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的最早出处和最早的写法

如题所述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
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3. 姓。

详细字义
〈名〉

1.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state]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3. 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4.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capital]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土国地漕。——《诗·邶风·击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6. 国家 [country;state;nation]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7.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8. 古代王、侯的封地 [feud]
汉王之国,良送至 褒中。——《史记·留侯之家》
孟尝君就国于 薛。——《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10. 帝王 [emperor's]。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11. 部落 [tribe]
[韩]凡七十八国。 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后汉书》
12. 地方 [place]
荆州北据 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吴会,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国。—— 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13. 家乡 [hometown]
[侃]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晋书》
14. 姓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邑就是国。 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 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曰:“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一以戈,一为守,其义尚不明。盖口为国土意,若以兵器之戈而卫之,则其一为表示领土之境界意,一为有时如亘之有二线,亦犹表示田地境界之畺字。”“或”字的“口”,指的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从早期的“或”字看来,“口”的四方都有一横,这一横很可能是“止”字的简化,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卫人口、保卫土地。 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域”字。
周代晚期
  到周代晚期(亦有秦汉以后之说)在“或”的外面加了个“囗”,繁体字为“国”。   “国”字的大“囗” 表示疆土地域的境界和范围,并表示国家周边应该有防;小“口”为国境线里的人口;“戈”作为古代的兵器,对外抵御侵略,对内维持治安(所以,“戈”部署在国境线和人口之间);“或”字下方的 “一”表示土地,表明国家与土地、农业之密切关联。   《说文》说:“国,邦也;从囗从或”。按照古人的理解,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把这四个条件组合起来,便成了一个“国”字。显然,此乃极富哲理的造字创意。
后汉、武周
  后汉时简化的“囯”,“囗”中从“王”,有“普天之下莫非王”之意,封建色彩很浓。武则天即位后曾以“囗”中加“武”及“囶”、“圀”取代“国”字。还出现“囻”,以及“囗”中加“众”、加“戈”、加“土”、加“主”字等和三个“秦”代表“国”字等。
"国"的诞生
  宋元时出现了我们今天通用的简化“国”,“囗”里从“玉”,表示我国地大物博,宝藏丰富。   有人统计,“国”字的写法有42种之多。以上各种“国”字的表意视觉功能与哲理意趣均较繁体字“国”所不及。
简化字
  1956年6月1日,中央颁行的简化字中,郭沫若先生将口内“王”字加一点“国”简化为“国”,既避开了帝王的封建思想,说明我国“玉”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玉是珍宝,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其意思是让我们爱护宝物一样珍爱自己的国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2
国,最早写作戈,意思是武力,可见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武力对国家的重要性。
后来写作或,加了一个口和一个一,口表示人口,一表示土地,意思是用武力保卫人口和土地
再后来,就是繁体字的国了,也就是或外面加了一个囗,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逐渐从城市国家转向地域国这,所以加了一个囗表示范围,就是用武力保卫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和土地的意思
简化国字,无意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22
关于“国”字,叶籁士先生《简化汉字一夕谈》中有段主客对话,云:
客:对于汉字,每个识字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意见,这种讨论一定是很有趣的。
主:一点也不错。委员会开会讨论时有过一段“佳话”。修订草案把“国”简化作“囯”,即方框里一个王字(太平天国就是用的这个字),就有委员提出异议,现在人民当家,不兴用“王”字,郭老作解释:此乃张王李赵之王,非国王之王。
客:郭老此话有理。中国人姓王的特别多,以王字来代表人民也说得通。
主:话是不差,但是有的委员还是不同意。最后通过:“王”字加一点成为“玉”字,这就是今天简化字中“国”字的由来。这个“国”字,跟日本对国字的简化恰巧完全一样。
客:由此看来,审定委员会的工作还是很认真的,可以说是“一点不苟” 。
这段“佳话”告诉我们,“国”简化为“国”,是由文字改革审定委员会将“囯”字之“王”“加一点成为‘玉’”创制而来,与日本对“国”字的简化纯属巧合。然而,日本学者林大先生说,中国推行简化字也受到日本影响,“例如国字,他们(指中国)先略成囯,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有王的存在,似乎说不通,于是便学日本,加进一点,变成玉字了。”
众所周知,日本1931年和1942年分别制定了《常用汉字表》和《标准汉字表》,两表中的“国”字均简作“囯”,及至1946年颁布《当用汉字表》,“国”乃简化为“国”。在我国,情况也有点相似,无论是1932年编印的《国音常用字汇》,还是1935年发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国”亦均简作“囯”,及至1964年颁布《简化字总表》,“国”才简作“国”。因此,倘若从社会规范用字角度论,“国”字的选用,日本在先,我国在后。林大先生日本“国”字论,也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然而,《国字の字典》,进一步将“国”视作日人创制的“国字”。(p.17)
“国”字,果真源出日本么?
考之《康熙字典》等传统字书,只收“囯”,而没有“国”。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只如田夫民为农,百念为忧,……囗王为国,文字(子)为学:如此之字,皆后魏流俗所撰,学者之所不用。” 《龙龛手镜•囗部》:“囯,俗;……正作国”。(p.175)《汉语大字典》云:
国 同“国”。清梁同书《直语补正》:“国、孑、齐、斎、斈,今市侩书之,皆起于宋,见孙奕《示儿编》云。”按:《履斋示儿编》卷二十二作“囯”。今为“国”的简化字。(p.301)
《汉语大字典》所引《直语补正》,存有舛讹,张涌泉师已经指正 。至于“国”字见诸文献,则众说纷纭。《书法字典》(p.90)谓见于六朝诸碑,没有说出具体碑名;《简化字溯源》(p.95)谓“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东魏的孪造像”;陈直先生《汉代民间简字举例》谓“汉陶残片文云:丘解国。见《德九存陶》。与后代简写‘国’字,完全相同。” 张涌泉师认为,“国”字源出汉代,其“可靠性很值得怀疑”,而敦煌写本伯2838《拜新月》词:“国泰时清晏”,则“国”字赫然 。
然则,“国”又何以简化为“国”?
新西兰王和先生云:“‘国’是个愚笨人所用的字”,因为“国”字之“玉”与“愚”字同音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张涌泉先生说:“俗书每有增加笔画的通例,加上‘王’‘玉’原本皆无一点,所以无点的‘国’俗书便有可能写作有点的‘国’。” 此为至理。李乐毅先生则谓“囯”或“国”均源出“国”字草书 。可备一说。
总之,无论“国”字缘何而成,其字源出我国文献当毫无疑义!
然而,江户时期日本汉学家近藤西涯《正楷录》(p.339)认为“国”是一个“倭”字,新井白石《同文通考》(p.298)认为,“国”是一个日式“省文”。
寻绎我国古代文献,“国”写作“国”,的确“为数极少,不可据以为典要”,其“流行是民国以后的事” 。上揭汉魏隋唐之“国”,实属一鳞半爪而已。查考日本古籍,情况似乎大不一样。以8世纪正仓院文书为例,“国”虽大多写作“囗王为国”之“囯”,然亦有写作“国”者:“镇国次将田中朝臣多太麻吕。” 再考察抄于1371年(上中卷)和1376年(下卷)的真福寺本《古事记》,其“国”字频出,“国”多有所见。例如,“记小滨而清国土。”(上卷p.7)“速须佐之男命不治所命之国而。”(上卷p.184)“神气不起,国亦安平。”(中卷p.212)“遣旦波国令违(杀)玖贺耳之御笠。”(中卷p.234)“此时新良国王贡进御调八十一艘。”(下卷p.168)其他《古事记》写本,诸如伊势本、伊势一本、道真本、前田本等,“国”写作“国”,乃以百计。再如日本室町时期(1336—1573)《日藏古抄李峤咏物诗注》,“国”之为“国”,不胜枚举。可见,近藤、新井为“国”立论,诚有所凭依,决非虚妄,只是因为他们无法目睹汉魏碑刻、敦煌写卷罢了。
至此,“国”字之源流本末已明,中日“国”字之争庶可免矣。尤具意义的是,透过区区一个“国”字,既可明中日文化交流之密切,更显近代汉字研究之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