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江隧道在长江底下多少米?

如题所述

隧道建成后,其路面将在长江水面40米以下的深处。上海长江隧桥工程,采用“南隧北桥”方案,包括上海长江大桥和长江隧道工程两部分。其中,以隧道方式穿越长江南港水域,长约8.9公里;以隧道整体断面设计为上下的双管隧道,两单管间净距约为16 米,沿其纵向每隔800米左右设一条横向人行联络通道。单管外径为Φ1500厘米,内径为1370厘米,内设三条(3×3.75米)车道,双向即六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桥梁方式跨越长江北港水域,长约10.3公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03
隧道建成后,其路面将在长江水面55米以下的深处。上海长江隧桥工程,采用“南隧北桥”方案,包括上海长江大桥和长江隧道工程两部分。其中,以隧道方式穿越长江南港水域,长约8.9公里;以隧道整体断面设计为上下的双管隧道,两单管间净距约为16 米,沿其纵向每隔800米左右设一条横向人行联络通道。单管外径为Φ1500厘米,内径为1370厘米,内设三条(3×3.75米)车道,双向即六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桥梁方式跨越长江北港水域,长约10.3公里。
第2个回答  2021-03-28
海是一个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动物:鲸鱼,有美丽的水母,海星,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鱼儿,还有深海里埋藏的未知。很多人都喜欢在海底隧道里观察美丽的大海内部,站在海底隧道里就仿佛置身海洋之中,那么您可知道,大海里都是水,海底隧道是怎么修建的?看完大开眼界。
很多朋友就要说了,在山腹开隧道倒是可以理解,但是要在茫茫大海里开个隧道那也太艰难了吧?海里全都是水,怎么修?其实并不是那么艰难,海底隧道的修建方法挺多的,比如掘进机法、钻爆法等等都是通过用炸药将海底的岩石炸开然后不断运送出去,我国厦门的翔安隧道就是其中典例。虽然这样不用遇到海水,但是还是会从岩石缝中渗出一些水,真正与海水接触的方法是盾构法与沉管法,盾构法是主要方法,使用密封性极高的盾构机,直接推进到海底的淤泥里,在此过程中铺设管道,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水压较低且长度较短的海底隧道,例如中国长江隧道。
搭建深海隧道则为了规避风险采用沉管法,全长5664米的珠港澳隧道就是这样搭建的,也就是将管道两端塞住,直接沉入海底,再经过精密的对接,拼凑而成。在此过程之中甚至出现两毫米误差都会影响整个工程,难度堪比发射载人航天的飞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9
上海长江隧道于2004年12月28日动工兴建;[2]于2008年9月5日完成双线贯通工程;[2]于2009年10月31日通车运营。[3]
上海长江隧道南起泸崇苏立交,下穿长江南港水域,北至潘圆公路立交;线路全长8955.26米,主跨江段全长7470米;道路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

建设历程
1993年,上海市政府研究“崇明越江工程”可行性方案,并提出设想。[4]

上海长江隧道通车前夜
1994年,上海市政府完成《长江口越江通道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前期研究报告》。[4]
2004年12月28日,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启动,隧道动工兴建。[2]
2006年9月23日,上海长江隧道完成的“长江一号”盾构调试后,向长兴岛进行迸进。[2]
2007年1月5日,上海长江隧道完成“长江二号”盾构调试后,向长兴岛进行迸发。[2]
2008年5月16日,上海长江隧道完成东线隧道贯通工程;8月,上海长江隧道完成西线隧道贯通;9月5日,上海长江隧道双线贯通。[2]
2009年10月14日,上海长江隧道完成了主体结构工程;[5] 10月31日,上海长江隧道通车运营。
第4个回答  2021-03-29
新奥法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毫秒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并以形成复合式内外两层衬砌来修建隧道的洞身,即以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等为外层支护形式,称为初次柔性支护,系在洞身开挖之后必须立即进行的支护工作。因为蕴藏在山体中的地应力由于开挖成洞而产生再分配,隧道空间靠空洞效应而得以保持稳定,也就是说,承载地应力的主要是围岩体本身,而采用初次喷锚柔性支护的作用,是使围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次衬砌主要是起安全储备和装饰美化作用。

新奥法的适用性很广,中国已在亚粘土和黄土隧道施工中取得成功。

新奥法适用范围:

1、具有较长自稳时间的中等岩体;

2、弱胶结的砂和石砾以及不稳定的砾岩;

3、强风化的岩石;

4、刚塑性的粘土泥质灰岩和泥质灰岩;

5、坚硬粘土,也有带坚硬夹层的粘土;

6、微裂隙的,但很少粘土的岩体;

7、在很高的初应力场条件下,坚硬的和可变坚硬的岩石;

在下述条件下应用新奥法必须与一些辅助方法相配合:

1、有强烈地压显现的岩体;

2、膨胀性岩体(要与仰拱与底部锚杆相配合);

3、在一些松散岩体中,要与钢背板与之配合;

4、在蠕动性岩体中,要与冻结法或预加固法等配合;

在下列场合中应用应慎重

1、大量涌水的岩体;

2、由于涌水会产生流砂现象的围岩;

3、极为破碎,锚杆钻孔、安装都极为困难的岩体;

4、开挖面完全不能自稳的岩体等。

新奥法的缺点:

1、实施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也要求技术人员和量测人员都十分熟练,没有这一点就易于发生错误;作业质量都与每一个人的仔细操作有关。

2、开挖暴露出的地质会立即改变其状态,因此要求施工地质人员要亲临现场,以便发现问题;

3、用能控制的施工量测,往往给施工带来不便;

4、干喷射带来的灰尘以及由于易受化学药品的损害必须加强防护,尤其是对眼睛的防护,湿喷虽然可以避免此缺点,但在同样条件下,不如干喷那样有效的支护岩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