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女性的看法

如题所述

在儒家社会思想长时间占据主流的背景下,一些名家也指出我国历史中缺少带有女性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其实不然,早被孔子问道的老聃早就在儒家思想成为完整的体系前,创出了一套主要以女性视角论述的哲学体系。

一、女性哲学思想在《道德经》中的体现

对母性生殖的崇拜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说文》注:“牝,畜母也。”此处的“牝”字,高亨注为母体之意。道是老子思想哲学的根基,以道做天地万物之母体,可见老子的生殖崇拜更重于雌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明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说文》训:“始,女之初也。”《尔雅》训:“胎,始也。”“始”字是指女子刚刚怀孕之时,而“母”字依旧是指母体。从两个例子中看出老子喜欢运用女性的生殖和身体比喻道和天地万物自然的关系,不比其父,只言母体,足以看出老子对母体崇拜的意识特征。

除此以外老子还直接运用“母”等字眼直接比喻道,如二十章中提到:“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愚人之心也哉。”老子在散文论述中仅仅类比“母”可见其浓烈的女性生殖崇拜意识,类似的例子不再赘述。

老子思想中带有女性特质的思想主张

1.守柔贵雌

老子首推雌性之柔,“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在本章中,老子指出要集中精气,行为柔弱,在眼睛、耳朵、口鼻一张一合中像个婴儿和雌性一样退让不争,坚持以柔克刚。女子似水的比喻随处可见,且老子崇尚水的智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此外,老子甚至以是生是死来强调柔弱处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正如古话常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若在某方面过于强势,并不会一定如己所愿,甚至会背道而驰。

人生观扩展到政治论,老子提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柔弱胜刚强才是王道。《老子》的贵柔思想在某些领域某些事件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被反复强调,绝对阐述,足见其思想的片面性,是陷入自己哲学体系的表现。

2.尚静守谦

宁静也是老子追崇的境界,正如老子所言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就像分量轻的东西要依附于重者,静就是躁的主宰者。重女倾向更加明显的还有“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对于此处的“牝”和“牡”,高亨先生在《老子注释》中直接解释为女性和男性,而以女性的谦卑安静之性,来作比大国在对外斗争中应该采取的策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5
道家创始人老子对于女性的看法

  导语:老子是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物,作为一名哲学思想深厚的学者,他对于女性又有什么看法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儒家社会思想长时间占据主流的背景下,一些名家也指出我国历史中缺少带有女性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其实不然,早被孔子问道的老聃早就在儒家思想成为完整的体系前,创出了一套主要以女性视角论述的哲学体系。

  一、女性哲学思想在《道德经》中的体现

  (一)对母性生殖的崇拜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王弼著《老子》第六章)《说文》注:“牝,畜母也。”此处的“牝”字,高亨注为母体之意。道是老子思想哲学的根基,以道做天地万物之母体,可见老子的生殖崇拜更重于雌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明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说文》训:“始,女之初也。”《尔雅》训:“胎,始也。”“始”字是指女子刚刚怀孕之时,而“母”字依旧是指母体。从两个例子中看出老子喜欢运用女性的生殖和身体比喻道和天地万物自然的关系,不比其父,只言母体,足以看出老子对母体崇拜的意识特征。

  除此以外老子还直接运用“母”等字眼直接比喻道,如二十章中提到:“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愚人之心也哉。”老子在散文论述中仅仅类比“母”可见其浓烈的女性生殖崇拜意识,类似的例子不再赘述。

  (二)老子思想中带有女性特质的思想主张

  1.守柔贵雌

  老子首推雌性之柔,“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十章)在本章中,老子指出要集中精气,行为柔弱,在眼睛、耳朵、口鼻一张一合中像个婴儿和雌性一样退让不争,坚持以柔克刚。女子似水的比喻随处可见,且老子崇尚水的智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七十八章)此外,老子甚至以是生是死来强调柔弱处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正如古话常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若在某方面过于强势,并不会一定如己所愿,甚至会背道而驰。

  由人生观扩展到政治论,老子提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柔弱胜刚强才是王道。《老子》的贵柔思想在某些领域某些事件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被反复强调,绝对阐述,足见其思想的片面性,是陷入自己哲学体系的表现。
第2个回答  2020-10-15
老子对中国哲学乃至世界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自然视角,并以自然视角审视大千世界。老子正是以此反对礼教的。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又叫《老子》。老子和《老子》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并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但是,由于今人远隔老子,加上有关老子的文字记载并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于是,从古至今,有一种历史惯性,许多人都把他神化,敬称他为太上老君,这就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
有学者认为,老子与《老子》一书,其人与其书似不同时。但老子的思想只能从《老子》中发现并抽取,老子的神秘也只能从《老子》中得到破译。
据史料显示,老子与孔子曾有一段生命在同一个年代相遇。当孔子的礼教从黄河岸边向流域弥漫开来的时候,老子却站在楚地的一座高山上,公开与礼教叫板,不屑地说,礼教是退化的产物。老子的是非善恶标准是,自然的道德最高尚,人为的礼教最低劣。从仁义到礼是一个不如一个。老子这样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雨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又说:“大道废,有仁义;慧知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君臣。”仁义、大伪、孝慈、忠臣之类,都是退化的产物。因此,他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孔子站在他的学术立场上,口若悬河,强调礼教对天地人的重大意义,而《老子》反其道而行之,在阳光下抨击礼教对天地人的扭曲。
锋芒毕露,这就是老子的学术性格!他从来不会人云亦云,他的爱好是独立思考。
然而,老子与孔子在学术上的争锋并没有影响学术上的交流。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学养丰赡的孔子决定出访楚国,拜晤名声并不逊色于自己的老子。他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早闻老子大名,心有敬慕之情,于是,欣然陪同孔子出访。老子见孔子千里迢迢而来,屈尊求教,十分感动,便热忱会见,与孔子在学术上坦诚交换了意见。这是一次大师级的对话,也是一幅双锋并峙的景象。访问回国,众弟子问孔子,老子怎么样?孔子心悦诚服地说:“鸟,吾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吾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子,真吾师也!”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孔子胸襟的辽阔与老子胸怀的坦荡。正因为这样,儒家始祖孔子与道家祖师老子才一同雄视了中国几千年。
老子是最早从心灵上博爱女性的男人。阅读先秦诸子百家和中国古代思想史,就有一个新发现,即最多言女性和主张女性化者莫如《老子》一书。当然,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时代,这就是原始社会时代。但,它只是历史进程中的其一段落。很快,奴隶社会诞生,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横空出世,并开始绵延下去。当两性发生重大偏差与位移时,老子疾呼了。他说:“有名万物之母。”“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没身不殆。”“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这些言论表达了老子对女性投入了自然主义的敬重!
第3个回答  2020-10-15
只对女性的看法。不知道你说的这个脑子是指古人,老子还是以长辈的身份对女生的看法,每个人的对女生的看法都不一样
第4个回答  2020-10-15
在跟女生相处时,男生要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对女生坦诚以待,只是男生还需要加上一些修饰和美化,让女生听起来更舒服,甚至是让女生对男生产生好感。理工大学里的男生,不是光棍就是帅哥。

理工男不一定很帅,但是长得帅的男生都集中在理科。随便拣一个出来,也是眼神清澈,毫无杂质,整个人清清爽爽,透着单纯,透着可爱,像甜脆小萝卜。即使不是“型英帅靓正”的超级帅哥,也是舒心顺眼,不至于令人恶感顿生。即使上班几年了,只要公司没有硬性的着装要求,他们还是穿着干干净净的T恤牛仔裤,T恤上面是不张扬的图案,给人阳光和青春的感觉。  文科男:长相往往是千奇百怪,让人感叹造化的鬼斧神工。憔悴而沧桑,像半蔫酸黄瓜,与青春这个词永远是平行线,不得交叉。害得很多人误会高考早就没有最高年龄限制了。而且根据“相由心生”定律,由于他们很丑,也不温柔,甚至阴阳怪气,样子更让人觉得惨不忍睹。  
专一  理科男:做事都很专注,不管是搞研究、制图表还是玩游戏都心无旁鹜,全心投入当下的事。在感情方面亦如此,一旦喜欢一个女生,便一条道走到黑,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再加上理科生周围半径一公里之内出没的女生数量极度有限,女朋友资源短缺,所以对目前到手的这个死心塌地。何况即使他有那个贼心贼胆,往往工作又极其忙碌,哪里有花前月下的出墙机会?  文科男:三心二意,不仅口花花,善于甜言蜜语,还模仿贾宝玉,“爱博而心劳”,才子倒未必是,先学会了风流,暗恋对象换得比衣服还快。  
数字化思维
  理科男:《第一次亲密接触》记载:“我看着她的眼睛,视线的俯角约20度。我们六只眼睛(我有四只)的距离约20公分。所以我和她身高的差异约=20*tan20度=7.3。我171,因此她约164。至于她的头发,超过肩膀10公分……”注意:痞子蔡,水利研究所博士生。  文科男:最头痛的是——1530元存了3个月零7天,银行利息2.14%,扣去20%的利息税,最后总共是多少? 
 
务实
  理科男:对自己定位明确,优点缺点有清醒的认识。有踏踏实实切合实际的梦想,不会盲目地追逐什么,并按照目标有计划地一步一步行动。把实际的生活经营得妥妥当当。大学刚毕业,他们就对考什么证书、上个什么在读硕士、何时按揭买房、何时购车有清晰的构想,至于女友,不一定貌若天仙,有爱心、长得可爱一点就好。  文科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虚无的东西接触得太多,有惊人的勇气和想象力。总是把自己想象成潘安再世,徐志摩第二,动不动就趾高气扬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上学时绝对无视自己奇怪的外形,对一般的女生挑三拣四做不屑状,动不动就追系花校花,到了工作阶段仍然好高务远,高不成低不就。  
男人味
  理科男:理科天生是给男生学的,符合男生先天的思维模式。数字、图形、化学元素等理科的一切都带着硬朗的成分,不断地加强理科男的硬性特质:更理智、更果断、更冷静。设计建筑图纸、编辑应用软件、研究电子元件,专注于工作的他们,一招一式都极富男人味。  文科男:每天诗词歌赋读多了,阴柔度直线上升,动不动就做长吁短叹西子捧心无限忧郁状。哎,文人中同性恋还少吗?就算性取向好不容易保存下来,娘娘腔已经如影随形了。  
怜香惜玉
  理科男:高中读理科班,班上男女比例1.5:1;大学上理工科,很多系100多个男生,只有几个女生做点缀;到了单位,难得办公室还有两个女生,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了。从小到大身处寺庙般的环境,好不容易跟女生接触,不宝贝才怪。宠爱女生已经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惯性。  文科男:每张集体照、毕业照都是“他在丛中笑”,早就不稀罕女生了,加上文人相轻,哪里还知绅士风度是何物。上学时遇到劳动课就先挑了轻便工具,工作了还跟女同事抢零食争电脑,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笨嘴笨舌
  理科男:语言表达能力差。即使在网上凭借超强的逻辑思维,加上打字速度够快,唇枪舌战时还能跟文科男有得一拼,到了生活中就优势尽失了。最怕女朋友问出“你是过去爱我还是现在更爱我?”之类比脑筋急转弯难度系数大一百倍的问题。  文科男:巧舌如簧,花言巧语是他们的强项,靠这点本领在网上骗骗低年级的小妹妹是他们惟一的精神慰藉。而且倾诉欲极强,好为人师。比如哲学系的总以为自己是大师,以道德教化为己任,动不动就呕心沥血教育别人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升境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