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轴心国和同盟国中资历最雄厚的是那国?

德国,日本,意大利……(真丢人)
美国,苏联,英国,法国……

同盟国
同盟国又称反法西斯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的国家联盟。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加拿大、朝鲜、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等数十个国家。同盟国集团最终打败了轴心国集团,取得了胜利。

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的国家联盟。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数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国家,但却和协约国一起攻打同盟国集团。同盟国最终失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同盟国方面作战的,还有保加利亚,和土耳其.

同盟国是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组织的.本来德国还想拉拢俄国入伙,但俄国处处与德国作对,于是只得放弃.后来同盟国被协约国夹在中间,为战败埋下了伏笔.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

轴心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战争联盟,包括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

轴心国历史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939年5月22日,两国又签订了《德意同盟条约》(又被称为"钢铁条约")。此前日本已经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於1937年11月6日加入)。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日本於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轴心国集团灭亡。

轴心国成员

德国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5月8日投降

意大利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3年9月3日退出

日本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8月15日投降

匈牙利 1940年11月20日加入 1944年10月16日退出

罗马尼亚 1940年11月23日加入 1944年8月23日退出

斯洛伐克 1940年11月24日加入 (傀儡政权)

保加利亚 1941年3月1日加入 1944年9月5日退出

南斯拉夫 1941年3月25日加入 1941年3月27日退出

克罗埃西亚 1941年6月15日加入 (傀儡政权)

轴心国成员和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成员国需要加以区分。作为轴心国成立标志的三国公约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而反共产国际协定则是一个针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合作条约,在其成员遭到第三国攻击、或攻击第三国时,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其他成员国不需要对其宣战。法律意义上的轴心国成员只包括上述8国(南斯拉夫在加入后两天退出)。但是历史学家通常将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国也算作轴心国成员,虽然事实上这些国家并未加入三国公约。

[编辑]

轴心国建立的傀儡政权

满洲国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汪精卫政权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斯洛伐克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克罗埃西亚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塞尔维亚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缅甸巴莫政权

菲律宾劳雷尔政权

轴心国的合作国

芬兰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西班牙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泰国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维希法国

[编辑]

轴心国的占领国

法国

丹麦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挪威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希腊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南斯拉夫
中国
苏联
轴心国形成原因
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0
二战伤亡人数统计
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
(1)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苏军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
(2)苏德战争(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苏军死亡681.7万,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
病1832万人次。
附:苏德战争双方历年损失数:
1941年:德军损失85万人。其中死亡30万人、被俘或失踪数千人。
苏军损失447万人。其中死亡80万人、被俘或失踪234万人。
1942年:德军损失200万人。其中死亡50万人,失踪或被俘约10万人。
苏军损失737万人。其中死亡174万人、被俘或失踪152万人。
1943年:德军损失290万人。其中死亡70万人,被俘或失踪约20万人。
苏军损失786万人。其中死亡194万人、失踪或被俘37万人。
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苏军损失688万人。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1945年:德军损失约300万人。其中死亡50多万人,被俘或失踪约70多万人。
苏军损失301万人。其中死亡73万人、失踪或被俘7万人。
合计: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
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万德军)、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最
终死亡人数为380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奥地利、苏台德、阿尔萨斯等地的德
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后大量参战的人民冲锋队之类的民兵组织的损失。
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累计为2959.3万。其中死亡681.7万人、被俘或失踪445.6万
人、伤病累计1832万人次。最终死亡人数为865.6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内务
部队及边防军等,也包括与德国的盟军作战所遭受的人员损失,但不包括尚未到所在部队
报到的在途新兵,如包括新兵,则死亡人数约为737万人,最终死亡人数为915.3万人。

(3)苏军参与的另外几场战争(如苏波1939.9-1939.10、苏日1945.8)死伤人数均远远
低于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苏波战争:苏军死亡人数仅737人,苏日战争:苏军损失累计3
.64万人,其中死亡1.2万人。
2.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不含被俘及伤病):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
亡人数总计为485万人(包括死亡的俘虏):对苏作战死亡380万人(含俘虏),其他主要
分布于:意大利15万、西欧34万、非洲1.6万、南斯拉夫5万等等。
3.中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伤情况(1937年-1945年,不含俘降人员):(1)
国民党军队死伤363.3万。其中阵亡132万、病亡等42.2万,受伤累计189万人次。
(2)共产党军队伤亡人数有50多万和70多万两种说法
4.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不含被俘及伤病):
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总计为185万人:
(1)对美英等国作战死亡129万人(包括飞虎队在中国战场打死的日军)。主要分布于
菲律宾(52万)、缅甸(18万,包括中国远征军打死的1万多日军)、冲绳(10万)等等。

(2)在中国战场死亡44万多人(1937年7月-1945年10月,伤、亡、俘累计则为133万。
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间损失累计为17万,其中死亡2.6万)。
(3)苏日战争死亡8.3万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等等。
5.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情况(不含俘虏):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员
总计为101.3万。其中死亡40.5万人(阵亡占29.1万人)、受伤累计60.8万人次。美军伤亡
人员约70%分布于欧非战场,其中仅西欧战场(1944年6月-1945年5月)便有13.5万人阵
亡、45.1万人(次)受伤。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
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三分之二
,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三分之一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行刑队集体屠杀的,占二
战中遭刻意屠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其中苏联死亡2660万人(1941年-1945
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
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中国死亡约185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
,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但第二次
世界大战还不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是13世纪的蒙古
扩张战争,13世纪的蒙古战争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战场覆及欧亚两洲,
面积达2500万平方公里,造成上亿人死亡,仅仅在中国,人口便从战前的11000多万降至战
后的5000万人(人口减少与死亡还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它已抵消了出生的人口,因此实
际非正常死亡人数要比人口减少数大得多),其中中原地区从768万户降至87万户,南方则
从1267万户降至900万户,而当时世界人口不过4亿左右。这场战争所波及地域之广,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之惨重,不但第一次世界大战难望其项背,就连第二次
世界大战也相形见绌,摄影机、照相机等机器的发明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而700年
前蒙古战争的血腥和野蛮却只能从白纸黑字中去品味了。但不管如何,战争永远是平民百
姓的噩梦,愿世界再无大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0
得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