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上火怎么办 这些症状是艾灸上火的表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9-26

很多人都有"上火"的经历,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引起身体燥热,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口臭便臭出汗,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久病之人"阴虚火旺"等。

一,上火的特征:

二,为什么会上火呢?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本质上就是寒的体质。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则是用补法。现在人实火人已是越来越少了,多数都是虚火,所以我们以下的火全指虚火。

三,为什么寒重反而引起火呢?

身体内的寒湿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伤脾,引起肾阳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脾气虚,造成直接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拉大便会看到便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时间久了,光吃不长,血液亏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水生木,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因为火是升发的,所以虚火一定要漂浮在头部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下肢冰凉,但是上身燥热,故也就叫“上火”。

四,上火了怎么办呢?

上火了,大多数人的办法,那就是引火下行。

所谓引火下行,也可以说是引火归元,可以热水泡脚和艾灸肚脐以下穴位,以暖下焦经络,通畅之。下焦一暖,上焦火即消退,就是引火下行了。

简单说,如果我们平时有轻微的上火症状(很严重的话,还是先看医生)或者艾灸后上火,都可以灸下焦(肚脐以下的穴位)的穴位来引火下行。常用的,足三里、涌泉、三阴交、阴陵泉。

五,不过国医大师王正龙也说,艾灸后上火大可不必急于引火下行!

他强调了灸关元可以祛除寒邪、增强脏腑功能,有助于恢复“元阴元阳”。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就是说,等寒邪被驱除以后,“上火”的症状就自然会消失,根本就用不着灸足三里来“引火下行”。因为人的身体内部是非常“聪明”的,艾火通过穴位的作用,

激发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借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驱净,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根本就不会出现继续上火或或发烧的情况(对物体越加热,物体的温度就会越高,这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而人体则不然,如果寒邪已去,发热的状况就会自动消除。但如果小腹温热以后,依然继续施灸,此时才会出现伤阴过火的现象,会出现超高血压,但也不会发烧(请注意这句话,提醒大家每次不要急于求成灸过长时间!单个穴位每次一般不超过40分钟)。

所以所以所以(重要的话说三遍)

艾灸出现上火现象,如果能忍受就继续灸下去,效果会更好 不能忍受就引火下行或暂停等上火消下去后再继续,不必勉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