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拓展资料: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

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第二,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3
知行合一
通俗的理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理解虽然不能算是错,但是只是对于“知行合一”四个字的浅显的理解了。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本就是一体,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比如说看见美女心里欢喜,不是先看见美女,然后才去欢喜的;看到便便偏皱眉头,不是先看到了,再立个皱眉头的想法。再比如讲孝,说一个人知道孝顺父母,一定是他已经做出了孝顺的事情,人们才会这样认为的。就是说,知是内在的行动,行就是外的观念。

格物致知
朱熹版”格物致知“: 万事万物都有天理存在,我们要努力寻找蕴含于万事万物中的道理,最后摸索总结出天下至理,最终成圣。说白了就是”格物穷理“

王阳明版”格物致知“: 格为正,物为事。这里的事也不是事物的事,而是意之所在,意之所发,也就是心中之事,心中之物。所以王阳明理解的格物就是”格心中之物“。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也就是说,我们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格物也就是回归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心中种种不正常的思想,欲望,情绪,观念正过来。
简言之,朱熹向外寻求天下的道,王阳明向内向自己的心寻求。

再说个额外的:存天理,去人欲。
这在近代中国应该算是被误解最深的六个字了。
这里的"人欲”并不是指的人的欲望,而是指超出合理 、正当范围的欲望。虽然说这个“合理”与“正当”很难界定。但是却不难判断的。比如说人饿了,一天吃三顿饭绝对百分百的正当,可是一顿吃个三五万的,就不正当了。再比如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如果你娶一个不算,包了个二奶还觉得不过瘾,再来个小三小四小五啥的,就属于要去的那个“人欲”了。所以宋明理学家们提倡的“存天理,去人欲”是指去掉不合理的欲望,而不是所有人的欲望。

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含。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7

意思为: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
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

拓展资料:

“知行合一”其思想基础还是“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既然“理”只有一个,而且就在心中,那“知”也就是“行”,“行”也就是“知”。他批评朱熹“知前行后”说,认为他是将“心”与“理”分为二了。

与“知行合一”相关的还有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说。在这个问题上,王阳明与朱熹也是对立的。朱熹的“格物致知”,“格”的是事事物物,也就是说,是从外在的事物中去致知、穷理的。而王阳明持“致良知”说,不主张从客观事物中去求取真知,而主张反躬自己,从开发良知中去寻求真理。

这“格物致知”是人格修炼最重要的手段。王阳明对于自己这一套理论是很自信的,他还说:人若知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传习录下》)充分开掘人自身固有的善之本能即良知以抵制种种人欲、私的腐蚀,造就符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是王阳明“致良知”说的主旨所在。

应该说,王阳明的用心是良苦的,但这种学说的后果都未必全如王阳明所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06
知行合一:科学知识要与实践检验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佛家的闻思修,(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乃修学通途)(个人拙见)
百度: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现代)。
(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朱熹)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蕅益智旭)
(格物致知确解,解曰,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此物,即心中不合天理人情之私欲。一有私欲,则所知所见皆偏而不正。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则不偏不易,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一举一动,悉合情理,了无偏僻。-印光大师)
第4个回答  2013-11-05
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
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