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起来明显瘦了,体重却没见降

如题所述

运动使身体内脂肪减少,肌肉增加,故体重并不下降。


1、运动消耗能量促使体内储存的脂肪氧化分解,致使脂肪减少。但与此同时,运动过程中要频繁地收缩肌肉和用力,会刺激肌纤维增粗,肌肉量增加。

在体内,肌肉组织的含水量远高于脂肪组织含水量,所以肌肉比脂肪“重”(严格地说,是在同样体积的前提下)。

换言之,肌肉只要“少”增加一些,就会抵消脂肪“多”减少一些造成的体重下降。最终导致运动初期体重下降不明显。



2、脂肪的消耗与运动量有直接关系,不论何种运动项目或形式,只要运动量够大(能量消耗够多),就可以促使体内脂肪氧化分解。

而肌肉的增加却与运动形式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地,越是需要用力的运动(比如举重、哑铃、器械等),对肌肉增长的刺激作用越大,因为肌肉的形成遵循“用则生,不用则退”的原则。

3、此外,肌肉的增加在运动初期最为明显,尤其是以前从不运动,现在刚刚开始运动的人,肌肉增加最为明显。如果继续运动,即长期运动,肌肉并不会一直持续增加。

因此,解决运动初期体重不下降问题的最佳措施是,树立信心,继续运动,直至肌肉增加的重量无法抵消脂肪减少的重量,体重自然会下降。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避免过度刺激肌肉增加。



4、当然,必须说明,在任何情况下,肌肉的增加对健康都是有利的。也就是说,脂肪减少,肌肉增加,体重虽然没有下降,但对健康的益处仍然很大,至少不低于普通减肥(体重下降)。

抛开健康不谈,脂肪减少,肌肉增加,虽然身体重量没有下降,但身体的“体积”有所减少,故人看起来会显得“瘦”一些,更精神一些。

扩展资料


什么是真瘦:

体重是一个非常肤浅的判断胖瘦的标准。是不是真瘦,可以看BMI。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就中国的情况,当BMI在18.5~23.9范围则为正常身材,当低于18.5则偏瘦,等于或高于≥24为超重,通过计算,与中国BMI标准对比,由此可以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超重肥胖问题。BMI计算方法如下: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

举个例子,一位1.6m的女性,体重为60kg,那她的BMI=60÷(1.6x1.6)≈23.44

除了BMI,还可以看体脂率。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它才是瘦身的关键!

体脂 % = 1.2×BMI +0.23×年龄-5.4-10.8× 性别(其中性别男取值1,性别女取值0)

一般来说,男性体脂率约在10%~20%之间则为正常,女性体脂率约在17%~30%之间,为标准情况。但是,这个标准并不是固定的,会随年龄变化。女性超过50岁,男性超过55岁,每5岁,体脂百分比标准值可上调2%-3%。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BMI指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4
那是因为你身上的脂肪都转化了,肉质变得更紧致,这个时候如果不继续坚持时很容易反弹的我就是属于那种瘦了不减重的,但是配合一些运动是可以减重的,如在床上做蹬车运动,我就在一个月内减了16斤,很有效你只要继续坚持下去,一定会瘦的,原理很简单首先转化身上的脂肪层,然后才能消耗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0
一两公斤没用,肯定感觉不出来么,而且体重这个东西不同时间测都不一样,5kg才会有明显感觉,还有节食+少量运动对身体很不好,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而且你节食以后也不会太想运动,那种运动基本没效果),你应该正常饮食,每天保证45分钟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要持续的那种,比如45分钟慢跑,速度控制在2.5m/s就行了)。减肥效果才好,并且比较健康。
第3个回答  2019-07-22
一两公斤没用,肯定感觉不出来么,而且体重这个东西不同时间测都不一样,5kg才会有明显感觉,还有节食+少量运动对身体很不好,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而且你节食以后也不会太想运动,那种运动基本没效果),你应该正常饮食,每天保证45分钟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要持续的那种,比如45分钟慢跑,速度控制在2.5m/s就行了)。减肥效果才好,并且比较健康。
第4个回答  2019-05-03
因为
肌肉

密度
明显比
脂肪
大啊,所以相同
重量
的肌肉就会比脂肪看着
体积
小的呵呵去年暑假我也是遇到这个情况,教练说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