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的验证评论

如题所述

我们知道,虽然埃里克森自称为弗洛伊德的信徒,但他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很少有共同之处。此外,他有关人性的概念与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有显著的差异。
也许,正象我们已提出过的,埃里克森的理论本身并非象他个人坚持认为的那样很接近弗洛伊德的理论,这实际上只是反映了他对弗洛伊德的门徒接纳他为其中一员,从而解决他自身严重的同一性危机的感念之恩。评价象众多的人格理论一样,不能(或者说起码还不能)按照实验室研究法来评定埃里克森的理论。
埃里克森并非为研究者创立理论。他力图从概念上对与人格发展有关的几个条目进行分类,任何一个人可以认为它们是清晰的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可以认为他的理论对了解人格是一种有用的引导,也可以认为是毫无用处的。“理论的证据存在于治疗者与病人之间”不断进展“的交流过程中,从而引起新颖的和令人惊奇的顿悟,使病人对自己承担了更大的责任”(1964,第5页)。
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埃里克森认为除了实验室研究法外,还有其他评定人格理论的方法。尽管埃里克森感到需要对他的理论进行科学验证,但其他学者已毅然开展了这一工作。
例如,西厄欧(Ciaccio 1971)要求一百二十名白人男孩用五幅图画来编造故事。儿童相等地分为五岁,八岁和十一岁三个组。在几名裁判者的协助下,对儿童所叙述的故事按照它与哪个发展阶段最一致来逐句分类,并把每个儿童所使用与埃里克森前四个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句子的百分比作了记录。这些数据结果明显地支持了埃里克森的理论。四岁儿童表现的主题与第二发展阶段相关性最高(46%),其次为与第三发展阶段的相关(42%)。八岁儿童表现的主题与第三发展阶段相关性最高(56%),其次为与第二发展阶段相关 (20%)。十一岁儿童表现的主题与第四发展阶段相关性最高<;“%),其次为与第三发展阶段相关(26%)。
在本章前面已经提到,埃里克森运用他的理论剖析了几个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的生平,例如:希特勒、乔治·肖伯纳,默哈特默·甘地、马克西姆·高尔基和马丁·路德等。他的成就导致了一门称为历史心理学的新学科的诞生。
有人也许会问,埃里克森对历史人物分析的精确性如何呢?他的答复是,他的分析是基于一种训练有素的主观性,也可以说是基于“半传说”之上的。埃里克森谈到他对马丁·路德的分析时说:“如果说这种分析中的某些部分是传说的话,那就让它这样吧。传说的构成部分来自对历史的学术上的改写,部分来自学者著作中使用的原始素材。因而,只要所记载的事件与其它公认的事实没有矛盾,只要始终坚持一种真理的口吻,只要得出一种与心理学理论相一致的意义,我们就不得不把它当作是半传说半历史的。(1958,第37页)”
正因为埃里克森的理论缺乏科学的严谨性,所以罗森告诫我们:“……要认识到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套理论,而不是一些事实。正是部分地由于他承认自己缺乏理论意识,才使许多读者在读完他的著作后去掉或破除一种信仰,尽管他表白过他的意图,但他仍然揭示了一门必然性的学科,而不是建陶了一种有价值的观点。”(1976,第120页)
尽管埃里克森的理论缺乏科学的严谨性,但他的理论被许多人看作是所提出的人格理论中最有价值的一种。因此,在你碰到心理社会发展、自我强度、历史心理学、同一性、同—性危机和生命周期等这些术语时,请记住都是爱利克·埃里克森首创的概念,自此之后它们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