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轴心国与同盟国国家分别有哪些

如题所述

轴心国阵营:

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

同盟国阵营:

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英属印度、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厄瓜多尔、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原本是法西斯轴心国阵营的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在退出了法西斯轴心国阵营后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扩展资料

轴心国介绍:

轴心国(Axis powers),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  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

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与纳粹德国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 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反法西斯同盟介绍:

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德国、意大利、日本将法西斯战争和法西斯暴政强加于欧亚各国人民,促使反法西斯国家同盟统一战线建立与逐步发展和加强。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

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中华民国。

其他盟国包括: 法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称为衣索比亚)、希腊、挪威、土耳其、荷兰、比利时等。

参考资料:反法西斯同盟—百度百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百度百科 轴心国—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6

一、轴心国阵营:

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

二、同盟国阵营:

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英属印度、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

古巴、海地、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厄瓜多尔、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原本是法西斯轴心国阵营的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在退出了法西斯轴心国阵营后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

结束阶段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时任副总统杜鲁门接替总统职位。

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占柏林,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

1945年5月8日,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展开猛烈的进攻,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中国等国家的抗日武装也在亚洲各地展开了反攻。

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精神,规定该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成为确定战后东北亚秩序的基础性文件。

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进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同时,中国的抗日武装向日军发动全面进攻。

1945年8月9日,美国投掷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22
轴心国成员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仆从国
匈牙利
罗马尼亚
斯洛伐克
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
克罗地亚
轴心国成员和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成员国需要加以区分。作为轴心国成立标志的三国公约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而反共产国际协定则是一个针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合作条约,在其成员遭到第三国攻击、或攻击第三国时,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其他成员国不需要对其宣战。法律意义上的轴心国成员只包括上述8国(南斯拉夫在加入后两天退出)。但是历史学家通常将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国也算作轴心国成员,虽然事实上这些国家并未加入三国公约

轴心国(Axis),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 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与纳粹德国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 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同盟国国家
主要国家
(1)德意志帝国: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它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第二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由于共和国宪法是在魏玛城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因此这个共和国又称为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上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2)奥匈帝国:是存在于1867年至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共主邦联国家。当时的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伊什特万王冠的领地"联盟,匈牙利国王与奥地利皇帝是同一个人。匈牙利对内享有一定程度的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等自治权,外交和国防等对外事务方面则与奥地利一样,统一由帝国中央政府处理。
奥匈帝国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衷解决方法。它的首府设在维也纳,是当时仅次于俄罗斯帝国的欧洲第二面积大国,人口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及德意志帝国,居于第三位。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政主要由组成它的十一个主要民族之间的商议所决定。当时欧洲各地民族独立思想不断发展,虽然奥匈帝国在其成立期间不断有民族起义和其它纠纷,但在它所存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
(3)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语︰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国家。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后领土扩张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1453年灭掉东罗马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极盛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包括整个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整个中东地区及北非沿海的大部分地区,西达摩洛哥,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帝国和罗马尼亚,南及苏丹。控制了整个西欧到东方的通道,是名副其实的大帝国。1683年后逐渐衰落,领土不断被沙俄和英法等国蚕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土仅保有土耳其本部。1922年,奥斯曼帝国被推翻。
(4)保加利亚王国(保加利亚语:Царство България/ Tsarstvo Bulgaria)是于1878年2月19日到1946年9月期间存在于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君主制国家。保加利亚于1878年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从奥斯曼帝国中独立。1908年完全独立,他的继承者斐迪南一世恢复沙皇称谓。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保加利亚获胜,取得了大片土地。但由于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利益分配不均,随即又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同奥斯曼帝国、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希腊四国作战,最终保加利亚战败,被迫割让大片土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加利亚是同盟国的成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的同盟国: 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有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等国家组成,与之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为协约国。
第3个回答  2017-06-27
二战轴心国与同盟国国家的情况说明如下:
一、轴心国
1、轴心国的来历是由于墨索里尼曾说过,“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而得名。主要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
2、轴心国的主要国家构成为: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
3、二战轴心国是反人类的邪恶国家,他们疯狂的掠夺和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无数平民死于炮火之中,世界经济和发展为之倒退。
二、同盟国
1、同盟国是针对轴心国的反法西斯的多个国家组成的统一战线,成立的标志是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
2、同盟国的主要国家构成为:领导者是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及其他如,法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称为衣索比亚)、希腊、挪威、土耳其、荷兰、比利时等国家。
3、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6-27
法西斯轴心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还有其扑从国:芬兰、匈牙利
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盟国: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挪威、波兰、苏联(包含19个国家)、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南斯拉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冰岛、丹麦、加拿大、巴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