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编制坚持什么导向体现育人为本

如题所述

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

学科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最基本的起点。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标准,会带来教师教学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首要的就是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

2017版普通高中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首先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主动回应新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新期待,体现核心素养导向,让核心素养落地。

所以本次课程标准各学科都凝练了相应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教学、评价的“统领”,也是课程目标的“导向”。

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为例,修订专家组根据教育部“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的要求,凝练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

厘清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层级要求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进行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专节叙述后,紧接着就提出了基于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课程总目标: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课程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形成基本的科学观念,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3)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

(4)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很明显,整个总目标是从科学课程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提出的。接下来,课标又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详细、有序给出了四个维度核心素养的“学段目标”。

明确了每一维度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学段目标,再熟练把握上一节所阐述的每一个核心概念的“学业评价”要求,我们就会对每一课学习内容的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楚的把握和认识。

在设计聚焦科学课程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时,就会有一条从课程总目标到学段目标、核心概念目标,再到课堂教学目标的清晰线索。而这条线索始终聚焦科学课程核心素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