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行走德育的意义

如题所述

打造区域全德育场!《人民教育》刊载我区“行走德育”系列成果

上城教育
2019年06月18日 ·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官方账号

2016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启动“行走德育三年(2017-2019年)行动计划”通过德育内容的建构,探索“行走德育”的实施路径,绘制“行走德育”网图,将德育落细落小落实,形成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2017年底,“行走德育”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为什么是“行走德育”?上城区教育局局长项海刚说:“就是要把我们的德育工作从灌输转向体验,从封闭转向开放,从静态转向动态,让学生在快乐参与各种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滋养和浸润。”

深度体验:

让学生“行有所悟,德有所立

针对中小学德育目标大而划一、德育方式过于单一、德育环境比较封闭等问题,上城区教育局与相关部门联手挖掘资源、整合力量,将各类场馆、企业、社区等资源作为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场所,通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

笃行养德: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城区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中心城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场馆和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如何将散落的德育资源串联起来并结合区域力量再挖掘,体现了上城教育人的智慧。

“我们打开校园和区域边界,对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整体建构,分学段建构研学主题,推动学旅合一、知行合一的实践体验活动。”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莺认为,这种精心设计使区域内的各类教育资源成为徳育的有效情境和载体。

进而,为了突出以“行走”促“体验”、以“研学”养“德行”,上城区提出“笃行养德”的研学目标。

“笃行养德”的总目标是“体验传统文化之美、传承红色革命之魂、发现祖国建设之策、树立少年报国之志”。对应总目标,上城区设计了“寻根”“铸魂”“追梦”“扬帆”四个研学主题,每个主题分1-3、4-6、7-9三个年段设计研学项目。

“寻根之旅”包括“跟着诗词游杭州”“镇馆之宝的来历”“传统文化与艺术”三个项目,引导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铸魂之旅”包括“我向英雄学什么”“我是中国小军人”“我爱中国共产党”三个项目,引导学生寻访英雄,体悟爱国主义精神,回顾新中国成立之路,追寻建党历史,滋养“中国心”。

“追梦之旅”包括“美丽家乡新变化”“绿水青山在浙江”“科技改变了什么”三个项目,通过动手动脑动心的研学旅行,让学生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心。

“扬帆之旅”包括“我拿什么献给你”“生存劳动我能行”“我的理想不是梦”三个项目,帮助学生逐步发现并正视自我,认识到只有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围绕这些主题,上城区创建了80个研学体验点。并规定,全区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参加总计18次不少于32天的研学旅行。这些做法不仅为研学提供了实践抓手,也作出了制度保障,打破了各种知识学习的人为分离,消除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人为屏障建立起资源、教育与人的成长之间的桥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勇敢娃娃兵”:培养学生团结、坚毅、向上的品质

今年2月,浙江省教育厅公布全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上城区的“勇敢娃娃兵”研学基地名列其中。

“勇敢娃娃兵”研学基地是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发的系列研学基地之一,中心主任金莹介绍:“我们以国防教育为核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培养学生团结、坚毅、向上的优秀品质。”“勇敢娃娃兵”研学基地陆续开发了一日营、两日营、五日营等课程,上城区将其中的五日营课程列为五年级学生验的“必修课”。

学生们每每说起自己的五日军营生活都是热血沸腾。

“清晨,我们迎着朝阳开始越野突击训练,感受勇难关的长征精神,在‘忠实碑’‘月岩’体验南宋文化的韵味……”胜利实验学校学生吕庭亦在日记中写道:“夜晚,在南宋皇城根下露营,在与同伴搭建的帐篷边,有滋有味地观看红色电影,回首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许下军营心愿:铸勇土灵魂,做热血少年。”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数‘飞夺泸定桥’了,教官让我们每个战士手拿一块木板,一边铺木板一边前进,我和同伴合作,一个人把后面的木板拿到前面,一个人用力把木板固定住。突然,一颗炸弹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压低身子,躲过一劫,我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重复同样的动作,直到踏上对岸的木板。”天长小学学生周昕妍还沉浸在体验过程中,“想想战争年代,红军叔叔面对的可是敌人的枪林弹雨,桥下更是水流湍急的江水,而他们却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他们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在真人CS现场,红蓝两个战队模拟真实战场——血战独树镇,战略布防、团队进攻、实力对抗、夺取领地……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学生沈心说:“我们怀着对英雄的敬仰沉着应战,成为战场上的小战狼。”

“在模拟的长征路上,我们体验长征战士的千辛万苦,在穿越沟壑、跋山涉水中勇敢突破各种障碍,成功完成挑战。”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学生程麒舟意犹未尽地回忆自己的五日军营生活。在“勇走陡壁”关,小勇土们面对悬崖峭壁,紧贴崖壁,小心翼翼且毫不畏惧,在大自然中强健体魄,锻炼意志。程麒舟说:“军事训练虽然艰苦,但能帮助我们克服畏难心理,练就阳光心态,使我知道什么叫刚毅果敢。这短暂而又意义非凡的五天将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

“勇敢娃娃兵”项目不仅在上城区是学生竞相参加的热门课程,而且在省内也广受关注。今年5月,“勇敢娃娃兵”研学基地面向全省开放网上报名,80个名额在30秒内被“一抢而空”。在深刻体验中,学生的身体经受考验,精神得到升华,心灵实现成长。对每个孩子来说,这里的活动体验和成长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淘活动”:让上城孩子过多姿多彩的周末生活

2018年9月,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成立60周年之际,为孩子们献上一份大礼:“淘活动”平台正式上线。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孩子们可以一键搜索,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活动可不是学科培训,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长见识”。在王莺看来,“‘淘活动’平台就是引导家长把双休日还给孩子,少上学科培训班,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玩’转周末。”

当然,上城区的“淘活动”不限于周末,还延伸到假期,从半天、一天、两天到几天,活动时间长短由学生自主选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淘活动”账号,可以把心仪的活动放入购物车,线上报名,线下活动。

上城区在自主研发的免费公益活动如“钱庄小掌柜”“小小陶艺师”“植物园探秘”等项目的基础上,与各类场馆、研学旅行机构合作共同研发更多课程供学生选择。

“丰富学生的选择,为每个孩子提供适性的教育,是我们的目标。”王莺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知,进而实现内化。”

“淘活动”平台就像一个资源中心,把各类有志于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资源的场所、机构整合起来,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个各取所需的活动和资源连接,成为优质的德育资源共同体。

平台随时收集家长和学生的评价信息,并及时加以改进。“平台也及时记录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信息,并以淘足迹的形式留存。”金莹说,“同时与中小学生学籍库信息互通,与少先队锥鹰争章评价机制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过程性评价材料,为他们的童年留下珍贵而美好的记忆。”

文化浸润:

让德育抵达学生内心

文化是中小学德育的“软力量”。如何借助文化的力量提升德育的品位和效力,是上城教育人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十四节气:让学生走进生命之源

2015年12月中旬,看到有些班级在准备庆祝圣诞节,胜利小学校长俞珺觉得这样的“氛围”有点不对。“当时恰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整个校园却一点传统文化的氛围都没有。”俞珺说,“作为重要的教育场所,学校肩负着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俞珺的想法得到学校教师的积极响应,大家马上围绕冬至节气开发相关课程。“虽然时间比较紧,我们还是将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进行融合,开出菜单式课程供学生选择。”

由于学生对冬至节气并不了解,有这样一个机会了解身边的节气文化,学生兴趣盎然。在“冬至绘图”课堂上,学习制作独特的“九九消寒图”,感受古人消寒、盼春的心情;在“冬至养生”课堂上学习养生小知识;在“冬至之说”课堂上,了解冬至的来历,感受“冬至大如年”的年俗文化。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的祖先在循环往复的季节变化中发现的大自然密码,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基于这一认识,胜利小学将每个节气开发成课程,纳入学生的日常课表。

每年,徐寻知和杨彬两位老师都要带领学生在屋顶农场种植艾草,共同体验园艺农耕生活。学生自发成立小队,查阅艾草种植的方法,认识常见的农具,在屋顶农场设置防风、防雨设备和降水量监控设备,并用绘本记录种植过程。

到了清明节,“老师和我们一起探索艾草的香气从哪里来,认识完整的艾草有六大器官。”

三年级(1)班学生兴奋地说,“通过研究,我们证明艾草的香气来自叶片”“我们还用自己种的艾草做青团呢”。

“因为艾草有药用价值,古人才会用艾草做青团,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学生说,“我们可以在节气课上学到不同的知识,还可以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此外,在孩子的眼中,有个与二十四节气关系密切的“宝贝”——幸福卡。一套幸福卡共24张,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每种幸福卡代表不同的评价维度。在孩子们集卡的背后,体现了节气对自然的意义、对生活的意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从小建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6
嗯,行走的话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的话就是可以教会你在很多的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