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的意思?

如题所述

原句为: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意思是留下母亲只是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出自《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zhèn)。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译文:

闵损,字子骞。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

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扩展资料: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体现的是仁爱孝悌的宽厚情怀。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闵损对继母都能做到以孝为先,难能可贵,面对继母的虐待,闵子骞没有抱怨,更没有报复。相反,在父亲要休逐后妈的时候,首先想到了两个幼小的弟弟,恳求父亲饶恕继母。

这是一种宽广的胸怀,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为了弟弟妹妹的温暖,闵损宁愿忍受寒冷和误解;为了家庭的和睦,闵损宁愿忍辱负重,善待虐待自己的继母,来成全弟弟妹妹获得母爱,这不仅是大孝,也是对家庭的一种责任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0
母亲在时,可能有好几个孩子,不能每个都照顾好了,可能会有个别的孩子觉得不被疼爱;母亲如果不在了,每个孩子都没了依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14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白话解释:兄弟三人,两个弟弟是继母生的,继母虐待老大,父亲发现后要休走母亲,此时老大说出此话,感动父母。
第3个回答  2020-05-20
是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我正在看《论语》,闵子骞幼年丧母,本有兄弟二人,父亲再娶,又生了两个儿子。他曾受后母虐待,后母给亲生儿子穿棉衣,而给他穿芦花做的衣服。一次,他为父驾车,身不御寒以致失辔,父亲察觉后,大怒,想休了后母,字骞劝道:“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亲乃止,后母亦被感化,待四子如一。
以上原文编辑。
第4个回答  2019-08-21
原文是: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你都弄反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