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的区别是谁提出的

如题所述

当谈到攻击的时候,人们会想到暴力、杀害、掠夺等一系列不好的词语或事件。那么攻击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攻击行为?我们能否减少攻击?
攻击的定义是指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言语行为(myers)。该定义涵盖了两种不同的攻击行为,对于人类,心理学家把攻击行为分为“敌意性”和“工具性”两种。敌意性攻击行为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David.Myers)。敌意性攻击如妻子怒打出轨的丈夫、父亲殴打考试不及格的孩子、城管怒推卖菜大妈等等行为。工具性攻击如恐怖分子报复社会、西门庆和潘金莲谋杀武大郎、蓄谋已久的杀父报仇等等行为。
可见,攻击在人类生活可谓屡见不鲜。我们是真的这么具有攻击行为?
攻击的生物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攻击行为就把这种对死亡原始的强烈欲求所蕴涵的能量转移到他人。动物行为专家洛伦兹认为攻击行为更多是适应性的而非自我破。但是两人都认为攻击的能量来源本能,是非习得和普遍的。生物学的角度看,神经系统和基因以及生物学因素对攻击的影响也是有相关关系的。研究者发现了一些能够攻击行为的神经机制,激活它们,人们的敌意程度增加。我们先天的遗传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敏感性。还有血液中的化学成分也影响了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敏感性。
攻击的挫折--攻击理论,约翰.多拉德认为挫折是产生攻击的动机,由于对反对和惩罚的畏惧,人们往往不直接对挫折源进行攻击,因此攻击驱力会被转移,转移给自己或者他人。后来,伯克维茨修正了这一理论,认为挫折产生的是愤怒,攻击行为是一种情绪准备状态。要有攻击线索,我们才会出现攻击行为。
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Bandura,1997),提出了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对攻击行为的学习不仅发生在亲身体验其后果时;通过观察别人,人们可以进行同样的学习。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如厌恶事件、唤醒、攻击线索、媒体影响(色情文学和性暴力)、群体影响(去个性化和人性化)等因素都能引发我们的攻击行为。
太多的理论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攻击行为,当然,在不同的情景条件下,攻击的产生机制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用到以上的理论也是不一样的。需要我们去分析和具体考量。
怎样减少攻击?社会学习的观点建议我们通过消除引发攻击的因素来控制它——通过减少令人厌恶的刺激,奖励和塑造非攻击行为,和产生与攻击行为不一致的反应。宣泄也可以减少攻击行为,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宣泄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但是宣泄减少攻击的观点却是存在争议的。布什曼(Bushman)指出:通过发泄来减少愤怒的情绪,如同火上浇油。减少攻击行为,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