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房西银铅锌多金属矿

如题所述

油房西银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南东75km,是本地区近年来在次火山岩中发现的热液脉状充填矿床。地理坐标:东经118°20'52″~118°21'56″;北纬42°55'20″~42°56'41″(见图2-1)。

该矿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以银、锌矿为主。2003年,地质勘查获得可供开发利用的332级银锌矿石量8.43万t,333级银锌矿石量20.56万t。由于该矿床目前仍在勘查之中,这里仅就本书作者野外观察所获资料对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成矿特征作如下叙述。

一、地质概况

矿区地处敖包梁杂岩体西南部火山凹陷盆地边缘,出露地层为下白垩统(原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K1m)陆相酸性火山岩。岩石类型有火山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及潜火山岩类。

矿区内发育各种浅成—超浅成侵入岩,其钾-氩同位素年龄为89.67Ma左右。潜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主要有流纹斑岩、钠闪石流纹岩、闪长玢岩、石英斑岩、霏细斑岩等,它们均呈岩墙、岩脉状多沿北西向断裂带分布。

区内断裂构造甚为发育,主要有北北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和近南北向4组。

北北西向断裂是矿区内规模较大的断裂。以二把伙-油房断裂规模最大,该断裂纵贯全区,走向340°~350°,倾向南西,倾角60°~72°,宽18~30m,是矿区主干断裂。断裂力学性质为张性,具多次活动特点,是区内主要的导矿构造。其次尚有部分同方向断裂,但规模均较小。

北西向断裂为二把伙-油房断裂之伴生羽状裂隙,该组断裂彼此平行、规模不等、断续相连,沿走向南与二把伙-油房断裂呈锐角相交。总体走向300°~330°,倾向南西或北东,倾角70°~90°,是本区的主要容矿构造。银多金属矿化主要赋存在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中。

北东向断裂为最晚期断裂,多被第四系残坡积物覆盖,坑探工程中有多条,走向5°~30°,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30°~90°,性质为压扭性断层。倾角较缓的一组与北西向断裂斜交,它们之间无错动。倾角较陡的一组往往切穿北西向断裂带,对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局部可错断矿体,最大错距达15m左右。

二、矿脉及矿区的控矿构造特征

根据已获勘查资料显示,矿区目前控制的矿化范围长4km,宽0.6km,主要由3条平行的矿化带(脉状矿体)组成,即Ⅰ,Ⅱ,Ⅲ。共圈出大小银矿体12条。矿体长数十米至数百米,宽数十厘米至数米,多呈脉状、扁豆状、透镜状,总体产状与破碎蚀变带一致。矿体走向320°~340°,倾向南西或北东,倾角60°~90°。

从目前勘查结果来看,油房西矿床为以Ag为主,伴有Pb,Zn,Cu,Mo等元素的多金属矿床。这些元素既可形成独立矿体,也可形成多元素矿体。银铅锌矿体大多赋存于北西向破碎带或隐爆角砾岩及其旁侧的震碎带中,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其富集部位受线性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的双重控制。铜钼矿体多位于银铅锌矿体下部、隐伏斑岩体的接触带附近,以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呈脉状、似层状产出。矿化在宏观上具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水平分带表现为中心部位以Cu,Mo,Ag,Zn矿为主,向四周逐渐变为以Ag,Pb为主;垂直分带表现为由浅至深以Ag,Pb,Zn矿化为主,逐渐变为以Cu,Mo,Ag矿化为主。银多金属矿体一般为隐伏状或半隐伏状,仅在山脊可见露头矿。银矿化很不均匀,地表银品位一般数克吨至数十克吨,最高315×10-6g/t,往深部银品位明显变富,最高可达2600×10-6g/t。银矿物一般呈独立矿物或包体形式存在,与铅、铜、黄铁矿关系密切,与锌关系不大。

三、矿区的围岩蚀变特征

根据野外及室内显微镜观察,矿区内岩石蚀变普遍,分布范围广,可分为面状蚀变和带状蚀变两种类型:

(1)面状蚀变:以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为主,绿泥石化、高岭土化次之。经坑道和钻探验证,蚀变带宽度大于120m。蚀变分带明显,从内到外可分为两个带:内带为石英-绢云母化带,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外带为绿泥石化-泥化带,银、铅、锌、铜等矿化微弱。两带普遍发育浸染状、细脉状的黄铁矿化,类似于斑岩型铜矿上部的蚀变分带。

(2)带状蚀变:以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为主,碳酸盐化、绿泥石化、萤石化、高岭土化次之,少见黝帘石化、绿帘石化,偶见明矾石化。主要沿构造破碎带或隐爆角砾岩体及其两侧的围岩中发育,与银、铅、锌、铜等矿化关系密切。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分布最广泛,形成较早,持续时间较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近矿围岩蚀变,呈带状分布,主要发育在隐爆角砾岩体、破碎带及其两侧的围岩中。蚀变岩中除大量细粒石英外,还发育有石英细脉或网脉,呈脉状及透镜状产出;碳酸盐化发育于热液作用中晚期,是一种远矿的围岩蚀变,多见于钻孔深部。蚀变岩石中见较多方解石细脉,沿岩石裂隙充填,与矿化关系较密切;萤石化为最晚期产物,多产于矿体中或其周边部位,萤石含量越高,矿石品位随之也高,与成矿关系密切。围岩蚀变分带不明显,只有强弱变化,靠近破碎带或隐爆角砾岩蚀变强,远离则变弱。

四、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一)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矿区激电中梯测量结果证明,激电中梯方法对该矿区寻找银多金属矿体是非常有效的。在矿体上方往往对应着比较好的激电异常,异常呈带状分布,钻探验证结果表明,矿体往往以高极化、中低阻为特征。如2004年勘查结果显示,沿19号勘探线、23号勘探线、27号勘探线、31号勘探线等剖面中,激电中梯均反映出高背景场上的低阻高极化异常,异常在走向上比较连续,宽80~140m,峰值为9.4%。电测深反映深部有一极化体存在。经钻孔深部验证,其中的一个钻孔在168.2~172.2m见一条锌矿体,锌平均品位2.6×10-2;另外一孔在68.7~69.5m,105.4~106.8m,151.95~154.7m等深度段分别见到了1条锌矿化体,锌品位一般0.32×10-2~1.95×10-2,最高可达9.5×10-2

(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矿区不同岩性的岩石光谱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岩石中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区域地层(J3m)相应值对比,Ag,Pb,Zn,Cu,Mo元素含量明显增高。

矿床原生晕分析显示,元素自上而下呈规律性变化:Ag,Pb呈低—高—低变化,Ag主要集中在近地表300m深之内,Pb主要集中在近地表200m深之内;Cu,Mo含量自上而下增加,在深部富集;Zn含量自上而下减少,主要集中在近地表250m深之内。矿化岩石中Ag与Pb,Cu,Mo,As,Sb,Bi等元素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与Zn相关性不明显。说明本区既处在Ag,Pb,Zn,Cu,Mo的高背景带上,同时对这些元素也有明显的富集趋势,元素的富集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火山岩、次火山岩可能是重要的矿源层。具有找矿意义的As,Sb,Bi等微量元素不仅丰度高、含量稳定,而且扩散范围也较大,说明该矿床剥蚀程度低,矿化空间尚保存完整。

五、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该矿床与上一节所描述的硐子等铅锌矿床基本相同,也为岩浆热液(或火山热液)矿床,但该矿床在时间上明显要晚于前述矿床。因为该矿床的赋矿围岩即为上侏罗统的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同时,矿区中发育的潜火山岩与成矿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表现为①银多金属矿体与潜火山岩在空间上紧密共生,如Ⅱ号矿化带南段,产于霏细斑岩中或其两侧,或产在切过潜火山岩的断裂破碎带中;②蚀变霏细斑岩中经常分布有浸染状、细脉状的黄铁矿化、钼矿化,斑岩本身就是贫钼矿体;③银多金属矿化与隐爆角砾岩体关系密切,常分布有浸染状、细脉状的黄铁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等,局部地段可形成富矿体,如CM44-1穿脉中的Ⅰ-1号矿体。所以,可以认定,该矿床为燕山晚期的次火山热液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其成矿特征与陈家杖子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类似。

根据上述成矿控矿因素及矿产勘查实际资料,该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主要有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标志:

(1)地质标志:成矿最有利地层为下白垩统(原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K1m)陆相酸性火山岩,尤其是潜火山岩类。北北西向断裂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北西向羽状裂隙是矿区的主要容矿构造。围岩蚀变以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为主。

(2)地球物理标志:根据激电异常测量取得的数据与钻探证实,激发极化方法在寻找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中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矿体上方往往对应着比较好的激电异常,异常呈带状分布,钻探验证结果表明,矿体往往以高极化、中低阻为特征。

(3)地球化学标志: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中Ag,Pb,Zn,Ag,Cd,As,Bi,Hg,Cu,Sb,B等元素有较好的异常反映,含量明显增高且浓集中心明显,强度高时是最有希望的直接的找矿目标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