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八旗中哪旗作战能力最强?

如题所述

回答这个问题,要加上时代因素。一般认为老大带的旗最厉害。

皇太极时代,他统领的正白旗最猛。继承汗位之後,为表明正统及巩固权力,将自己亲统的正白旗改色为正黄旗,又夺取原属杜度的镶白旗交由长子豪格并改色为镶黄旗。而将多铎、阿济格二人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

多尔衮摄政期间,将正蓝旗其与自己统领的正白旗混编重组,成为新的正白旗和镶白旗,而将胞弟多铎统领的镶白旗改色为正蓝旗。此後八旗旗色再未变化。

多尔衮去世后,清世祖顺治开始亲政。他为了加强掌控,亲自统领了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这样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公、贝勒掌控的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後终清再未有任何改动。

到了雍正年间,清世宗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他以儒家「天无二日」之论发布谕旨,将下五旗旗员与旗主王公、贝勒的从属关系彻底废除,仅保留各属下包衣的直接控制权[。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也由皇帝直辖。

八旗制度是清朝时期特有的一种以满洲人为主导的军事社会组织,起源於女真人的射猎组织牛彔额真。它以军事化的方式将满洲社会的军政、生产、司法、宗族融合在这一制度的管理之下。八旗制度是清朝统治者能够占领中原的基石,因此它一直被历代清帝视作根本。

清朝八旗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其中满洲八旗为尊,蒙古八旗次之,汉军八旗再次之.
其中满洲八旗有正黄,镶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八个部分。是满洲八旗的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上三旗高于剩下的五旗,由皇帝直接统帅。

八旗兵制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组织,出则备战,入则务农,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

  八旗制度首先是军事组织,为满清入关前主要武装力量。八旗分京师八旗和驻防八旗。一六四四年,清定都北京後,留大部份旗兵守衞北京,称京师八旗。京师八旗以紫禁城为中心,环皇宫驻扎。京师八旗兵又分郎衞和兵衞,郎衞即天子亲军,是专门随侍、警衞皇帝的军队;兵衞为北京衞戍部队,有前锋骁骑、步军等营。而清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每攻一城、得一地便留一定量的旗兵驻守,形成驻防八旗。凡全国重镇要塞,边疆沿海,均有八旗兵驻守。

  八旗制度亦是旗人的行政机构,八旗的组织大致分三级,即统领、参领和佐领。各旗都统均掌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之政令,稽其户口,经其教养,序其官爵,简其军赋,以赞理旗务。各旗亦设立都统衙署以管之。八旗的户口,是以佐领为单位加以编审,每三年编审户口一次。旗人生有子女,满月後均须报佐领注册。

  八旗制度还兼有生产的职能,清入关前,土地为八固山所共有,由各牛彔组织生产。清入关後,曾实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清廷将圈占的土地,分给皇室王公及八旗官兵,因而形成了大量的庄地。然乾隆以後,一般旗人的庄田,多是租给佃户耕种,坐收其租,而失去其生产之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15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战争中所创立,原有红、白、黑三旗,后将红旗分设为正黄旗与镶黄旗,白旗分设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黑旗分设为镶蓝、正红、镶红三旗,共计八旗。它是当时后金政权包括军、政、财、经等各个方面兵民合一的组织形式。这些八旗子弟自幼苦练射骑,勇猛善战,平时耕猎为民,战时披甲从征为兵,在他们入关之前,以及入关后的初期,确实有很强的战斗力,应该说是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中崛起的一支新生力量。因此从作战角度来看无明显强弱之分。
如果非要对八旗进行一个高低排序,结合归属、人口等可以做如下排序:
1、镶黄旗
清代八旗之头旗,上三旗之首。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是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13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乾隆帝的孝贤纯皇后、哲悯皇贵妃,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朝廷的高级官员中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历史上的慈禧太后是镶蓝旗,后抬旗入镶黄旗。
2、正黄旗
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旗内无王,归皇帝所亲统.兵是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满洲中人口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3、正白旗
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旗而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就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此后清代就成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亲统旗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100—300人 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和清末代皇后婉容(达斡尔族)都是正白旗人。
4、镶白旗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的规模是84个整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5、正红旗
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也是正红旗人。
6、镶红旗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7、正蓝旗
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旗和镶黄旗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统,而是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3个整佐领又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8、镶蓝旗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佐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镶蓝旗人,慈安皇太后(也称东太后)也是,慈禧太后(也称西太后)是镶蓝旗,后抬旗入镶黄旗。
第2个回答  2015-09-15
  清八旗中镶黄旗作战能力最强。
  镶黄旗满洲,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达到下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禧和慈安(也称东宫)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中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

  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彔。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到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军事组织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
  
第3个回答  2013-11-09
清朝八旗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其中满洲八旗为尊,蒙古八旗次之,汉军八旗再次之!
其中满洲八旗有正黄,镶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八个部分。请注意上面的顺序,并不是随意写的,而是满洲八旗的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另外一种排法是分左右翼,左翼镶黄,正白,正蓝,镶白,右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这在老沈阳城区的八旗驻防图上非常清楚,地位高的北方是正白,正蓝旗,西方是正黄、镶白旗,东方是正红,镶红旗,南方是镶黄、镶蓝旗。
一般情况下正黄,镶黄,正白为上三旗高于剩下的五旗,由皇帝统帅,为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1-09
正黄,镶黄,正白最有战斗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