并不接受这一套灵魂实在的观念,因为这在缘起缘灭的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站在“生灭无常”的立足点上,佛陀看一切事物都是生灭无常的,物质世界是如此,精神世界也是如此!我们用肉眼看事物,往往会发生“成而不变”的错觉,但若用精密的仪器去看任何事物,就会发现,事物的分子、电子、质子、中子、夸克等微细成分,无不都在刹那变化之中,恒久运动,从不停止。《易经》所说事物“生生”不息,其实在“生生”不息的背后,也包含着“死死”不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如此变变化化,无穷无尽,都在永恒的运动中发展。
物质界的物理现象,是生生不息的,那么,再看精神界的心理现象,就更容易觉察出来了,因为心理现象的产生,本身就是由于精神的变动而来的。心理现象的变动,促成了我们人类行为的或善或恶,正如佛陀所说:善恶仅在一念间!而善恶的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到人们心理现象的倾向。比如我们对前程远景的展望和逐步实现,便是靠着这种心理促成行为,行为再反过来影响心理的循环作用而达到的。
可见,灵魂的不变性,灵魂的永恒性,都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死后没有固定的灵魂,纵然活着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都是活在刹那不停的“变了又变”和“变变不停”之中。照这样说,佛教既然不相信灵魂,那么,佛教所说六道轮回以及超越凡圣的那个“本体”,又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这就是佛教特殊优胜的地方了,既不看重自我的永久价值,却又更加地肯定了“自性”的升拔价值。
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质界是因缘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缘生法。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大至一个星球、一个天体乃至整个的宇宙,小至一茎小草、一粒微尘、一个原子,无一不是假借了内因与外缘的聚集而存在的,如果没有因与缘的聚合,任何物质都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根本上看,在清净的心田里是空无一物的。这在研究物理化学的科学家们,也可以给出正确而正面的答案。
至于精神界呢?佛教虽不承认灵魂的观念,但也并不是唯物论者。佛教的精神界,是用一个“识”字来命名生命“本体”的,“识”是“了别认识”的意思,又叫“心或意”,每个有情生物都具备这种内心意识的认识作用,在小乘佛教里只讲六个“识”,是以“第六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而大乘佛教又增加了两“识”,共有八识,是以“第八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我们这里单介绍大乘的“八识”。
大乘佛教的八个识,分别是:第一眼识、第二耳识、第三鼻识、第四舌识、第五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显而易见,这实际是身体的各主要器官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辨别功能。其中,前“六识”同小乘的名称是一样的,大乘佛教只是将小乘的第六识“意识”的功用更加详实的分析、分解,而分出了第七识与第八识。
实际上,综合八个识的“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有情众生的“心识”!只不过由于功用的划分而给了它们八个名字罢了,因为前七识的为善为恶,都会把帐目记在第八识的名下;第八识就好比一切“业种业因”的仓库,这个仓库的总管是第七识,负责搬进搬出的是第六识,而真正制造作业的是前五识。
这样说来,第八识的功能,就好象是在储藏,但也不等于只进不出的守财奴。“业种业因”不断地由外面藏进来,同时也不断地从里面搬出去,藏进来的是“行为影响内心”而“印入心田”,称为“业因或种子”;搬出来的则是“心理促成行为并感受行为”,称为“业果或现行”。就这样进而出,出而进,由“种子”而“现行”,由“现行”而“种子”,循环往复,变幻无穷!在一期生命之中是如此,转生到二期、三期乃至无数期的生命中去也如此!由现世今生的因果对流,到无数过去和未来世的因果轮回,都不出于这一“由种子而现行”与“由现行而种子”的规律和原则,因此而构成了生命的连贯与生死的相续。
正因为种子与现行的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进进出出,所以第八识的本质,也在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变动不已,不要说这一生的第八识的质量与前后生是不同的,即使前一念到后一念也是不同的,正由于念念生灭、念念不同,我们才会有浮沉生死而至超越生死的可能。所以,第八识的存在,便是存在于这一刹那变动的业因与业果的连续之间,如果除去了业因与业果的变动连续,那么也就没有第八识的本质可求了;这正像水性,是由于水的潮流连续而有的,一旦离了相续不流,也就没有水性可求了。佛陀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要截断这一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如果修行到第八识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进去什么,也拿不出来什么的时候,那时人的“自性”就成了“空性”了,这在佛教就称为“转识(烦恼)成智(清净)”,不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于生死之中。
可见佛教的第八识,并不等于人们认为的那个永恒的灵魂,如果迷信有个永恒的灵魂存在,那么超凡入圣的解脱生死,也就不可能了。佛教在观念上否认有灵魂,在目的上也同样在否定第八识,唯有否定了由烦恼无明接连而假现的第八识之后,才是彻底的解脱。不过,第八识被否定之后,并非等于没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体的显照,而不是无明烦恼的缠绕不清,没有殊胜的修行和觉悟,就不可能证得自性的本空,第八识也就不可能消除。
佛教除讲八识外,还讲“二无我”,即“人无我”和“法无我”。意思就是说,一切有情众生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即没有一般所说的自我和灵魂),这叫“人无我”;所有客观事物也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即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性或绝对的真实),这叫“法无我”。“二无我”也叫做“我、法二空”。
深入分析“八识”和“二无我”的意义,可以正确认识心识与因缘的关系,修习唯识观行的道理,以期转识成智,成就解脱生死、菩提道行的圣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8
佛教根本就不承认:灵魂的真实存在。
佛教不是灵魂论,而是缘起论。

灵魂论,可以比喻为:
脱掉了旧衣服,换上了新衣服。而身体,还是那个身体。

缘起论,可以比喻为:
一个蜡烛,点燃了另一个蜡烛。蜡烛已经变换了,但火焰仍然是连续的。

在六道轮回中,并没有一个不灭的灵魂存在。
轮回,不是通过灵魂的不变,而不断的更换肉身。

佛教的法印是:“诸法无我”。认为诸法有我的,不是佛法,而是外道。
那么,是谁在轮回呢? 又是谁在承担因果报应呢?

其实,轮回中没有主体,仅仅是:“业的连续”。如同:
蜡烛不断的燃烧,不断的消亡,但火焰是连续的。
第2个回答  2013-09-08
如果是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说的话,他们是不相信有灵魂这一说的,他们信奉的是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你今世所做的会为你的来世种下因果,今世你若行善,来世便可获得一个好的归宿,若是今世做的是坏事,下一世便会堕入其他5道,就像一个圆圈一样无限循环,徘徊于前世,现世,还有来世之中。所以佛教中是没有灵魂不灭的。
第3个回答  2013-09-09
灵魂这东西,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西天婆罗提尊者语)。既然灵魂即佛性,那么佛性是不生不灭的,当然灵魂也是不生不灭的。只不过是众生妄见灵魂去彼来此,轮回不已罢了。这是佛教一佛乘的精髓思想。
第4个回答  2013-09-08
有的 佛教说六道轮回 那个能够轮回的就是灵魂 就是转动的参考点 佛教里称为中阴身 而不能说它是否不灭 在肉体生死六道轮回里 它是不灭的 但是在自性真空里它却只是个幻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