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战机规模排名

如题所述

重型战机规模排名。

当代战斗机作战定位早已不是单纯的制空作战,随着实战要求的不断变化多用途理念逐渐被各国所接受,为了适应多用途作战需求战斗机也是越造越重。以F-35联合攻击机为例,虽然是一款单座单发战斗机,但其最大起飞重量在F-135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加持下达到了31.8吨,这一指标甚至超越了双发配置的F-15战斗机。

轻型或中型战斗机不论战技术指标多么惊艳最终也只能被冠以“机场保卫者”称号,受限于有限的机体空间它们无法搭载过多的态势感知设备,信息处理能力较之重型机有着先天缺陷,内油携带量也有限,纵然作战半径可以跨越1000公里门槛,但远距离滞空时间有限难以发挥更大作用,对地多目标打击能力相较于重型机也是力有不逮。

美国是目前保有重型战机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空军与空军国民警卫队装备的重型机是F-22A、F-35A、F-15,美国海军重型舰载机主要以F/A-18E/F为主,加上少量F-35C舰载联合攻击机。

F/A-18早期定位是用于取代F-14雄猫重型舰载战斗机的中型机,但事实证明唯有重型机才能担当大任。因此F/A-18E/F作为最新改进型进一步放大了机体尺寸,最大起飞重量也达到了29.9吨的重型机标准。

据统计,美国空中力量各型重型机总计约有1600余架,居世界之首。

继承祖上衣钵的俄罗斯空中力量经常有人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形容,但俄罗斯独立已有28年,不假思索地引用这句话就是“刻舟求剑”,该国空中力量在这28年时间里也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沉浮历程。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由于采用休克疗法导致经济遭遇严重危机,军备建设更是因此陷入长达十年的停滞期。于空中力量而言,主战装备由于得不到必要的维护导致大量报废,同时也没有新机加以补充,作战编制也是一缩再缩。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开始复苏的俄罗斯也逐渐有了更新装备的资本,加上对外军贸销售也是风生水起,尤其是对印军贸非常成功,有效利用印度资金夯实了俄罗斯空军装备建设的短板。

比如利用苏-30MKI在印度市场的试验,发展成熟了苏-30SM多用途战斗机,又利用印度资金发展了具有跨代属性的苏-57重型战斗机。

作为有着1712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一大陆上疆域大国,俄罗斯对善于实施跨区战略机动部署的重型机有着与生俱来的需求。

现如今俄罗斯空中力量装备的重型机主要有苏-30SM、苏-27SM、苏-30、苏-27SM3、苏-30M2、苏-35S、苏-34、苏-27基本型,以及海军航空兵的苏-33重型舰载机,总计约600余架,其中近半数量为新生产的现代化机型。

由此可见俄罗斯空中力量已经走出低谷并进入稳步上升的发展曲线,然而总体量级缩小的态势还没有迎来根本性逆转,重型机规模也从世界第二下滑至世界第三。

反观我国与俄罗斯一样都是有着广袤疆域的陆上大国,同时还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疆需要守护,因此我们早在上世纪90年代着手引进俄系先进战机时就对重型机有了清晰定位。

早期对外军贸谈判时东道主极力向我们推销米格-29这款高不成低不就的双发中型战斗机,我方谈判组十分清楚米格-29短腿劣势。要知道选择何种机型是事关空军长远发展建设的战略选择,丝毫马虎不得,而唯一能满足我国大范围跨区机动需求的战斗机只有苏-27。

如果选择米格-29就会和当时成飞正在发展的歼-10战斗机形成冲突,属于重复建设,最终在巨额利润驱使下东道主也不得不同意出口苏-27。

对重型机的清晰定位还体现在国产战机发展脉络上,中型战斗机歼-10甫一问世举国振奋,这款象征着打破军工高技术垄断的现代化战机终于被东方中国掌握,但若干年后当成飞新型跨代战机诞生之后我们发现,歼-10也只是成长的阶梯,37吨级的双发重型战机歼-20才是主流选择。

现如今距离第一批苏-27侧卫战斗机入列中国空军也已经走过了27个春秋,侧卫家族在我国的发展用枝繁叶茂来形容毫不为过,歼11A、歼11B、歼11BS、歼-16、歼-15、歼-15S具备不同任务功能的重型战斗机相继问世,并成为我国空中力量的当家主力。

与俄罗斯缓慢恢复元气不同,得益于巨大的经济体量以及飞速发展的工业能力,我们手里不仅有钱更有能力,因此空中力量的建设用跨越式发展来形容是恰当的。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还是以歼-7、歼-8二代机为主力的空中力量,现如今则已经彻底改头换面成为以第四代战机歼-20为骨干,以现代化三代战机为主力的新型空中力量,重型战机规模已经突破700架,是世界第二大重型机机队。

重型战机是实施进攻型作战的空中重拳,它们不仅有着优异的制空战力,更是对地对海打击作战的力量中坚,是我空军“攻防兼备”作战理念的贯彻者与执行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