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列 可以运用ABC理论

结合一个案列,运用ABC理论来解释!
好的话,追加100分

“检查自己的大脑,解除困扰”,是古希腊哲学家爱比泰德所言,他的这句至理名言是对“ABC”理论的精辟诠释。所谓“ABC”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在这个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当事人对事件的看法、解释、评价和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当事人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是外部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结果(C)。实际上,人们忽略了当事人的内心活动这个重要因素,忽视了当事人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正是这一部分(B)导致了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状态。比如说:当一个人产生了抑郁、焦虑、沮丧、敌意等不良情绪时,并不是由于某个刺激引发的,而是源于其对那个刺激的看法。

一般说来,观念B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的观念可以引起人对事物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不合理的观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若一个人固守某些不合理的观念时,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之中,甚至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

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三是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8
事件A:失恋,女朋友离开自己和别人好。
情节C:抑郁和(对女友)怨恨。
信念B:我那么爱她,可是她却不再爱我,做出这样的事,真是太不公平了,太让我伤心了。
驳斥D:
1,我有理由要求她必须爱我吗?难道仅仅是因为我曾爱过她?
2,我爱她那是我自愿的,她没有强迫我这么做,那我有什么理由强迫她?难道这对她公平吗?
3,她做出这样的选择一定有她的原因,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她必须按我的意愿做事?
4,如果我爱过谁,就要她一定一直爱我,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这种绝对化要求太不合理了。
新观念E:
1,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利,她可以去选择别人,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
2,要想希望别人如何对我那样去对别人。而不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
3,虽然互相爱慕、相守一生是件好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看缘分了。
4,感情上始终如一是值得赞赏的,但人的感情也会变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己希望的那样始终不变的发展下去。
第2个回答  2013-06-28
如果有人问你,你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吗,你可能说:情绪怎么能随便控制呢?有高兴事就乐,有伤心事就悲。这是人之常情嘛。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爱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

  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举个大家最熟悉的例子来说吧:在沙漠里迷路的两个人只剩下半壶水,一个人想:沙漠这么大,我只剩下半壶水,肯定要命丧沙漠了。另一个人则想:太好了,竟然还有半壶水。这样一来,前者可能觉得绝望,甚至轻易地放弃了;而后者可能充满了信心,最终走出了沙漠。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正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决定了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ABC理论中称之为不合理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合理的信念。合理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那么,不合理的信念都有那些具体特征呢?心理学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是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在每件事上都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美好的”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如果事情的发展不如他所愿,那么由失望而导致的情绪障碍就在所难免。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当遭遇到一次失败时,就往往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失败者”等,从而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过分概括化的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3、糟糕至极。这是一种将可能的不良后果无限严重化的思维定势。即使发生的是一个小问题,也会认为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如得了感冒就认为自己病情很严重,甚至会死,领导没有和他打招呼就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以致会影响到自己的前程等等。

  常见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主要有:

  1. 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 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 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5. 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 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 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 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 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你有过没有呢?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了吗?你给自己的理智打几分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