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样处理战俘

如题所述

1、杀之祭旗。古代战争迷信帅气需要男儿血来祭奠,这样可以让军队被神灵保佑。
2、屠杀。为了彰显军队的强大让敌人畏惧、本方补给不足以供应、信仰等等,会经常出现。
3、纳降。分两种,一种是战争中的纳降,那一般会编入自己军队;第二种战败后纳降,如果是正规军,请参考1、2条,如果是暴民,那可能会就地遣散。
4、收编为奴。大多是是正规军战败被俘,收编入军队奴隶队伍或者是上交国家。作为壮丁修建一些大型建筑、修筑工事、运送补给等等。
5、易服。穿上敌人的军服,冒充敌人军队扰乱敌人。
6、遣散。很少针对正规军,大都针对战斗力低下的暴民或者农民军。
7、邀功。中原王朝很少,北方游牧民族盛行拿俘虏来邀功,之后就参考4。
8、补充兵员。战争中损失过大,得不到补充,俘虏过来的敌人就地补充。
9、掠夺。俘虏过来的敌人强行迁徙到自己领地,用来学习生产技术等等,游牧民族的作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8
在古代战争中,对待战俘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充当奴隶,关进牢狱服劳役,残忍的作为“随葬品”,更残忍的直接 坑杀——即活埋,也有直接杀掉的,好的有放回的!等等在历史上最大的坑杀是在秦始皇对赵的长平之战,赵国被秦国大将白起活埋四十万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0-16
屠杀、收编、遣散、奴役

主要就这几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