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氧气是从何时诞生的呢?

如题所述

1、在地球形成初期

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原始大气中没有一点儿氧气,氧气含量为0。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少量的氮气。后来在地壳冷却后,大量的雨水溶解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硫酸雨下落到地面,再形成硫酸盐沉淀,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氮气成为主要成分。

2、大约在30亿年前

大约在30亿年前(可能更早),原始细胞生物中有一类原核生物(光合细菌)进化出利用太阳光中的能量来产生有机物,把所利用的无机物(二氧化碳)中的氧当作废物排出来,使地球上第一次有了游离态的氧气。

3、距今约20多亿年前

地球上有了游离态的氧气气一产生出来,就立即与其他物质形成氧化物(或含氧的盐类),无法进入大气。直到在常态下氧出现了剩余,大气层中才有了氧气。此时大约是在距今约20多亿年前。

4、寒武纪时期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完全来自光合作用,随着具有光合作用的生物数量越来越多,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也越来越高。有一种理论认为,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距今5.5亿年前的寒武纪开始明显增高。特别是寒武纪时的生命大爆发,可能就与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高有关。因为那时地面上还没有任何生物。

5、到距今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到2亿多年前的二叠纪

这段时期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高大的蕨类植物几乎覆盖了当时地球上所有陆地表面,氧气含量达到最高,可能在25%以上。此后随着气候和环境巨变造成的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地球上的植物大量死亡,大气中的氧含量有所下降,但仍比现在高几个百分点。

6、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仍比现在高。经过白垩纪末期气候和环境巨变后(恐龙灭绝那次),氧气含量就与现在基本相同了,大约保持在21%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地球历史上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影响全球气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