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皇帝有的叫“...祖”,如“清太祖”,有的叫“...宗”,如“清中宗”

对古代皇帝谥号怎么来的不太明白...

你好楼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首先,要理解你的这些疑惑,就要分别弄清如下的多个问题:(一):庙号、谥号是个什么东西?A: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皇帝庙号、谥号,都是在其死后嗣位之君根据他的功绩大小所定。唐朝及以后,除了个别的废帝或亡国之君外,基本上每位帝王,无论功绩大小,无论圣明、昏庸、仁爱、残暴、端正、荒淫,无论强国富国或是误国败国,几乎都有庙号。谥号历来是每位帝王都有的。(二)为何唐以前帝王很多没有庙号?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所以唐朝以前,庙号不是每位帝王都有,一般是功劳大的才能拥有,连创造文景之治平定七国之乱的汉景帝都没有庙号,可见其严格程度。(三)为何帝王庙号不同,有人称祖,有人道宗?A:一般规律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大都是这样,像唐高祖是开国的称祖(虽说很大程度是靠太宗),唐太宗缔造盛世道宗。清太祖是清朝的奠基人,他功劳很大,皇太极改金为清与明作战功劳也很大,也许就是因为努尔哈赤奠基大清、开创后金的重要意义吧,得到了太祖的庙号。注意,清朝没有清中宗。康熙的庙号是圣祖,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功劳太大了,继位之初是内忧外患(权臣藩王),继位中期是严重边患(沙俄台湾葛尔丹),可是再过一段,我们看到的是偌大的大清——康熙盛世~!不是开国之君,也是入关的君王,仅称祖就很了不起了,还是“圣祖”,可见功劳之大(四)谥号的含义、字数和规则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有褒的美谥,怜的平谥,贬的恶谥三种。  美谥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  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平谥如怀,悼,哀,闵,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另外孙权的谥号是“大皇帝”,比较特殊。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的情形下,人们一般用谥号称呼皇帝,比如隋炀帝。  但是从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唐代对殁世皇帝简称谥号。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清朝皇帝谥号为廿一字。字数这么多,当然就无法当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场合用。规则
  有关工具书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赵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   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为谥法发展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满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从女皇帝武则天开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谥号的旧例,她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追谥丈夫唐高宗李治为「天皇大帝」,达四字。武则天称帝后,又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的累加也影响了谥号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后,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四个字以上。   皇后之「尊号」即「徽号」。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多达16个字,而她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23字谥(见慈禧条)。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或21字(明太祖),亲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例如   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光绪帝)或23字或25字(努尔哈赤),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咸丰帝的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乾隆帝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恭亲王奕欣的谥号为:忠   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文正以下的谥号则有:文忠(如李鸿章),清朝只有约十人得此谥号;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本人系历史爱好者研究者,如有疑问欢迎加553107 578 与我探讨,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0
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们差不多,所以叫成祖,另外玄铧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后来才开始出现,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琪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第2个回答  2013-07-10
太祖天命帝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功莫大焉,称祖,太宗天聪帝皇太极改国号清,虽有开疆拓土,然其功不过守成,后来的清朝大清朝大局未定,还未入关,称宗,世祖顺治帝福临在位期间,清军入关,定鼎中原,其功甚大,称祖,圣祖康熙帝玄烨,平定三番,扫除漠北,收复台湾,再塑河山,且清朝步入盛世,虽说守成,实同开创。后世尊之为祖,且为圣祖。康熙之后,国无大乱,俱为守成,是谓之宗!
第3个回答  2013-07-10
开国皇帝或前两三位一般称为“祖”。后延续国运的称为“宗”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8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降及曹氏,祖名多滥”)。而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