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下。佛教里面多男女的爱情情欲要摒弃。是什么道理。佛经怎么说的。这方面怎么说的

如题所述

你先把什么是佛搞清楚,这个道理就明白了。佛,是觉性,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佛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解脱。佛经是2500多年前佛陀释迦摩尼在印度给其弟子讲课时的内容,由其弟子门人记录整理而成。跟《论语》的成书差不多。据我的了解,佛教和佛不是一回事。佛教讲的是四大皆空,众生平等。不提倡爱情,有妻子甚狱之说。当时僧满为患,什么僧都有,不好管理,最后想了办法,才立了戒规。戒是为了止恶。人有贪嗔痴,这些都是人为恶内在的原因。定是为了止虑,停止妄想,让心平静下来,冷静下来。这样才能理智,才能有了正知正见,才能证得慧。这是循序渐次的修行。其实也可以反过来。先有了慧,自然就有了定,有了戒。这是上根利器之人的修行之法。当年六祖慧能就是因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生感悟而得道,成为五祖的衣钵传人,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佛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都是因缘假合,因果的因果,条件的条件,变幻无常。所以教化众生呀,不要着相。而没觉悟的人,无明众生,就会对一切虚妄的相产生分别,有了喜好,就有了执着,于是也就有了痛苦。爱情的本因是人的性欲,由于妄想,产生分别形成的。这是一个修行者的障碍,所以佛教摒弃爱情。那么就要问修行是为什么呢?是为了成佛。佛经里又说,“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就连“佛”、“涅槃”都是虚妄。无量寿、极乐世界、天堂、地狱,都是虚妄。是佛教化人,要人行善止恶。因为善恶报应,因果不虚。所以什么是佛?佛就在你的心里。什么是解脱?解脱就是你心里的一种感悟。佛是用来制心的。所以觉悟的人,不昧因果,当来则来,当去则去。无所执而执,无所住而住,无所满而满。成佛,修的就是一颗平常心。说了这么多,回过头来,再看爱情,你明白了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2

    对在家的佛教徒,佛经中明确说明,只是禁止婚外情。要摒弃的就是那种夫妻之外邪淫。

    对出家修行的人,佛教规定,就是要摒弃一切男女情爱与欲望,远离一切红尘欲望,这是修习禅定必须的戒律。如果人还有一丝的男女情爱,四禅八定就不可能,甚至轻安都不能得到。

    对于修习佛法想要永出三界为目的的佛教徒来说,人类一切痛苦与烦恼的根源,就在于“贪、嗔、痴”三种心理。情欲,正式属于这个“贪”,所以必要完全断除,才能超越六道轮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2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淫欲是轮回的根本,要出离轮回就一定要断除淫欲。关于为什么要摒弃,《四十二章经》上是这样说的: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可见世间的爱情,看上去美丽,但往往隐藏着很大的祸患,世人却看不清。事实上,很多有修养的人(并不一定是佛教徒)在这方面都是很节制的。《地藏经》上讲,“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想想是多么悲凉啊。唯有努力修行,早点出离,才是正途。
第3个回答  2013-09-12
男女之间的爱,在佛教来看的确不是重要的,甚至将男女情爱视为轮回的根源,在我国佛教出家后的僧尼是不能结婚的,但日本一些东南亚国家僧众因修行科目不同,有些是可以结婚修行的,这些都依行者的愿和缘有关.佛教不讲爱,而讲慈悲,是对众生的大爱,远远超越了男女的爱情,佛教对于男女间的爱情并不摒弃,反而在家修行的居士(正修正念的居士)之间的爱情更能升华,家庭关系更和睦友爱.
第4个回答  2013-09-13
佛教一向是提倡无欲的。修行者能独身是最好了。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节选)

婬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
广行贪婬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婬。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婬修禅定者。
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秖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轮转三途必不能出。
-----------------------------------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