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父母总喜欢用言语伤害孩子?

如题所述

原生家庭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父母的父母,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父母的。孩子的父母只是学习和传递了这种对孩子恶言相向的教育方式而已。

这就是原生家庭的传递。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结婚,生孩子,成为了孩子的父母。但是,需要搞清楚很重要的一点是,成为孩子的父母,不等于就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成为一个优质的父母,是需要学习的。

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觉悟,想要去学习如何做一个优质的父母。他们熟悉的,现成的,而又不需要学习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他们的父母教育他们自己的方式。很多人会认为,他们就是这样被父母养大的,也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那么,就继续沿用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好了。所以,如果我们认真观察一下那些喜欢对孩子恶言相向的家长的原生家庭,我们就能发现,他们的爸爸妈妈,起码至少有一个人,以前也是习惯于用对孩子恶言相向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非常错误的教育方式。这种粗暴,负面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小孩子缺失爱,自信心和安全感。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就相当于在小孩子的心里埋下了地雷,这些地雷什么时候被触发,谁也不知道,很有可能是到孩子长大后才被触发的。但是,没有发现地雷,不代表没有地雷。

很多成人,现在心理状况出现问题,其实实际上,大多是因为小时候受到的心理创伤没有被修复治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8

有些父母并不是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的,谁还没有个情绪,我和我爸爸妈妈差价的时候,他们也会说一些言语过激的话故意气我,可是,又能怎么样呢。他们还是爱我的,只是当时生气了而已。

尤其是如果家长是个暴脾气,说起话来肯定更难听。我爸爸妈妈文化程度不高,有时候说的话挺气人的,但是他们感觉不到,高中的时候听他们说这些话还难受,后来就被磨练的无所谓了,你骂你的,我做我的事。但是,如果言语太多刻薄,伤害了孩子自尊心就是另一回事。

现在的家长应该都注重教育的。自己应该也会清楚,如果是无意间的话,那么孩子们也不要有一颗玻璃心了。大家都彼此互相理解一下有什么不好的。还能和自己爸爸妈妈记一辈子仇啊?再说了,根本没有父母喜欢用言语伤害孩子,怎么可以用喜欢这个词呢?这会不会说的有一点过分呢?谁十月怀胎生个孩子,就是为了用言语伤害他们啊?神经病吧?十月怀胎那么辛苦,就是为了这个也太无语了。

大家都是人都有情绪,你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家长,谁都没有经验,还是那句话,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这个事就过去了,不要钻牛角尖,说你一句可就了不得了。下次父母说到不好的话时,提醒一下,就说这句话以后不要说了,听了很伤人,不就可以了,事情就是那么简单,不要把和父母的关系搞得很复杂,永远记住家人是爱你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9-18

其实不能说父母故意用言语来伤害孩子,父母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大的伤害。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所以一旦看到孩子有一些所谓的不上进的举动的时候,心里可能就会非常的急躁和生气,然后口不择言,因为关心则乱嘛。从小到大,我们一般很少听到父母对自己的夸奖,一般都是责骂或者是责备。

这与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文化有关系,我们每一个家庭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在一起,很少去强调个人私密的空间以及个人的权利,所以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可能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俗话常说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既然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就觉得自己有绝对的处置钱,所以能打就打,能骂就骂,以达到自己想要的那种孩子上进的状态。

父母习惯了孩子的顺从,如果孩子有一些逆反行为,可能就会被认为是大逆不孝的行为。而且父母也会觉得自己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认为自己懂的应该比孩子懂的还多,所以不听从孩子的建议,如果孩子不听从自己的建议的话,那么肯定就是冷嘲热讽,甚至拳脚相加。

遇到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应该多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好的是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且要和父母说自己,特别反感父母的责骂。这种状态已经成为一种定型,我们需要长期不断的去坚持改变,而不是想要一下子就改变这种状态。

第3个回答  2017-09-18

或许是父母觉得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吧,在他们的眼中,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激励,所以,父母们就会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损孩子,希望他们进步。我就是被父母贬低的孩子之一。

小时候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我爸爸经常说的我就是各种不好,学习成绩不好,其他当面也不行,当时确实激发了我的自尊心,虽然没有坚持好好学习,但是当时为了证明自己认真学了很长的时间。可是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有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从而丧失信心变得很自卑。

我弟弟就属于那种不适合被打击的人,只不过他倒是没有因为父母的打击变得自卑。有一次他的学习成绩下来了,家里还是一如既往的开始进行对他的打击,他就生气了,说老是打击他,有意思吗?然后就出去了。后来慢慢的次数多了家里也不打击他了。这次放暑假回家,弟弟补习班开的比较早,然后就我和父母在家,当时是弟弟参加月考了吧,成绩又一次发到了家里,爸爸当时完了以后不知道咋了就说了一句这个孩子需要鼓励才能好好学。

所以在父母的眼中他们的做法是在激励孩子,可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们的想法,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为人父母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孩子的思想状态免得最后伤害到了孩子还不自知,酿成悲剧才懂得反省已经晚了。对于同为孩子的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有问题及时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更加的了解自己。

第4个回答  2017-09-25

我认为孩子做不到自己满意,或者还不够满意,父母就会选择用语言刺激孩子,很常见。

比如当旁边的邻居家小孩这次又考了第一,那家人小孩的父母(标注A家庭)会对自家孩子寄予厚望,但凡一次没考好(你伤了我的心,我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多心血在你身上,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拿出这样的成绩来)类似的越让孩子伤心的话越会说,总结一句你是必须考好,必须比别人家小孩更让家长更有面子,外加警告这是认真的。

普通成绩家长会(B家庭)把别人的小孩当做自己小孩的标杆,别人家的小孩在自己小孩面前越有优越感(很支持)感觉很理所当然。这家小孩当然会特别排斥和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孩子)接触,会感觉总是低人一头。

A家庭父母会直接帮小孩做主不能和比你差的小孩玩,语言也会用的特别犀利,满嘴都是特别难听。这些伤害孩子的(差生)话A家庭孩子开始可能会不解不懂,等懂了就不会去改掉这种价值观,也直接阻止和普通成绩小孩的交往,并且惯于用这种犀利的语言去攻击普通成绩的小孩。

父母总是用语言伤害孩子,目的特别明确(对小孩的潜意识说)我说的都是对的,我不会害你,你听我的你才对,你需要被我认可,我对你满意是你的标准要求,并且不会觉得小孩被这样子对待是一种会有伤害的行为,父母只看结果也看过程,但只注结果,网友对比都特别认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