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归元和引火下行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2
“引火归元”和“引火下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火的方向不同
1. 引火归元:这种方法旨在将头部或上半身的火气或气血引导至腰腹部,通过这种方式来排出腰腹部的寒湿,以达到保健身体的目的。常见的外治方法包括腰腹部艾灸或敷药。
2. 引火下行:则是将头部或上半身的火或气血引导至腰腹部甚至脚底,对于寒性体质或气血不足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二、概念与方法不同
1. 引火归元:本质上,这是一种利用温热药物治疗阴虚阳亢的方法,常与益气固脱法、利水法、降逆定喘法、补气、养血、生津等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即将上越之火引导回到命门之中。
2. 引火下行:通常包括直陵启接苦寒泻火法、向下导火法(引体火)以及交通心肾法(引心火)。综合使用引火下行药物,将火导入小便以排出体外。
三、出处不同
1. 引火归元:出自《本草汇言》,其中提到附子能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对于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等症状,附子作为命门主神谨药,能引导火归原,熄灭浮游之火,对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2. 引火下行:《本草经疏》中提到某些药物能“走而能补,性善下行”,能引导血下行,降上炎之火。《本草求真》中也提到,某些药物“以其气不上升,反引下降”,如杜仲能补肝肾,直达下部筋骨气血,不同于牛膝在经络血分中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引火归元
百度百科—回阳救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