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来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人生三重境界:

第一重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呱呱坠地至寿终正寝,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初始认识世界,懵懵懂懂,不知其中深意,山是山,水是水;到了第二重积累了生活经验,懂得触类旁通,懂得变通,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终到了第三重看到事物的本质,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扩展资料:

实例:

庖丁解牛:当初刚开始宰牛时,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后来宰牛的时候,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开始时,人们对看到事物的初步感受,万事万物都是它自己本身,牛就是牛;随后经过经验积累,有了自己的看法,简单问题复杂化,开始进行思考,开始探寻事情背后更深层的东西,牛的基本都成就是肌理筋骨。

最后复杂问题简单化,靠着人生阅历留下的丰厚经验,看到一切事物的本质,就可以随心所欲,靠着技术和心态解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庖丁解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1

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出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人生三重境界:第一重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佛教徒讲究出入世界,讲究佛教在世界上的真谛。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在匆匆的生命旅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生命的三重境界。

在开始了解世界的时候,我很困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在第二阶段,我积累了生活经验,学会了如何通过类比和灵活性来理解。后来我看见山不是山,水也不是水。最后,在第三层,我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山是山,水是水。

扩展资料:

行思,又名青原行思,俗姓刘,庐陵人。唐代佛教禅宗高僧。住吉安青原山净居寺,四方禅客云集。世称青原行思。惠能大师门下首座,后弘法于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其后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大宗支。

俗姓刘,相传他系汉长沙王之后裔。行思与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南岳怀让并列为六祖惠能大师座下五大弟子。禅宗南宗分为怀让的南岳和行思的青原两大法系,两大法系又衍化出五个宗派,合称“禅宗五家”,其中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属青原法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2-19
貌似是几年前的高考
语文的作文题目
第4个回答  2008-02-19
好高深呀,不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