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卑?

如题所述

自卑是一种自我评价,一种在认知上产生偏差的,认为自己是无能软弱的情感。自卑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总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做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自我评价是错误的,自卑的人跟自信的人相比,能力并没有区别,区别的只是一种心态,如果调整好这种自卑心态,就会发现自己和别人一样是优秀的。
在生活中,曾经见到过很多人都比较的自卑,不敢大声说话,不苟言笑,都是独自一个人在某个小角落里默默注视着他人,其实他们心里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就因为自卑的心理,让他们抬不起头来。所以内心世界一片黑暗,他们很少交到真心朋友,就这样痛苦的活着。那么,克服自卑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认知调整
认知心理学中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其评价引起的。也就是人们头脑中的信念是产生某种情绪的根本原因。自卑的人往往对事件的解释存在不合理信念,改变了这种不合理信念有助于自卑的消除。从认知上来说,首先,要肯定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我存在固我有价值!”自己身上的特点,没有好坏之分,因为每一种性格都有好和坏两个方面,每一种特质都是你自己独有的。
二、自我强化
自卑感往往是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挫折,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而造成的。有此心理学同学,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信心的强化。而自信心的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切不可着急。应从一连串小小的成功开始,通过为断的成功来表现自己和确立自信,来消除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表现自己时,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步用自信心取代自卑感。有自卑感受的人多为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因此,表现自己还得从锻炼自己的性格入手。有自卑感受的大学生应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坚韧性、果断性、勇于进取等优秀品质,确立自信,以逐步克服自卑心理。

三、行动起来建立自信
自卑是可以用实际行动来克服的,建立自信,征服畏惧,战胜自卑,不能夸夸其谈,止于幻想,而必须付诸实践,见于行动。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就是通过全面、客观的认识,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分析出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四、正确认识自卑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优势的潜力,善于发掘自己的心理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这些优势和潜力,人人都会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在这方面,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主观需要,充分认识自己。
五、心理支持
自卑的人往往缺乏人际交往、缺乏情感交流、缺乏社会支持。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得他们在面临困难或挫折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从而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六、补偿与升华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如果在某些方面自觉不足,他可以通过有条理的努力来进行补偿,也就是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补偿作用。教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也应通过相应的补偿,提高自己的进取心与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事业有成。一个人的自卑还可以通过升华来得到矫正。升华的作用一方面转移目标,实现了原有的情感,达到了内心平衡,同时又创造了积极的价值。教师的心理升华主要指,当教师的需要没能满足或目标没达到时,不是消沉、退缩,而是不断努力或调整目标,最终获得成功。
七、积极心理暗示
积极心理暗示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中默念:我可以,我一定能行!
心理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进行自助的方法。人的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人对自我的一种暗示作用。 它与人的行为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消极的自我暗示导致消极的行为,而积极的暗示则带来积极的行动。每个人的智力相差都不是太大,在做事的时候,就应不断地暗示自己,别人能做的我也一定能做好。始终坚信“我能行”、“我也能够做好”。成功了,自信心得到加强;失败了,也不应气馁,不妨告诉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慢慢来我会想出办法的。”
1、正确地评价自我。自我意向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基础上。人的自我意向的形成,与以往的经验有关,也与人的思维方式有关系。
2、正确地表现自我。在人群中树立一个新形象。表现自己最拿手的、容易取得成功的。有了一次成功,自信心就会随之增强。久而久之,逐渐自卑就被克服了。
3、正确地暗示自己。“我能行”,“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坚持就是胜利”。经常使用这些暗示,自卑就回逐渐丢在脑后。

八、自我训练
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在性格上表现出不当之处,如内向,不与人交往,敏感多疑等,为此不妨进行一下成功性格的训练。
1、随意找到四个你的熟人,问他们对你的印象如何,确定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回答,判断你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留给别人的那种印象。
2、确定一下,如果你是一名演员的话,愿意扮演什么角色,以及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
3、选择任何一个你所崇拜的人,列出他身上那些使你崇拜的特征和品质。
4、把第二和第三综合为你自己所选择的性格。
5、改变你的形象、行为、个性中你所不喜欢的东西,强化你所喜欢的东西。
6、去表现你的新个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5
自卑心理的症状表现 自卑心理产生的原

一、自卑心理的症状表现
  自卑的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自卑的前提是自尊,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他们看不到人生的光华和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自卑是一种自我否认,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对自己不认同的心理表现。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其次,自卑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自卑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无能状态和对别人的依赖而引起的,所以对人有普遍意义。是驱使人成为优越的力量,又是反复失败的结果。自卑情感,可通过调整认识,增强信心和给予支持而消除。

  自卑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而详细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敏感

  过分敏感,自尊心强。弱体群体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唯恐被人忽略,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比如,别人真诚地夸他,他会认为是挖苦。他们非常敏感,跟他们交往时,必须谨小慎微,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其内心引起波澜,胡乱猜疑。

  2.失衡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弱势地位,使他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体验不到自身价值,甚至还会遭到强势群体的厌弃。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丧失自我价值体验,使他们心态失衡,陷入恶性的心理体验之中,走不出这个心理的阴影,就很难摆脱现实的困境。别人欺负他,即使内心不服气,也自认为是正常的,非常认同自己的弱势身份。这种强烈的自卑心理极易导致自杀行为

  3.情绪化

  他们表面上好象逆来顺受,然而过分压抑恰恰积聚了随时爆发的能量。由于他们缺少应对能力,失业、离异、患病等生活事件很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认为别人睢不起自己,难以忍受,往往产生过激言行。比如有些民工受老板欺负,会因此自杀。他们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动干戈,拳脚相向。有时当他们无力应对危机时,还会自残,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自我认识不足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过低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对自我形象不认同,觉得自己长的不好。或者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进入大学后的优越感降低甚至没有了,自己没有赢得别人尊重的本钱,于是产生了极强的失落感,原有的优越感一下子就成自卑感。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方面产生自卑感的。

  家庭经济因素

  部分学生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与别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实在太差而感到自卑。这几年,由于这方面引起自卑的大学生人数有增加的趋势。

  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自卑心理影响很重要。根据米德等人的研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社会的主体,她们每天劳动,掌握经济实权。男性处于从属地位,主要从事艺术 工艺与祭祀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分工使该地区的男人有明显的自卑。

  成长经历有关

  人的一生不能说漫长也不能说太短,但真正对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时期就那么几个,其中童年经历的影响尤深。心理科学的研究已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 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不例外。

  个人性格特点

  气质抑郁、性格内向者大都对事物的感受性强,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趋向,而且不容易将其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往往要比对其他气质、性格类型者的影响大,产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而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的学生在其上进心、自尊心受到压抑时,不是变得自卑,而是激起更强烈的自尊,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以更大的干劲冲破压抑,努力拼出一条成功之路来。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则正好相反,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尚无效果,便会泄气,认为自己不行,于是变得自卑起来。 会对社会 产生恐惧感。无法正常的接触社会上的人。

三、怎么样战胜自卑心理
  1、正确认识自己

  提高自我评价自卑的人往往注重接受别人对他的低估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估评价。在与他人比较时,也多半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自然产生自卑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因此,有自卑心理的人,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要经常回忆自己的长处和自己经过努力做成功了的事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以此激发自己的自信心,不要因为由于自己某些缺点的存在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不能因为一次失败而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了。

  2、善于自我满足

  消除自卑心理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打击。一旦遭受挫折,就很容易意志消沉,增强自卑感。因此,凡事应不怀奢望,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无论生活、工作或学习,目标都不要定得过高,这样,就容易达到目标,避免挫折的发生。必须明白和做到:努力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每次取得的成功体验,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是十分有利于恢复自信心的。

  3、坦然面对挫折

  加强心理平衡自卑的人心理防御机制多数是不健全的,自我评价认知系统多数比较偏低。因此,遭受挫折与失败的时候,不怨天尤人,也不轻视自我,要客观地分析环境与自身条件,这样才可以找到心理平衡,才可以发现人生处处是机会。

  4、广泛社会交往

  增强生活勇气自卑的人多数比较孤僻、内向,不合群,常把自己孤立起来,少与周围人群交往,由于缺少心理沟通,易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自卑者如能多参与社会交往,可以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生活体验;通过交往,可以抒发被压抑的情感,增强生活勇气,走出自卑的泥潭;通过交往,可以增进相互间的友谊、情感,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自信心得到恢复。

四、自卑心里带来的危害
  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害怕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放弃追求。他们的眼里看不到自己的才能,总是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原意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比较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独、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这样的人往往容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每每此时,他们内心的自卑心理就会促使他们表现出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等。

  有自卑心理的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他们过分夸大自己的缺陷,甚至毫无根据地在自己身上臆造出许多弱点,并且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不能冷静地分析自己所经受的挫折,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过失,不能认真地思考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也不能客观地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直到把自己判定得一无是处,使自己失去自信心,对那些稍加努力完全能够完成的任务也轻易地就放弃了。

  自卑的人一般都是性格内向、处事小心、胆小怕事、孤独和有偏见的人。现实中,面面俱到的优秀人物、强者一般与自卑无缘,但问题是还没有一个人会在心理、知识、能力乃至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优秀者、强者。从这个角度出发看待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现,天下无人不自卑,只是自卑的表现形式与程度不同罢了。

  如五官不够端正、过胖、过瘦、过矮、口吃、身体有残疾、缺陷等等,这些都称之为自卑。而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如出身,农村,经济条件差,学历低,工作环境不好,家庭或单位的影响等等;有的自卑心理的诱因是性格气质方面的,如内向、孤僻等;还有一部分人的自卑心理是由于生活经历造成的,如情场失意,当众出丑被人嘲弄等等。

  自卑感是人类天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情感,它是人类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不同的是智者能克服这种自卑感,使自己活得坦然自在;愚者盲目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于是只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从不敢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而任人驱使。就这样在愚者的一生中除了苦力以外,就没有别的什么成就了。我们的自卑心理是一种低劣的心理表现,是产生消极心理的前提,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

  自卑的人往往都是失败的俘虏、被轻视的对象,严重的自卑心理能导致一个人颓废、落伍、心灵扭曲。在心理学中,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种缺陷。而不自卑的往往表现在工作中像是突然被“充电”一样地给力,马上会产生一种解决困难的欲望,并要求自己把事情处理得非常完美。
第2个回答  2020-09-16
每个人都有自卑的基因,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我不行」的内在认知模式。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提的是,很多人自以为的自卑的原因,其实都是错的。

因为我长得不够好看,身材不够好,所以我才自卑——其实哪怕你有一天变美了,还是会自卑;

因为我不够优秀,在人群中就是个路人甲,所以我才自卑——其实你身上闪光点很多,在别人眼里并不差,但你还是会自卑。

事实上,自信不是自卑的反面。一个人可以同时存在自信和自卑两种状态,“提升自信”也并不是“克服自卑”的解决方案。并不是你努力变得更好了,你就不会自卑了,而是当你能够接纳自己,不再去否定真实的自己时,自卑才不会成为你生命中的一根刺。
第3个回答  2020-09-15
自卑是心理学的一种概念,主要就是对自己不认可,或者是对自己的自身状况不满意。一般来说,它的表现形式是千变万化的,有人可能会表现为各种自大;而自卑就是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就是不够自信,对什么事情都非常胆怯,不愿意出面,觉得自己不能胜任。

1) 不要让我对你的一点好感,成为你滚出我世界的理由。

  2) 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学着努力多爱自己一点。

  3) 得不到是我没想要,你是什么人物我要对你笑。

  4) 你爱我如果半途而废就别怪我指鼻子骂你窝囊废。

  5) 放假了才发现,只有爱你的人才会和你保持联系。

  6) 我要放弃暑假,去新世界了,海贼王老子当定了。

  7) 以为最害怕的是失去你,如今发现最害怕的是怎么去爱你。

  8) 没有流出来的眼泪倒灌回去把心脏浸渍成一颗酸苦的柠檬。

  9) 闻着你身上的味道,我会觉得我周身的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10) 听说我的巷口你经常过,听说你厌倦寂寞,听说你问候我。
第4个回答  2020-09-15
自卑就是不自信,是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严重自卑感是心理上的一种缺陷。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从幼儿时期起,由于无力、无能和无知,必须依附父母和周围世界,就会发生一定的自卑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