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呼啸山庄》的800字读书笔记!

如题所述

  这几天海拉尔的天气开始多风,学校的事也开始多了起来。值班很无聊,决定不去网吧,开始阅读。记得上回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成吉思汗广场完,我们几个侃大山,聊到一些外国的名著,大家了的不行,回头想一想,一本《红楼梦》百年名著居然养活一大帮所谓“红学”的专家。所以决定抽出时间去图书馆翻翻以前看过的或没看过的外国文学,以度这多风的春天。 《呼啸山庄》以前看的时候是英文版的,不过短而精。没有这么多的体会,但严格的说,这是部残酷的小说。 短暂的欢乐只是永恒痛苦的回光返照,人生爱恋的迷狂和仇恨的暴虐,在书里奇怪的集合。披着山林野气的凯瑟琳心于浑身黝黑,顽固不化的希刺克历夫却又听凭一点点的虚荣似的,与上流社会的林少爷定婚,招惹出几代人都无法偿还的灵魂债。 希刺克历夫一个恶魔式的英雄,一种顽强力量的象征。他全部的坚毅勇猛和不屈不挠都附诸在对凯瑟琳无望的爱,以及对阻碍爱的现实的一切有关联者的疯狂的报复上。他所有的动机和行为出于他生命本质的需要。可以说他的生命永远以自我为轴心,按照充足的个性化自由运转:就像是他得不到凯瑟琳的爱,就要付出一切来报复破坏他们爱情的人。在书上是这样描述到:“两个词可以概括我的未来——死亡或者地狱,失去她后,生存将是地狱”!希刺克历夫生命的本能在爱的名义下被扭曲,而死亡这种自毁力量接替而上…。 我想悲剧大约是基于对灾难的反抗,希刺克历夫在辛德雷的摧残和凯瑟琳的背弃后,在不能实现爱的欲望下,对于他生命的意义只剩下复仇。 看到这里有种心寒,《呼啸山庄》至此已被他建筑成了充满阴郁 凶残气氛的非人性 给理性的世界。在他身上更深切的让我感受到的是灵魂和肉体被伤害,被凌辱后的扭曲。 整个文学在当年席卷欧洲整整一个世纪的忧郁的情调,凯瑟琳是一个典型忧郁的精灵,她在爱的狂喜和巨大的激动中由于而终,并保持贯穿一生充满无法挣脱的精神冲突。尽管这个冲突出自她自我的选择结果…。 忽然我的内心中由然而生:自己和某人格人也是…。 唉,回到书上,看看这段蛮喜欢——“尽管现象界杂器不断变动,但生命归根结底是完美的。具有不可摧毁的力量,宇宙的意志不容许任何事物静止不动,它要求不断毁灭,同时不断更生“ 不可否认这一篇小说涵盖的东西远远超越了爱情的本身,它赞扬了人的美德,抨击了人心的黑暗,用世俗的生活画卷了他们对美好的追求。我们从中学到的是如何把自我与他人对照来发现自己的缺点,洗却心灵的肮脏,同时也教给我们如何面对世界,如何以自己的爱来换取世界的光明。这样,我们在迈向文明生活和爱情社会的路上,看到的正式新生命的不屈再生。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我站在上海的一座办公楼的天台上,大声朗读《呼啸山庄》,或者确切的说,我不是在朗读,而是在呼喊,在狂叫,在同希思克里夫一起咆哮。我重复着他对凯茜的那些爱与恨,一遍又一遍,同他一起激动和疯狂。我站在天台上望着蓝天下繁华的都市,在温暖的阳光里感到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游离,我知道此时此刻我渴望的是一片荒原,寒冷的,阴森的,充斥着生命的欲望和狂野的广袤的荒原,我需要一鼓强劲的风,一件破旧的衣服,一阵肮脏的灰尘,需要被撞击,被挑衅,甚至被辱骂和击打,需要挣扎与还击,需要激情和力量。

  我看着自己白皙的手掌,已经不知多久没有捏紧过拳头了。记得小的时候为了和别人杠拳,经常对着墙壁击打,关节处的皮会掀起来,我会很满意的认为我的拳头又变硬了一些,而现在,我竟然不敢去体验那种疼痛,我蜷缩在外套里太久,文明地太久,温和地太久,我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而我似乎也已经很久没有和别人发生口角了,没错,我也很像个“知识分子”了,很礼貌,很谦卑——我看到一只绵羊,绵羊从不咆哮与狂奔,从不呼号和撕咬。

  可是希思克里夫的声音此刻仍在我的心中回响,划破爱尔兰田园的天空,带着荒凉而美丽的山庄里的血雨腥风钻进我的耳朵和眼睛,我躲闪不急,愣在那里,有那么一个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面容扭曲,衣衫褴褛,头发零乱而直立,眼睛里闪烁着痛苦而幸福的泪光,他嘴角挂着一丝明显的嘲笑,脖子上胀起了美丽的青筋,胸口和腋下的汗水散发出迷人的味道,那身影让我激动的几乎哭出声来,我莫名的想跑过去抱住那个影子,勒住他的脖子,贴近他的胸膛,然而灯光突变,幕布切换,我被拉回,重返现世。

  我听到我的鼻子里发出一声刺耳的轻蔑,这是送给我自己的。

  我已经回不去了。

  我发现我的读书笔记渐渐的不再涉及太多作品本身的内容,似乎这寥寥的几句已经不是笔记,更称不上书评——我写的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自我,越来越随意,我很满意这种状态,我不过是在读书,然后看到自己的样子,然后记录下来看到的自己,如是而已。

  最后我想把西斯克里夫对凯茜的这段话抄在这里,张杨翻译的这版是我最喜欢的,我喜欢这段语言里燃烧着的野性与激情,它让我看见曾经的自己,它让我蔑视我见过的所有爱情,它让我觉得自己曾经真正的活过。

  “你现在教我懂得了,你一直是多么狠心,狠心又虚伪。你过去为什么瞧不起我呢?你为什么要违背你自己的心呢,凯茜?我没有一句安慰的话——这是你罪有应得。你害死了你自己。不错,你可以亲吻我,你可以哭,你可以勒索我的吻,也勒索我的眼泪,而我的吻和眼泪要毁坏你 ——他们要催你死!那时候既然你爱我,那你有什么权利甩了我呢?有什么权利——回答我——就凭你低级趣味瞎碰乱撞找上了林顿?因为穷苦也罢,地位地下也罢,死亡也罢,上帝或者夜魔加载我的头上的惩罚也好,本来都不能把咱们分开,而你,却心甘情愿这样作了!我没有弄碎你的心——是你撕碎了的;而且你在撕碎你自己的心的同时,也撕碎了我的心。我是强者,所以对于我就格外苦。我还要活吗?那将是什么样的一种活法?天哪!难道你在坟墓里还想和你的灵魂一起活着吗?”

  这几天海拉尔的天气开始多风学事也开始多了起来。值班很无聊决定不去网吧开始阅读。记得上回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成吉思汗广场完几个侃大山聊到外国的名著大家了的不行回头想一想一本《红楼梦》百年名著居然养活一大帮所谓“红学”的专家。决定抽出去图书馆翻翻以前看过的或没看过的外国文学以度这多风的春天。

  《呼啸山庄》以前看的时候是英文版的不过短而精。这么多的体会但的说这是部残酷的小说。

  短暂的欢乐只是永恒痛苦的回光返照人生爱恋的迷狂和仇恨的暴虐在书里奇怪的集合。披着山林野气的凯瑟琳心于浑身黝黑顽固不化的希刺克历夫却又听凭一点点的虚荣似的与上流社会的林少爷定婚招惹出几代人都无法偿还的灵魂债。

  希刺克历夫恶魔式的英雄顽强力量的象征。他的坚毅勇猛和不屈不挠都附诸在对凯瑟琳无望的爱对阻碍爱的现实的一切联者的疯狂的报复上。他所动机和出于他生命本质的需要。可以说他的生命永远以自我为轴心充足的个性化自由运转:就像是他得凯瑟琳的爱就要付出一切来报复破坏爱情的人。在书上是描述到:“两个词可以概括我的未来——死亡或者地狱失去她后生存将是地狱”!希刺克历夫生命的本能在爱的名义下被扭曲而死亡自毁力量接替而上…。

  我想悲剧大约是基于对灾难的反抗希刺克历夫在辛德雷的摧残和凯瑟琳的背弃后在爱的欲望下他生命的意义只剩下复仇。

  看到这里有种心寒《呼啸山庄》至此已被他建筑成了充满阴郁 凶残气氛的非人性 给理性的世界。在他身上更深切的让我感受到的是灵魂和肉体被伤害被凌辱后的扭曲。

  整个文学在当年席卷欧洲整整世纪的忧郁的情调凯瑟琳是典型忧郁的精灵她在爱的狂喜和巨大的激动中而终并贯穿一生充满无法挣脱的精神冲突。冲自她自我的选择结果…。

  忽然我的内心中由然而生:和某人格人…。

  唉回到书上看看这段蛮喜欢——“界杂器变动但生命归根结底是完美的。不可摧毁的力量宇宙的意志不容许任何事物静止不动它要求毁灭更生“

  不可否认篇小说涵盖的东西远远超越了爱情的本身它赞扬了人的美德抨击了人心的黑暗用世俗的生活画卷了对美好的追求。从中学到的是如何把自我与他人对照来的缺点洗却心灵的肮脏也教给如何面对世界如何以的爱来换取世界的光明。在迈向文明生活和爱情社会的路上看到的正式新生命的不屈再生。

  这部名著很早就知道,不过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以前,我以为这部书就是个出自女子笔下的爱情故事,同时我还经常把它的名字和我家乡那个]园林混淆,不怕您笑话,在我没读前,我有时候把它的名字当成了“寄啸山庄”,现在,在这俩天内,这个词在我眼前出现了不知道几百次,我想应该再也不会混淆了。

  书中的希刺儿子小林顿,我真不知道他怎么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什么极度地自私、虚伪、而且自幼就是没有半点的人类最宝贵同情心,对待任何人的言行举止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掩饰,包括对他的表妹,这个曾经一度喜欢他的表妹一味地作为利用的工具。他和他来自画眉山庄的妈妈伊沙贝拉独处了十几年,难道这会令他养成这样的性格吗?我真的很难理解,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这种性格,而是没法理解这个孩子思想和性格形成的过程,我只觉得这个人物形象有点不够自然。而小凯瑟琳则不同,感觉比较真实,继承了她母亲的自傲、坚强、任性,同时具备她父亲的柔弱的仁爱思想,就不再跟她母亲似的有时会野蛮。凯瑟琳在她那个父亲埃德加死后,在他所结识的人群中,唯有小林顿是她最为亲密的人。即使被逼,她也同意了和这个表弟结婚,她已经没有选择。虽然有个和她同心的耐莉,可是她只是个女仆人,不能给她以依靠,其实她也曾经梦想,小林顿能够奇迹般地和她站一条线。如果真的能够这样,我想笑凯瑟琳即使不继承她父亲财产,同时也被她这个公公希刺压迫着,她也会觉得满足,对于一个存在仁爱之心的女人,幸福的爱情比金钱来的重要。这一点和她的母亲有很大区别,她母亲思想中有一种虚荣,因而常常会主动出击,导致最终迷使自己;而小凯莉能够默默地承受,这并不代表她不会反抗,只是时候没有到。

  读到后半部,希刺和耐莉或小凯瑟琳的对话和独白,看起来感觉是作者的旁白,因为这些话确实很对,而且切中要害。自从希刺出走并发迹以后,他的思想已经凝固了,就像《挪威的森林》中得直子和木月一样,他总是活在自己的记忆中。不过与不同的是,直子他们采取的是与世无争的放弃,去自残,而希刺是把它自己所受的一切痛苦又倒回去了,因为他的思想中,只有这样才能抚平他那北撕碎的心。也许在旁人看来,导致他心灵被撕碎的原因可以慢慢忽略,但是希刺他做不到,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他是希刺。

  小哈里顿不象他父亲,反倒象是希刺和埃德加的综合,象埃德加一样的羞涩,却没有了希刺的专横;象希刺那样的执著,但又没有了埃德加那般犹柔。小凯莉对哈里顿上进心的嘲笑和讥讽,是她出于她的任性和自傲。她的评价是事实,哈里顿的确没有多少知识,小凯莉这样说符合她的性格,她是不是该这样做?这个问题的讨论对于小说本身已经意义不大,我们来引申到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别人的学识低下,就嘲笑他的无知,讥讽他的进取心,这样的态度足取吗?尤其是文化学术界。

  到最后几章的时候,小凯莉对哈里顿的态度有所改变,这个变化有点突然,因为前后时间很短,作者没有明示因何产生这样的变化,看着这种变化,感觉有点类似她上一辈,就是她娘凯莉起初对希刺,因为自己的任性而伤害了对方,然后又因此而自责,而且还尽办法去补偿。凯莉和希刺不就这样吗?可惜,当时的凯莉和希刺被无情又专横的哥哥恩萧活活分开。而小说到最后的时候,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的那个无情又专横的希刺,心中的那种的复仇心理已经开始疲惫。其实希刺20多年来的这种无休止的复仇心理,在他所痛恨的恩萧、埃德加死去后逐渐淡薄了,特别是埃德加的去世,画眉和呼啸俩个山庄,他确实得到手了,他已经没有了明确坚定的复仇目标。不过所有这些以后,他依旧那样活在自己的记忆中,他也感到了疲惫。

  在这里,我只复制一段原小说的独白,希刺的话:“我那旧日的对头,并没有打败我,现在是我向他们代表人(就是子女)报仇的时候了,我可以这样做,没有人可以阻拦我。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我不想再打人,我现在连举手也嫌麻烦。”显然,维持了二十来年的复仇心态已经转变了。在小哈里顿和小凯瑟琳身上,他看到了他和凯瑟琳的影子,他放下了举在空中20多年的手。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看到倒数第2页的时候,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因为我看到书上说,总有乡人说在黑夜中,在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附近,看到了希刺和凯瑟琳并肩走在一起。

  在作者艾米莉笔下,一个对爱情怀着无比圣洁的心情的人,面对他失去了这种圣洁以后,他却采取了这人世间残酷的折磨,去报复他的对头,而且这种折磨居然伴随他度过了后半生,这个故事是多么的悲壮和凄惨?我们古代化碟的梁祝,或许能和他们比一下谁悲壮,但是又怎么能够比得上他们的凄惨?如果故事能够重编的话,失去凯莉以后的希刺,把完成了他为出人头地而出走的举动继续下去,再把这种执著和偏执的爱,脱离这个情感的怪圈中,那么,我想问:这样的希刺,在这个世间他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能够给我们读书的启示。

  这则读书笔记名字应该是更长的:百合花在经历过盛夏、过深秋和寒冬后,终于在春天又开了。

  读书是一种享受,尤其是读一本好书.
  《呼啸山庄》是一本奇特的书,它既是一本混乱的书,又是一本很好的书.它是丑恶的,却又给人美的感受.它是一本可怕的痛苦的,充满激情的书.有人认为,一个牧师的女儿是写不出这样一本书的,因为她过的是一种隐士式的单调生活,认识的人很少,对世界几乎一无所知.我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呼啸山庄》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这种浪漫主义避开现实主义的耐心观察,放纵主观想象,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意气消沉,沉湎于神秘而恐怖的激情和狂暴行为.这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根据艾米莉勃朗特的性格,以及她那种强烈的,受到压抑的感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呼啸山庄》就是她写的.但是,从表面上看,这部作品却更像是她那个无赖弟弟写的.有不少人确实相信,这本书即便不是全部出自她弟弟之手,至少有一部分是他写的.
  《呼啸山庄》的故事主要是由约克郡的一个女仆讲述的,但是所有语句却和她的身份极不相符.也许艾米莉勃朗特自己也觉察到了,这个狄恩太太说出来的话不是她这种热恩说出来的,于是她就让狄恩太太说她在伺候人的同时也有机会读过不少书.但是,即便如此,狄恩太太的那种故弄风雅的言词依然令人吃惊.她从来不说"我想试试~~~",而是说"我尝试着~~~"或者"我试图~~~";不说"走出房间",而是说"从房间中离去";不说"碰见"某人,而是说与某人"邂逅相遇".我敢说,这部小说不管是谁写的,反正前后个部分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如果说前几章的文风真的比后面个部分更加矫饰和夸张的话,我想那也是因为艾米莉勃朗特想以此来表现洛可乌德是个痴心而自负的年轻人,而她的这种尝试不能说是不成功的.
  我在某处曾看到有人推测说,如果小说的前面几章是她的弟弟写的,那么根据他的意图,他是要让洛克乌德在故事情节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确实,有一处暗示说,洛克乌德被小凯瑟琳吸引住了.如果他真的爱上了她,那事情显然回变得更加复杂.而现在,洛克乌德在小说中不过是个小小的饿捣蛋鬼而已.艾米莉讲的是一个涉及两代人的复杂故事,而要讲好这样一个复杂故事并非易事,因为她必须把两套人物和两套情节统一起来,必须处处留神,不能因为对这一套人感兴趣而忽视了对另一套人的兴趣.她还必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这样才能像站在某处综观一幅大壁画一样,把在漫长岁月中发生的事情压缩扫读者能够接受的某一段时间内.
  作者先让洛克乌德讲出故事的开头部分,再由狄恩太太把故事进一步展开,她自己则像戴着双重面具似的始终隐藏在幕后.为什么她把自己隐藏了起来,去又能讲出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我想,这是因为她在故事中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泄露了出来.她深入到自己寂寞的内心的最底层,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与此同时一种创作冲动又使她不得不把这些秘密遮遮盖盖地讲出来,以次卸下心中的负担.据说她的想象力最初来自她父亲经常讲的那些爱尔兰神话故事,以及她自己在霍夫曼小说中读到的那些怪诞故事,尤其是后者,是她在比利时经常读的,据说她回到家乡后,仍然喜欢坐在炉边地毯上,搂着爱犬的脖子继续读霍夫曼的故事.
  夏洛蒂勃朗特曾认真地说明过,尽管人们多方猜测这本书里的某个人物是对生活的某个人的影射,其实爱米莉并不认识这些人.我相信这是真的;我也相信爱米莉是从那位德国小说家的神秘,恐怖的故事中找到希兹克利夫和凯瑟琳这两个人物的某些次要人物,如林顿和他的妹妹,恩萧的妻子以及希兹克利夫的妻子等(这些人物由于性格软弱而成为她蔑视的对象),说不定是她根据自己认识的某些人的原型加以创造的.问题是人们往往不相信作者的虚构能力,当作家完全凭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作出人物时,他们也不愿承认.我认为,爱米莉本人就是凯瑟琳,因为她像她一样任性,一样充满激情;同时我还认为,她又是希兹克利夫.把自己放到两个主要人物身上,是不是有点奇怪一点也不.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统一的;不止一个人居住在我们内心,他们往往还是相互矛盾的.小说家的独特能力,就在于他能把自己拼凑起来的人物表现的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那样.小说家最大不幸,就是不能赋予人物以生命,也就是说他的故事对于他的人物来说尽管非常重要,但是和他自己却毫不相干.对于一个以《呼啸山庄》这样的小说作为处女作的作家来说,不仅把自己作为小说主人公是常有的事,就是在小说主题中出现随心所欲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希奇.这样的作品往往会表现一种自由自在的梦想,一种在独自散步时或者在彻夜不眠时的梦想.他们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圣人或者罪人,伟大的情人或者邪恶的政客,勇武的将军或者冷酷的凶手.我想,《呼啸山庄》就是这样一个梦中的自由.
  我认为爱米莉把自己的梦想全放在希兹克利夫身上了.她把自己的激愤,无望的爱,嫉妒,对人类的憎恨和蔑视,都给了他.我觉得,当她作为希兹克利夫对凯瑟琳又踢又踩时,她一定在笑;我想,当她欺凌,辱骂和威吓自己笔下的人物时,她一定是浑身颤抖,有一种透心的解脱感,因为她在现实生活中既自卑又抑郁,在人们面前总觉得受到了羞辱.
  《呼啸山庄》不是一本供人讨论的书;它是一本供人阅读的书.它具有一种只有极少小说家才能给你的东西,那就是力量.我不知道还有哪部小说能像它一样,把爱情的痛苦,迷恋和残酷如此执著地纠缠在一起,并以如此惊人的力量将其描绘出来.它使我想起埃尔格里科的一幅油画力作:乌云下昏暗的荒野景象,天上雷声隆隆,人们拖者长长影子在荒野里跋涉,一种不属于尘世的气氛使画面恍恍惚惚,人们似乎都要窒息了,这时铅灰色的天空又掠过一道闪电,使其显得更加神秘而令人恐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2
没看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