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什么?

如题所述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的总体操作原则是逆经济周期,熨平经济周期。

如果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即增长速度太快或者通货膨胀率很高,则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即提高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回笼货币。

如果流动性不足,经济发展乏力,则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降低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投放货币。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

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调节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请论述货币政策三种工具的涵义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主要的手段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其影响总需求是通过影响货币总供给实现总需求影响。

主要手段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当准备金制度普遍实行,中央银行拥有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权力之后,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而且是最猛烈的工具。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撕所作的政策性规定。

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再贴现率的决定、调整。这种作用主要着眼于短期,调整货币供给量,由于再贴现率在利率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这种调整也具有告示效应。另一方面是对申请再贴现的资格的规定。其作用着眼于长期,主要能改变资金流向。

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 opera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并通过变动货币供给米影响利率,进

而影响投资需求和总需求,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水平的政策。

货币政策可以分为打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种基本类型。扩张性货币政策也

称松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进而刺激私人投资和总需求增加

的方法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而实行的扩张经济的政策。

因此,与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样,扩张性货币政策也是通常在GDP山现负缺口,失业增加的时

候被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也称紧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进

而减少私人投资,抑制总需求的方法来达到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稳定价格水平

的目的而实行的紧缩经济的政策。因此,同紧缩性财政政策一样, 紧缩性货币政策通常也是

在GDP出现正缺口,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被采用。

货币政策有三个重要政策工具: -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再贴现率,三是公开市场

业务。上述三个货币政策L具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通常被称为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的“三

大法宝”。

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再贷款、

信贷政策和汇率政策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日标。其中,

存款准备金、冉贴现及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有效、最常用的货币政策手段,被称为货

币政策“三大法宝”。

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也就是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比率将存款的一部分放入人

民银行指定的帐户中,剩余的存款才能发放贷款。例如,某个银行如果吸收了100万元存款,

它要按照75%的比率将75万元存在中央银行,那么,它最多只能向客户贷款925万元

(100-100x75%),这个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就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米控制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并调控货币供应量。

再贴现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也就是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比率将存款的一部分放入人

民银行指定的帐户中,剩余的存款才能发放贷款。例如,某个银行如果吸收了100万元存款,

它要按照7 5%的比率将75万元存在中央银行,那么,它最多只能向客户贷款925万元

(100-100x7 5%),这个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就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米控制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并调控货币供应量。

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的利率,也就是商业银行再贴现的成本来调节商

业银行手中的资金。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商业银行增加放款,也叮以用有吸引力的条件主动购

买商业银行手中术到期的票据,增加其资金。如果再贴现的利息提高,就相当于再贴现的成

本提高,也就相当于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相应的收缩资金,反之,如果再贴现成本下降,就

是成为人民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过程。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来投放和回收资金,如果市场上的钱多了,央行

就卖出国债等有价证券,回收资金;如果市场上的钱少了,央行就买回国债等有价证券,投

放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t:有较强的主动性,因此,这成为目前央行

吞吐货币的主要渠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