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战争很常见,那么战后的俘虏都是如何处置的?

如题所述

古希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直贯彻着崇尚武力的精神。基于其小国寡民的现实情况,各城邦之间就不得不通过战争的方式来促进自身城邦的发展。

无论是哪场战争,人们都会面对如何处理俘获的战俘这个问题。

而对战俘们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一方面是出于个人盲目的仇恨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整个希腊政治大环境的考虑。


战争是古希腊的"家常便饭",各城邦之间经常会因为土地、宗教等问题发动战争。而战俘作为战争的产物,就不得不面临残酷的现实

虽然古希腊各城邦之间多爆发战争,但由于各城邦之间基本上都建立了一种联盟的关系,从而使得城邦之间发动的战争并不是以消灭某一个城邦为主要目的,而是想要通过战争的方式维护自身的领土安全,建立威严。


就如以斯巴达与雅典之间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为例,这场战争是以雅典战败告终。在这种雅典处于绝对弱势的情况下,人们便会认为斯巴达军队会以一己之力消灭雅典。但斯巴达并没有这样做,其出于维护政治平衡的目的,选择保持雅典的存在。

虽然古希腊所暴发的战争很少会使一个城邦灭亡,但我们并不能否认战争的残酷性。

就战争本身而言,无论是古希腊,又或是我国古代,战争的爆发终归会导致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在土地、人口等资源上的掠夺。

在古希腊,一些经济状况尚可,但生产能力低下的城邦通常会选择通过对外扩张的方式来缓解本城邦的压力。而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的就会促使战俘的产生。


在当时的古希腊社会,在战争中获胜的一方,不会在意自己获得了多少土地、财富,他们更为看重的是对敌对势力士兵的俘获。

一旦成为战争的战俘,就意味着自由的结束。再加上由于当时没有任何关于如何处理战俘的法律文献,战俘们就不得不面对残酷而又野蛮的现实。


由于在古希腊的发展历史中,战争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对于如何处理战俘,会因战胜者的意志、战俘所处的社会地位、政治环境的不同导致其受到不同对待

首先,屠杀战俘是古代战争中对待战俘最常见的方法,古希腊也不例外。人们通常会将对敌对势力的愤慨全部灌注到战俘身上。这种极为残忍且带有报复性的行为经常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斯巴达以及与波斯发生的战争中。


虽然波斯人在处置俘获的一些普通希腊士兵时,手法还是相当温和的,但面对俘获的一些军事首领,他们就会毫不手软。

以他们的思想来看,只有严惩这些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战俘,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当然,波斯人在处置其他地区的战俘时,态度则较为野蛮。如在对待俘获的腓尼基人、波思奇人以及其他偏远地区的战俘,他们往往会选择这些战俘集体虐待、残杀。

根据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相关描述:

"是的,在战争之初,斯巴达人把他们所有在海上俘获的人,不管是雅典同盟国的人也好,中立国的人也好,全部当作敌人杀死。"

这种极具报复性的行为也致使雅典在俘获了斯巴达及其联盟城邦的战俘时,不加讨论就悉数杀光了。

又如之前斯巴达在战争中俘获了200多名普拉提亚公民后,竟一改往日常态,要求采取审判的方式来讨论如何处理这些战俘

。但可笑的是,之后斯巴达为了达到巩固与底比斯盟友关系的目的,又单方面下令将这些战俘全部处死。


其次,公元前5世纪时的希腊各城邦通常会将在战争中俘获的战俘变卖为奴隶。由于战争不只是与交战双方的军队有关,战争的爆发还殃及着无辜的百姓。所以在战后俘虏的队伍中,会经常看到一些妇女、儿童的身影。尽管人们不会残忍的将他们杀害,但他们也逃脱不了沦为奴隶的命运。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希腊地区鲜少出现将本邦的希腊人作为奴隶的现象,当时希腊境内的奴隶多为被其他地区贩卖到希腊的野蛮人。

对于这种现象,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书中就有解释:

"在希腊人的文化概念里,一个人如果从属与别人的想法,丧失自己的自由意志,那就与奴隶没有任何区别。"

而波斯境内的状况却是与之相反。在波斯,施行的是一种以波斯国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国王之下的臣民对国王而言,皆属于奴隶的范畴。就希波战争爆发前的伊奥尼亚起义事件来说,波斯人虽没有将俘获的伊奥尼亚人全部残忍杀害,但还是将他们贬为身份地位低下的奴隶。


根据希罗多德《历史》一书中的相关记载:

"当他们控制了这些城市时,他们便把最漂亮的男孩子挑选出来,并把他们的生殖器割掉,从而使他们不能成为男子,而成为阉人。至于那些最漂亮的女孩,则把她们带到国王那里去了。"

众所周知,希腊世界是由众多城邦构建而成的。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各城邦的人口数量是极为有限的。

就拿发展到最鼎盛时期的雅典而言,当时城邦内的公民数量也不过几万左右。所以当面对波斯人的侵扰时,雅典最先选择的是将阿提卡地区的公民转移到其他相对安全的地方。

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期间,各城邦一方面考虑到自身城邦的人口问题上,另一方面考虑到如若不赎回战俘,就难以稳定城邦内的政治局面

。因此,在战后各城邦之间多施行的是一种用赎金赎回战俘的方式。


同时,基于大量的赎金能够带来的财富,一些城邦在战争中就尽可能的抓获战俘,而不是选择在战争中将他们残忍杀害,以便自己能够获得更多与敌人讨价还价的资本。

如科林斯在占领安那克托里安时,曾将在战俘中有势力的贵族幽禁起来,要求科西拉政府缴纳规定数目的赎金才予以释放。尽管每个城邦对于赎回战俘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各城邦之间的政治平稳。

当然,除了有偿赎回,古希腊在公元前5世纪对于战俘的处理也存在很多无偿赎回的做法。

因为古希腊各城邦多为小国寡民的状态,所以他们对人口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了如何处理战俘上。各城邦出于维护自身城邦的发展,多以"以一换一"的方式来挽回本城邦的公民。


如何处理古希腊战俘与能否能够维持城邦的正常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战俘的生死往往取决于城邦的内外政策上,而战俘命运的走向也能体现着城邦政治的变迁

古代社会并不像现如今的社会,会对如何处理战俘给予一定的应对措施和法律条文来予以规定。当时的希腊社会因为没有实际有效的法律条文来保证战俘的权利不受到侵害,从而导致获胜方虐待、杀害战俘的事情屡见不鲜。

无论是将希腊政治推向巅峰的希波战争,又或是致使希腊由盛转衰的伯罗奔尼撒战争。都使得公元前5世纪就如何对处理战俘这一问题做出了部分转变。当时希腊各城邦大部分是将俘获的战俘变卖为奴隶、缴纳赎金、双方交换等方式进行处理。

纵观古希腊的发展历史,各城邦在经历了初期发展、希波战争后的发展巅峰以及到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的陨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最能一个城邦是否繁荣,还要通过该城邦的人口数目来体现。

正是由于人口数量对于古希腊城邦发展的重要性,我们才能理解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俘获了200对个斯巴达的男性公民,斯巴达为何急于像雅典求和了。


首先,古希腊各城邦之间多建立的是一种联盟的关系,所以在战争中选择对抗的就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城邦,还有其背后的支持力量。其次,各城邦出于对自身城邦发展的考虑,只有保证城邦的公民不受到残害,才能稳定民心,维持城邦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