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工作中"过来人"的自居行为?

我们以前都是这样做的,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是过来人。

我觉得这完全就是一种优越感的显摆和不负责任的吹嘘。

这是一个很真实的事情,这个代价真的很沉重。一个女孩高考的时候有一点小失误,但是分数是在特招线内的。这个时候就有一个业内人的老师亲戚来帮忙了,他表示带过很多的班级,很多的初中毕业生,他来安排。

那个时候那位老师是很得那个家长的信任,那个老师说什么女孩子为什么要有那么高的学历,最后还不是去嫁人。这个时候女孩是想上高中的,父亲一听感觉老师都这样说了,没毛病就放弃让女孩读下去的想法,这个还不算完。

父亲在回到家感觉学历有点太低,听说别的孩子在上职专,就又去问这个老师了。

这位老师说“哎呀这个事情简单的很,我每年都要经手很多的学生,我一手给你办好。”

学校报志愿的时候,女孩和爸爸就去报了志愿,把表格给老师。最后还又确认了一下,那位老师说“不用管了,他都弄好了。”

这位行业的过来人一直都在打包票,结果比她分数低的孩子全部被录取,而她没有收到任何的通知书,最后随意的选择了一所院校。

这一个自称是过来人的老师,改变了这个女孩的一身。以过来人自居是对自己以往成绩的肯定和吹嘘,没有一点谦逊和负责。我对这样的人从来都不喜欢,你的自以为是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8
他们看到比自己强的人,往往比较自卑,见人就说谁谁多了不起;看到同层次的人有一些优点,他们倾向于忽略或者心生妒忌,甚至拿更优秀的人打压对方。
而对于他们觉得不如自己的人,又内心多少存在看不起,比较冷漠,有时又在这些人面前显摆自己,突出自己的优越感。
想想那些过得比自己好的人,就深感自卑,再想想那些过得比自己差的人,内心又获得些许平衡。
而他们在生活中又自觉不自觉地和人比较,他们比较的方面涉及很广,甚至会从众攀比,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是复杂。
他们难于他人建立起平等尊重的关系,也很难做到在他人面前不卑不亢,在比自己强大的人面前,他们甘愿被指责、嘲笑,而在弱小的人面前,他们又会不遗余力指责、嘲笑人。 固执己见
他们经常一根筋,习惯用非此即彼的思维看待事物,评价一个人要么好,要么坏,看待一个事情也是从一个极端直接跳到另一个极端,缺少过度地带。
你给他们说人不能懒惰,他们就给你说过度疲劳,而他们却不懂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远远达不到过度疲劳的地步。
事物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如果只从正反两面看问题,很容易出现固执己见的行为。
他们是经验论者,觉得自己的经验至上,习惯以过来人自居,“我吃的盐比你喝得水多”,“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
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很容易故步自封、自欺欺人。
凡是符合他们既有观念的,他们往往容易接受,凡是和既有观念冲突的,他们往往一盘子否定,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思维的单一性,使他们更加固执。一切以省为本,缺少开源的本事
他们经常处于物质极度匮乏的状态,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节省,一切都得节省。
但大多数人节省了一辈子,还是穷困潦倒。
他们对于节省一刀切,有的花钱是为了更好的投资,但他们分不清该花钱还是该省钱的机会,一律选择省钱。
对于他们来说,攒下钱才是最实际的事情。
他们不敢拿着手头的钱去冒险,更不要说去做一些投资,因为他们输不起,那可是十年几十年的血汗钱。
关键在于,他们太缺乏开源的本事了,他们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很少到学习区磨练自己,即使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机会,他们总是差一大截。
也许他们有一天回首往事会说:“哎,要是我当年好好拼一把,抓住了哪一个机会,现在也富裕了”。
再穷孩子也得富养,自身却极为贫瘠
他们懂得富养孩子的道理,自己吃坏的喝坏的穿坏的,但要给孩子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
孩子被他们宠得像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喜欢说“爸爸妈妈有的,将来都是你的”,削弱孩子独立的意识。
孩子被他们寄予太大的厚望,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只要学习好,一切都好。
全家人都是围着孩子转的,夫妻感情次于亲子关系。
孩子是他们的一切,他们完全放弃了自我成长,将来不能赚钱了,就得靠孩子养着。
他们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各种督促孩子学习、报班,孩子做得达不到他们的理想效果,他们就更加控制孩子,做得好了,继续要求孩子做得更好。
孩子在他们的管教下,压力很大,或很乖巧或非常叛逆。
如果他们把对孩子的要求哪怕仅有一半转移到自己身上,逼迫自己去学习,逼迫自己去成长,那么他们也不会一直如此贫困。
而且他们的孩子也会形成根深蒂固的贫困思维,极大地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寒门再难出贵子”,难就难在突破思维、提升认知上。 在琐事中永无宁日
他们很容易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中挣扎,涉及到自身和家人、亲朋好友的吃喝玩乐、各种人情往来。
任何一些小事,都可能让他们理不清头绪,对于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颠过来倒过去地想,就是想不明白。
而且在稀缺思维的控制下,他们做决策很容易舍本逐末,为了近期利益放弃长远利益。
当其他人在想方设法丰富自己人生体验的时候,他们却纠结于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和动辄不稳定的情绪中。
他们把自己的无能归咎于不能改变的外界和他人,而且越无能的人,越容易怨天尤人,不是怪出身,就是怪机遇少。
却不知有一些人不仅比自己出身好,而且比自己更努力。
贫穷的人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伤痛,只有真正贫穷过的人才能体会,没有钱的生活到底会艰难到怎样的地步。
而贫穷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强大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惯性;贫穷久了会上瘾,难以戒掉的瘾。
有句经典的话:“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是典型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用来反映的社会现象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相比于富裕的人,穷人缺少的并不局限于赚钱的渠道,还有开放的思维和独立的判断、独特的价值和优秀的能力、开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
出身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辈子延续着贫穷。
只有那些敢于承认自身不足和局限、发现和挖掘自身优势、咬着牙拼命大踏步向前跑、持之以恒坚持的人,才能踢破贫穷的枷锁,开启人生的阳光大道。
第2个回答  2019-05-27
在工作和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以过来人自居的人。其实也是对自己有帮助的。
最常见的应该就是自己的父母了。总是以过来人自居来教训自己。也是有类似于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的话。其实他们的经验还是相当丰富的。也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知道作用。但是年轻人总是比较反感。总想着按自己的心意去办,听不进去的。
在工作中也是这样。一些老员工以过来人自居。其实他们的经验确实是相当丰富。如果能学到东西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如果过分了,研究不好了。总是高高在上的感觉。
过来人还是经验丰富,值得我们去学习。也不用去反感。大部分还都是好心知道你的。因此也要对他们的意见重视起来。
第3个回答  2019-05-28
工作中过来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单位的老人,他们比我们上班时间早,比我们经历的早,比我们有工作经验,练就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因此,它们的自觉行为也是应该为我们所理解的,因为他们以前也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所奋斗的,都是她们那个时候所经历所奋斗的,他们是我们的元老,应该受到我们的尊重,尊敬,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向老同志学习,向他们请教,避免走他们走过的弯路,对我们的工作是很有好处的
第4个回答  2019-05-25
工作中遇到"过来人"的自居行为?其实很正常,他们想表达出高人一等的姿态。通常他们会说,是为你好。

一大半的世人都是自私、爱慕虚荣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自己做出的行为,其实是满足他自己的,但是他并不知情,也不会有太大感悟,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对别人错,只要别人夸奖他几句,哪怕是假的,他也会认为别人眼光独特,所以我们并不能去改变他们,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自己,授受他们,因为他们也是人类的一部分,在以后的生活中,你还会遇到比他们烦百倍的人,你要从这儿锻炼,从这儿学习,因为这不是谁在要求你,而是适者生存自然法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