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怎样游得快

如题所述

自由泳游得快又轻松的方法是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充分呼吸,这点非常重要,是能否轻松游的第一关键因素,游泳池可以看到太多自由泳呼吸的错误姿势,最常见的就是抬头呼吸,可是在抬头的瞬间,身体必然会失去水平状态,阻力增大。最好的呼吸应该是很自然的过程,没有任何向上的挣扎。
提高自由泳的速度,还要注意身体的形态,保持身体与水平面在7~15°之间,脚背要蹦直,膝盖要压紧,小腿与大腿的打水角度保持在130~150°之间。
自由泳(freestyle),严格地来说不是一种游泳姿势,而是竞技游泳的一种比赛项目,它的竞赛规则对游泳姿势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而爬泳这种姿势结构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匀、快速,是最省力、速度最快的一种游泳姿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9

一手扒池边或跳台,一手浮在水中,两脚蹬池边待出发。当准备好,憋足气,两脚使劲蹬边,随即打腿,6次打腿后开始划水。争取一口气游10几米,20来米再换气,随着惯性出发不换气速度更快一些。如果刚出发就换气,容易减速。

自由泳(freestyle)是竞技游泳比赛项目之一。严格的来说不是一种游泳姿势,它的竞赛规则几乎没有任何的限制,大多数游泳运动员在自由泳比赛时选择使用这种泳姿,这种姿势结构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匀、快速,是最省力的一种游泳姿势。对技术没有规则限制,比赛时,运动员多采用最快的爬泳技术,致使人们把爬泳亦称为自由泳。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自由泳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20世纪50年代以前,游泳运动员都非常重视两腿打水的作用,一般都是两臂轮流划水1次就打腿6次。后来科研材料证明打腿的能量消耗比划臂大得多,而推动身体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臂部的划水动作。因此以臂为主的现代自由泳技术重视臂的划水动作和两臂的配合,打腿动作在长距离游泳中已减少为2次或4次。但在短距离游泳中多数运动员仍然是打腿6次。

扩展资料

动作要领

自由泳时身体俯卧保持良好流线姿势,当速度快时肩背浮出水面,两肩配合 划水交替滚动,两腿交替打水。手臂动作是爬泳主要动力来源,手入水后勾手提肘以高肘姿势在躯干反复转动配合下沿身体下面成S形曲线向后划水,两手相继出水后经空中向前摆臂,形成一个连贯的加速过程。高肘加速划水是现代技术特征之一。换气是生理需要,对完整配合结构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在高频率快速冲剌阶段。故在速度快时为了减少因换气动作对完整节奏的影响,多采用缩小换气动作时间或减少次数的方法进行。

速度快时,多用6次腿、2次臂和1次换气进行完整配合;中等速度时可用4次腿、2次臂、1次换气。由于自由泳游速快,出发要求起动快、前冲有力、滑行短并尽快浮出水面,故多用爬台式平拍入水技术。而转身可用身体任何部分触壁,为了赢得距离和转速,多采用前滚翻转身技术。

自由泳项目在比赛中占比重最大,因而成为实力的标志。自由泳技术正朝向实效发展,要求高体位、高肘加速后划为主,减少换气次数,动作连贯,节奏稳定合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自由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9

提高自由泳速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身体素质:

自身的身体素质,自身的肌肉力量很强,在游泳爆发划水的时候。速度就会提高的很快,尤其是手臂跟腿部的力量。

(二)头部位置

游行中的正确身体姿势可以降低水对身体的阻力,那正确的身姿是什么。头的位置太高,这样容易使躯干和腿下沉,从而造成迎面阻力的增大。所以练习中头部位置要偏低,较低的头部位置使髋关节升高,整个身体与水平面行,使平缓而细致的水充在身体下方和周围自由地通过。

(三)肩部姿势

双肩略向上耸可以使胸部和腹部较平,形成平滑的流线型表面,这样使水流顺利通过身体,不会造成很大阻力。略耸的肩部还加大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的活动幅度,使臂部的收缩肌群处于更有利的力学位置,使划水更有力。

扩展资料:

自由泳的力量训练在中、长距离的游泳很重要。除了水下训练,还有就是从陆上的力量训练入手,发展肌肉力量,如果力量素质较差,会影响了游泳速度的提高。

几种简单的岸上力量训练方法:

1、每周五次橡皮拉力,每次三十分钟,目的是提高上肢力量及协调性;

2、每周五次自行车训练,每次20~30分钟,目的是提高腿部力量和腰部的支撑力量;

3、每周三次综合力量练习,每次15~30分钟,目的是提高全身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防止受伤。

4、杠铃训练:卧推、负重半蹲、全蹲。颈后肘屈伸、双臂体前屈伸,重量慢慢加大适合自身即可

5、哑铃训练:体前臂屈伸、体侧直臂提拉、肩上举腰腹肌力量训练(负重)

6、仰卧起坐(负重)俯卧抱头起腰腹肌力量训练时可负重,

7、实心球练习:向前上方投掷、后抛,

建议:

科学安排水上与陆上力量训练,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使运动员肌肉过于肥大,训练后应采取恢复措施,中、长距离自由泳的陆上力量训练一般以较小重量,多次数、多组数,辅以中等强度的上肢力量洲练为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教你如何提高自由泳的技术,使自由泳游得顺畅、游得快的。你参考一下吧。
  1、幽灵般的滑行
  要掌握好两臂的配合时机,身体要首先在水中保持好平衡。保持一臂划水结束与另一臂开始划水之间的动量平衡能够帮助运动员得到人以察觉的在水中“行驶”的能力既在水中不着痕迹地、幽灵般地、毫不费力地滑行。动量的保持加上良好的流线型,是克服阻力的最佳途径。
  在划水时只有当身体两侧围绕纵轴保持平衡时,两臂的配合才能恰如其分。在身体平衡,两臂配合精确无误时,运动员就能保持游进总的动量平衡。其结果就是刚才提到的‘幽灵’般的滑行。
  记住这句话:“眼睛看得见的用力是徒劳的用力,这种用力是用来跟自己作对的”。
2、头、肩的位置、身体的转动和流线型
  头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头的位置较高,这样容易使躯干和腿下沉,从而造成迎面阻力的增大。现代的爬泳运动员不再使水平面与前额中部齐平,而是使水平面与头顶齐平。较低的头部位置使髋关节升高,整个身体与水平面行,使平缓而细致的水充在身体下方和周围自由地通过。
  肩的姿势对流线型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双肩略向上耸可以使胸部和腹部较平,形成平滑的流线型表面,使水流顺利通过。略耸的肩部还加大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的活动幅度,使臂部的收缩肌群处于更有利的力学位置,使划水更有力。
  但是不能过分强调耸肩动作,否则会造成划水力量减小以及腰背和髋部降低,从而破坏流线型。
3、打腿
  在打腿的某个阶段将两个踝关节交叉可以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流线型的作用。这个动作能够防止髋关节在移臂时摇摆,并能使双腿贴近,始终处于身体截面内。长距离运动员有时候根本不打腿,只轻轻拖动,这样可以节省能量,使腿仅起维持平衡的作用。
  优秀的长距离运动员为减轻疲劳往往控制打腿。有一种理论认为不论采用2次腿还是6次腿,如果比较放松,用有氧强度进行,都能有助于分解乳酸。
  轻松而高效打腿的关键是使踝关节放松柔。如果能感觉到水流过双脚的脚趾,就说明踝关节是放松的,双脚柔软地交替打水。在速度快时,这个运作就成为有力的鞭状打水,维持身体的平衡,并在身体截面内快速抽打。
  只要节奏和平衡不受影响,打腿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现代的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技术不再像过去那么单一,而呈现出各有千秋的特点。
4、高肘姿势
  肘部的姿势在水下划水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入水时肘不能低于手和肩;划水的前半部分不能超过手。否则会减小推进力,并使手和前臂得不到水的阻力反作用力。
5、加速划水
  划水时手臂必须加速,否则是徒劳无功的,几乎不会产生真正的推进力。当一臂向后加速推水时,另一手以相对较慢的速度入水,并调整手型准备下一次划水。入水的手臂速度稍慢,以免破坏另一臂划水产生的动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6-27
一手扒池边或跳台,一手浮在水中,两脚蹬池边待出发。当准备好,憋足气,两脚使劲蹬边,随即打腿,6次打腿后开始划水。争取一口气游10几米,20来米再换气,随着惯性出发不换气速度更快一些。如果刚出发就换气,容易减速。
自由泳(freestyle)是竞技游泳比赛项目之一。严格的来说不是一种游泳姿势,它的竞赛规则几乎没有任何的限制,大多数游泳运动员在自由泳比赛时选择使用这种泳姿,这种姿势结构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匀、快速,是最省力的一种游泳姿势。对技术没有规则限制,比赛时,运动员多采用最快的爬泳技术,致使人们把爬泳亦称为自由泳。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自由泳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20世纪50年代以前,游泳运动员都非常重视两腿打水的作用,一般都是两臂轮流划水1次就打腿6次。后来科研材料证明打腿的能量消耗比划臂大得多,而推动身体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臂部的划水动作。因此以臂为主的现代自由泳技术重视臂的划水动作和两臂的配合,打腿动作在长距离游泳中已减少为2次或4次。但在短距离游泳中多数运动员仍然是打腿6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